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15669200000031

第31章 蒙古族安代舞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内蒙古编号:Ⅲ-29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蒙古族安代舞安代舞是蒙古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的一株民族文化奇葩,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当时库伦体制是“政教合一”,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铸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

关于安代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三十余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安代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祛病之意。当时,在库伦等地流行的安代有“阿达安代”、“乌日嘎安代”等12种。

安代常常在节庆或闲暇时进行,安代舞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幼载歌载舞。安代舞有强烈的自娱性、明显地体现了舞蹈者对大地依恋的心理情感,轻松愉快,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极富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依其音乐的节奏甩巾踏步,与领唱歌手相应和即可。

安代舞的一个特点是强调手的动作。每当一年的秋收季节时,人们能从傍晚跳到天亮。连续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长达四十九天。舞者数目不定,最少十几个人,多达几百个人。跳安代舞的场所是宽敞的平地,翻土三尺,铺上马粪或草,再用湿土盖硬,所以有很好的弹性。场中央埋一空碗,上面架起座车轴,轴顶用布盖紧。传统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高潮时使人们的朝气大发、产生雄伟的姿态。从而有死而复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人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的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

安代的音乐曲调以独特的风格,强烈的感染力,使得歌手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发情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不拘一格。

传统的“安代”是一种以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当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安代”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代。这时的“安代”按舞蹈运动规律,增加了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动作;舞蹈语汇新颖丰富,具备了稳、准、敏(速度)、洁、轻、柔、健、韵、美、情等审美特征;被各种形式、内容的歌、舞等表演艺术普遍应用,成为比较完善的,能表现传统、戏剧、心理结构式作品的舞踏艺术。

安代舞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一种民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舞台艺术,不断地在城乡落户,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近400年来,安代舞备受蒙古族人民喜爱,它以其浓郁的“民间本色”和“癫狂之舞”的特征而渐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宗教仪礼和“那达慕”盛会上最受欢迎的狂欢之舞。据库伦史料记载,单场安代最长持续时间竟达40多天,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堪称中国民间舞之最。

新中国成立以来,库伦旗对安代舞进行了全面的发掘和整理。1958年,安代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轰动。如今,安代舞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1996年,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代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蒙古民族艺术形式。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舞蹈动作也由三四个发展到二十多个。近年来,由于文化形态的变迁,安代舞的传承方式与生存空间日益受到限制,舞种延续受到极大威胁,急需整理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