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制度大全
15672700000032

第32章 学生管理概述(2)

十六项初级常能是:会当书记员。包括写小楷、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会说普通话。包括会话、讲解、演说等。会参加开会。包括发言、提议、选举、做主席等。会应对进退,包括招待宾客、谈话、引导参观、招待茶饭、送信、接洽事情等。会做小先生。包括帮助工友、同学以及学校附近农友等。会管帐目。包括个人帐目,集体帐目,会记帐,会报帐。会管图书。包括编目、晒书、修补、陈列、借书等。会查字典。包括中文字典和外文字典等。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种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会洗补衣服。12岁以前,必须学会洗补衣服,晒晾、拆浆。会布置。包括装饰、陈列、粉刷、洒扫等。会种园。包括种菜、种花、种树等。会修理。包括简单木工、竹工、泥水工、油漆工工具等。会游泳。包括仰游、俯游等。会急救。包括医治小毛病、救溺、救触电、救煤气中毒等。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

七项高级常能是: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

对于怎样学会这些常能,《育才学校手册》中都做了规定,有的是在有关学科中学习,如“会查字典”,规定小学四年级以前,在国语课、外语课、课前准备工作中学习;有的是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如“会烧饭菜”,要求在聚餐、野餐、帮厨时学习。

培养学生的常能,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常能训练,实际上是德智体的全面训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第二,学生从小接受常能训练,养成独立生活能力,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由“小皇帝”变成“小主人”;第三,对于大多数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期间就会了许多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实际上为劳动就业作了准备,具有谋生的本领。

当然,我们今天要教给学生的常能,比陶行知所处的时代要丰富得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酌量增加或减少,特别要增加科技方面的内容。但独立生活能力的内容决不能减少,而且要取得家长的主动配合。如果大家都来重视学生的常能培养,就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解放,就能在实际行动上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常能训练,有不少内容属劳动技术教育的范围,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常用不仅有劳动技术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自治、处理能力。不应该用劳动技术教育取代学生的常能训练。对学生的常能要建立考核制度。

三、加强常规管理

所谓常规管理,主要指的是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饭厅常规、宿舍常规、集会常规、图书阅览常规、实验操作常规、劳动常规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有的礼貌要求。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作为育才学校的校长,发表《创造宣言》,制订《创造奖金办法》,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他又极力主张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他并不认为常规管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如他规定,室内见师长必须做到:第一,立正;第二;鞠躬;第三,请示、报告;第四,坐下、退出。室外相见要做到:第一,立正;第二,脱帽;第三,鞠躬;第四,随行;第五,避道。当然,我们今天不必讲这么多礼节,但尊敬师长、讲究礼貌总要有相应的形式。陶行知给育才学校制订的公约包括:第一,会场中;第二,师生间;第三,同学间;第四,师生工友间;第五,穿衣;第六,饮食;第七,居住;第八,图书史地馆等八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许多条文,例如对“会场中”就提出了十九条,认为“集合”是“学习运用民权的基本原则”,并对此做了许多严格规定,现摘录一部分供读者参考。

①一切集会,都要做到迅速、整齐、安静;

②集合预备钟响,即把坐凳送到会场摆好;

③分队长检查人数后,后来者即算迟到;

④集合时,精神集中,注意口令,口令后即不得说话;⑤遇友来,注目点头,无声招呼;⑥开会前,休息时,邻座可以低声说话;⑦检点仪容;

⑧轻步进出;

⑨会未毕,不退;离开会场,必须值日分队长允许;⑩不大声咳嗽、随地吐痰、瞌睡。

以上规定,既严格,又合理,而且注重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学生集会纪律很差,效果不好,不能不说是缺乏集会的常规管理。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饭堂纪律也很差,甚至很不文明。育才学校专门对“饮食”作了十几条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今天的中小学也很有参考价值,抄录如下:①预备钟响,即准备碗筷;②盛饭盛汤时,依先后排队,并慎盖饭桶;③公筷取菜,另碗分菜;

④打钟吃饭后,由值日分队长叫口令,一齐开动,不得离开座位到处吃,更不得无故不到;⑤吃饭要细嚼,喝汤吃稀饭,不使出声;⑥需要说话,必须音轻;⑦每桌每人轮流抹桌;

⑧值日分队长负责维持整个食堂秩序;

⑨不得膳委会允许,不得进厨房;

⑩水果必须消毒去皮而后吃。

上述规定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也体现了学生的自治精神。今天我们学生的吃饭制度有了很大改变,不可能做到“由值日分队长叫口令,一齐开动,不得离开座位到处吃。”但在一些学校的食堂那种乱糟糟的局面,男生欺负女生,高年级欺负低年级,插队乱挤,以及浪费粮食,不讲卫生等现象,总得有点常规管理!不然,课堂讲文明,食堂不文明,形成鲜明对照,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极为不利。

驰名中外的育才学校,建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沦陷区的难童。陶行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这所学校的办学经验,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承。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必须建立课堂常规。没有课堂常规,师生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课堂常规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包括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管理方面的常规,应渗透到学生所有的活动范围,不能只限于课堂。但是建立起来的常规,必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决不能有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正确合理的常规,应在学生入学时就反复训练,使之自觉遵守,形成习惯。过时的、不合理的常规,应及时修改。

学生管理的方法

一、自我管理

婴幼儿进入儿童少年后,自我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有了自我意识的受教育者,不仅要求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而且极力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这是接受教育最有利的条件。在管理上,应当引导他们既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和管理,也要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只对他们进行消极的约束或限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

有了自我意识的儿童青少年,在他们的意识中,会形成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另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这两个“自我”,一般都不会完全吻合。因此,学生的思想会经常产生各种矛盾。矛盾的结果,或是奋起,或是消沉,或是反抗。在管理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矛盾,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学生所追求的“自我”,可能是一种高于现实“自我”的现代英雄人物,这将激励他前进;也许是一种低于现实“自我”的形象,追求这种目标,人生就趋向消极。应当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去追求崇高的目标,抛弃低级趣味,进入新的更高的思想境界。

1.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并增强与以上内容相适应的能力。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校教务人员应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实现自觉、自立、自强、自理。

在认识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提高管理的自觉性。

在情感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悔恨。

在意志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控制。

在行为习惯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计划、自我训练、自我总结、自我修养、自我调节。

2.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学生的自我管理,有一个从被管理到自己管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一般先由学校或教师向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并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养成执行国家、学校和集体要求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转化为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行为有了规范,就有了自我管理的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与他人比较,也和自己过去比较,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足,最后要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如果管理达到了这种境界,即不用别人的管束,自己即能调节自己的言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便进入了自我管理较成熟、较完美的阶段。

3.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学生自治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形式,它是以学生班集体为基础,以发挥学生自主积极性为条件,以培养自觉、自立、自强、自理的思想、习惯和能力为目标的学生自我管理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青少年的身心状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由于营养质量提高,生理发育日趋成熟,青春发育期普通提前;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增加,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开放。这两方面变化的共同结果,是学生要求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独立创造,要求新知识,要求生活快节奏,要求工作高效率等,总之,独立和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强,这是实行学生自治的前提条件。

实行学生自治的目的,是根据教育总的目的要求,适应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教育向开放式发展的总趋势,培养学生具有自觉、自立、自强、自理的思想、习惯和能力。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学生的自治要从班级自治做起,逐步扩展到全校,班集体是实行学生自治的基础。

学生自治是有领导的自治,确立自治的方向,需要教师的指导,管理的过程更离不开学校的领导、组织和支持。离开了领导的自治,必然要走偏方向,最后归于失败。

二、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经过学校教务人员通过班主任的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把班级的全体同学组成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并且使班集体成为教育、管理的主体。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受学校教务机构的委托,担负教育、组织和领导班集体的责任。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质量的检查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主要由教师负责,吸收学生参与某些环节的活动,其作用是辅助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是以班集体一员的身份来实现的,他应当参与班级的决策、贯彻班级的决定,执行班级的计划,遵守班级的纪律,班主任是在班级之中管理班集体的。

三、学生课堂学习管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在学习管理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当促使学生手脑并用;不仅要强调校内学习,还应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增强他们的知识,还要增长他们的体质。保护他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觉悟。让学生体验到全面发展是人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并用这一基本要求作为衡量自己学习的标准。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掌握知识要靠日积月累,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要长期训练;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靠潜移默化,知行统一。因此,在学习管理中,不宜采用“学习突击”、“考试比赛”、定分数指标等方法。

学生的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班级授课制要求交错编排课程,多科并进。在学习管理上,需要统筹安排,学科之间,年级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紧密配合。每周、每天学生的负担要均衡合理,以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处理好同学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管理上,一方面要提倡学生尊师和同学间的互相鼓励,发挥友爱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立钻研,重视教师的个别指导。在同学中不宜搞“互助组”,更不要在优秀学生和后进生之间提“包教包学”之类的口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执行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管理,是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守则》第二、三条分别规定:“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小学生守则》第二条也规定,“按时上课,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是对中小学学生课堂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保证课堂管理的质量,应该对课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制定课堂常规。例如:按时进入教室,备好学习用具,保持安静,这是上课准备方面的要求;老师进入教室、要全体起立,行注目礼,这是开始上课,集中注意,振作精神方面的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先举手,答问要起立,不随便说话,不干扰他人的学习,这是上课过程中的要求;下课要经教师示意,课间一定要休息,这是下课课间的要求。课堂管理除纪律要求,还应该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和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存在着工作关系,这是由教学任务而确立起来的关系,教师接受国家的任务教育学生,学生为能成为国家合格建设人才而学习。在学习管理上,师生要严格地按工作关系处理问题,不以师生个人间的好恶评价是非,不能以人情代替纪律,更不能以人情代替方针、政策。在教育原则方面,要对事不对人,秉公而执政,为国求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严肃的工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生动活泼和情感关系。师生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往往以博得教师的好评而更发奋学习;老师也会因学生对他的亲昵,而更加努力工作。在课堂学习的管理中,师生的情感关系占据重要地位。课堂管理应当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幸福欢快、生动活泼的情感交流的环境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倡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学生智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