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餐馆赚大钱100招
15671100000010

第10章 赚钱的餐馆离不开出色的员工管理(3)

3.不要对消费者表示厌烦

每天餐馆需要接待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消费者,这其中,有一些素质偏低的人喜欢使唤人或用语不礼貌。服务员不能因此表现出丝毫厌烦情绪。创业者应当告诉服务员,尽量运用语言技巧和服务技巧处理,使消费者自觉配合服务员的工作。

如果创业者能告诉店员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那么,他们的犯错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批评的机会也会随之减少。当然,即使一定要批评,创业者也必须掌握批评的艺术,不要因为自身的原因,使店员不堪重负,导致纷纷选择辞职!

第22招学会领导艺术

要使餐馆逐渐走上正轨,创业者应当学会领导艺术。毕竟,餐馆有不少服务员、厨师,他们都需要创业者来领导。如果做不好领导工作,餐馆一定是一盘散沙,优秀店员留不住、新的店员招不来。到那个时候,经营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有的创业者认为,要想管理好店员,必须让他们时刻有一种被指挥命令的压力感。然而多数事实表明,这种心态是错误的。如果一名领导总想依靠压力制伏店员,这种态度难以令人信服,必定引起店员的反对,导致无人听从命令,餐馆制度也无法顺利推行。

餐馆创业者要牢记:管理店员的最佳方法并非以威严压服人,而是应当用领导艺术说服人,使店员和创业者产生共识,这样威严也在不知不觉中确立起来。只有如此,创业者的威信和凝聚力才能逐渐形成,以创业者为核心的服务团队才能建立和发展,餐馆才能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并对餐馆发展带来积极因素。

一、当领导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领导,首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打招呼的习惯

有些创业者会认为,自己是餐馆领导,主动与店员打招呼,有失领导尊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之间打招呼是平等相待的表现,如果认真做到这一点,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领导主动与店员打招呼,要用亲切、温和的语气,要让店员有一种温暖感。比如早上上班时,大方地对店员说一声:“你好,早安!”餐馆店员就会感觉到情绪轻松许多。

在餐馆服务团队中互相打招呼,能融洽人际关系,搞好内部团结,这对餐馆经营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2.与店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的创业者认为:“自己的私事如果说出来,店员会笑话甚至看不起自己,所以我绝不会对他们说起个人的私事。”

其实,作为餐馆的领导者,大部分时间都会和店员相处,适当地和他们谈一谈生活上的私事,制造一种和谐气氛,这对搞好餐馆领导工作是有好处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对店员下达指示命令,这比绷着脸孔、摆出威严的样子的效果要好得多,店员也会认为领导与自己亲如家人,对餐馆产生一种依赖感和信任感。

3.学会倾听店员的说话

当一个人说话时,如果有人认真聆听,并不时地随声附和,说话的人会感到心情愉悦,愿意把心里的话全部说完。作为餐馆领导者,如果认真倾听店员说话,不仅让店员感到领导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而且从心理上感到领导值得店员信任。在倾听店员说话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I)当听到店员述说一件事情的结果时,不妨插入“原来是这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的问话,这样能引导对方讲述新的话题。

(2)在与店员谈话时,要不断变化形式,注意与店员的思路衔接。

(3)当聆听店员说了一大段话时,不妨说:“原来是这样,实在很有趣,”或者说:“噢,这事真令我感到惊讶。”

作为一名餐馆创业者,如果培养出善于倾听店员说话的能力,就很容易让店员将内心的话全盘托出,从中了解他们的理想、苦恼、不满,然后适当地给予帮助,这样就可以在餐馆内部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让店员对餐馆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二、放下架子,与店员同甘共苦

理解店员,只是领导艺术中的一项内容。要想团结店员,创业者还必须学会与店员同甘共苦。要做到与店员同甘共苦,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公平原则

创业者要让店员相信,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店员,只要工作业绩突出,都会受到嘉奖;只要工作不努力,出现失误,都会受到处罚。要做到与店员同甘共苦,必须在奖励与处罚中坚持公平原则。创业者工作业绩突出,与店员按同一个标准受到奖励;创业者办了错事,造成了损失,与店员按同一个规定受到批评或处罚。坚持公平原则,就会让创业者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充分到位,也会让店员对创业者的领导与指挥心悦诚服。

2.体贴原则

创业者要想让店员体会到餐馆对他们的关心,就必须在餐馆的各项管理中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店员,让他们的心与餐馆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不能只将他们当做创造利润的机器。

3.共担风险原则

创业者必须让店员知道,店员应与餐馆共同承担风险。做餐饮生意,既存在商机,又伴随风险。抓住商机容易,应对风险却非常不易。只有平时对店员多施“恩惠”,到关键时刻,他们才会与餐馆同甘苦、共患难,协助餐馆顺利渡过难关。

第23招巧妙处理店员之间的矛盾

对于店员而言,餐馆就是一个集体。而处在集体生活中,店员之间不免会出现矛盾。想让店员之间永远没有矛盾,显然是不现实的。

很多餐馆都是因为这种矛盾问题,使原本良好的发展势头骤然消失。尤其是后厨与餐馆服务员之间的矛盾,更加令人头痛。厨师埋怨服务人员懂得少,服务人员指责厨师做的饭菜质量差。如此一来,餐馆内部不团结,经济效益自然可想而知。

餐馆创业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如下方式处理店员之间的矛盾。

1.单刀直入法

如果店员之间因为小事闹矛盾,创业者可以把矛盾双方叫到一起,把矛盾当面揭开、当场解决。

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即为单刀直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

(1)不用拐弯抹角,打开天窗说亮话。

(2)事实分析清晰,双方对调解意见都会较为满意。

2.伺机处理法

如果双方矛盾比较深,并且都是餐馆骨干人员,创业者不必着急进行调解,可先把矛盾双方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择机处理。

3.“高温加热”法

一般来说,“高温加热”法主要用于矛盾双方长期纠缠不清,并且毫无和解迹象的情况。创业者可以在批评、教育、晓之以理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手段和组织措施,进行“高温加热”,责令其限期改正,从而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高温加热”的具体方法,可视其僵持、对立程度而定,它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通报批评。在多次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对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让其接受教训、接受调解。

(2)民主会诊。组织矛盾双方当事人所在部门的经理和骨干职员参加,对其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和帮助。

(3)最后通牒。创业者正式找矛盾双方当事人谈话,限期解决矛盾,否则将给予处理,以此让矛盾双方有所醒悟。

(4)责令检查。以餐馆名义责令矛盾双方当事人分别写出书面检查,让矛盾双方在压力下知错改错。

4.彼此退让法

一般来说,彼此退让法是各种方法中最具实际效果的方法。创业者可以要求他们通过协商,迫使矛盾双方各自退让一步,达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协议。

当然,要想采用这种方法,就必须找到协调矛盾双方的切入点,然后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切入点”变成矛盾双方能够接受调解的现实。

同时,创业者一定要注意:绝不能让有理者吃亏。

5.“抑兵制将”法

如果矛盾双方职位有差距,在调解矛盾过程中,创业者可以告诉职位较高的一方要多包容另一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当顾全大局的“将军”,以其宽宏大度的高姿态感化“士兵”,使其幡然悔悟,知错改错,实现“兵将和”。

6.含糊处置法

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一些无原则的矛盾,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

7.春风化雨法

在调节店员之间的矛盾时,创业者应该让矛盾双方相信调解双方矛盾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公平的,是从关怀、爱护他们的角度出发采取的必要措施。只有做到这一点,接下来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假如创业者调解矛盾的态度能令双方放松,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摆事实、讲道理,矛盾就会顺利化解。

8.侧翼攻心法

处理餐馆店员之间的矛盾,一般直接接触矛盾双方当事人。但有时问题棘手,直接接触矛盾双方当事人难以奏效,可借助矛盾双方当事人的朋友或亲友的力量,让他们充当中间调解人,分别做矛盾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友亲、亲情的力量化解矛盾。

9.“去车用马”法

餐馆中的矛盾不仅发生在个人之间,有时还会出现群体之间,例如服务员和厨师之间发生矛盾,双方负责人的态度都很强硬,成了调解矛盾的障碍。为了维护餐馆的整体利益,创业者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令双方负责人“靠边”让路,而找其副手来商谈解决矛盾的方案。

这种方法,称为“去车用马”法。利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这两点:

(1)慎重。就是要求调解矛盾的创业者,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采取“去车用马”的方法。

(2)果断。就是要求负责调解矛盾的创业者,在尽了最大努力,而拦路挡道的“车”仍无松动之意的时候,采取“去车用马”方法时要果断。

以上9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解决餐馆店员之间的矛盾问题,创业者必须学会灵活运用。

第24招经常举办店员培训活动

随着餐馆不断发展,餐馆规模开始扩大,这时会发现,餐馆店员现有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服务水平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店员进行培训变得迫在眉睫。

一、店员培训的必要性

有的创业者认为:自己的餐馆规模不大,没必要对店员进行培训,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今餐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这就要求餐馆的服务水平必须尽快提升。而培训活动,正好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餐馆服务水准。具体来说,组织培训活动有以下两个优点:

1.具有激励作用

搞培训属于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它能够提升店员的工作信心。据有关调查显示,培训是许多店员看重某个餐馆的一个条件,因为金钱的激励作用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可以,时间长了则不行,店员们看重的是通过培训,使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2.提高自身能力

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店员上岗后需要达到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这些都需要通过培训来实现。

二、培训的基本内容

由于餐馆属于服务性行业,因此,它的培训内容也要针对如何提高餐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常,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服务意识的培训

餐馆是服务行业,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培训的主要内容。虽然餐馆划分很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也不一样,但每个部门的工作目的很清楚,那就是服务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因此,服务意识的培训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高效。对于服务业而言,服务速度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将提高服务速度作为培训主要内容。

(2)安全。一般情况下,餐馆消费者较多,餐馆安全极为重要。要培训店员应对盗窃、火灾、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3)礼貌。培训店员尊重消费者,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4)卫生。向店员讲授各种卫生知识。包括房间卫生、服务员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知识。

2.文化知识的培训

表面上看,文化知识与服务行业似乎并无直接关系,实际上,餐饮业也包含着众多文化内涵,需要店员认真学习和把握。因此,对店员进行文化知识培训,就是为了提高店员的综合素质。

如果经过培训,店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餐馆在消费者面前的档次和品位也会大大提高,餐馆在消费者面前就可以树立起高端形象。尤其是对于经常接待外国客人的餐馆,这一点更为重要。

3.团队意识的培训

培训时,除了对店员进行基本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外,还应注意对店员进行团队意识的培训。这样,店员在未来工作中,就会学会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培训的5种方法

1.案例研讨法

向店员介绍相关的案例资料,让店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优点:费用低,效果好,可以有效训练店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需要找到大量针对性的案例,这个过程非常费时。

2.角色扮演法

让店员在培训者设计的工作情境中扮演角色,等到表演结束后,聆听其他店员的适当点评。

优点:信息传递多向化,反馈效果好,实践性强,能迅速提高店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缺点:需要占用专门的工作时间,还可能占用一部分店员的休息时间。

3.互动小组法

让店员在培训中亲身体验为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以此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训练。

优点: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的提高非常明显。

缺点: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者的培训水平。

4.讲授法

聘请专业老师,在特定的空间内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

优点:运用方便,便于培训者控制整个过程。

缺点:反馈效果差,常用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培训。

5.视听技术法

通过现代视听技术(如投影仪、DVD、录像机等工具),利用多媒体资料,对店员进行培训。

优点:直观鲜明,有记忆深刻的效果。

缺点:缺乏实践,且制作和购买的成本高,内容易过时。

尽管培训需要一部分费用,但是,创业者不要在这个时候心疼金钱,要舍得投入,这种投入会使店员取得进步,当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时,餐馆的运转就会越来越健康,餐馆的经济效益也会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