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书法家
15673100000015

第15章 如何学习书法(2)

有人说,要保持中锋行笔,就要在写字时保持毛笔笔身的端正和笔头的圆锥形态。这种说法不够确切。

丁文隽先生的《书法精论》说得更明确:“笔管直竖不欹,亦不能尽掠磔波撇之势,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终用腕平管直之法”,“包世臣论此法最精,他说:‘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类之,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是以指得势而锋得力’……故管不能终直,腕亦不能终平也。”

历代书法家都强调运腕要轻灵虚活的作用。虞世南说:“用笔须手腕轻灵。”康有为说:“左腕挺开贴案,则气势停匀,右腕益虚活,如此则八面完全,险劲雄深,篆真行草,无不得势矣。”腕要轻灵“虚活”就不可能保持笔身的端正,而要保持笔身的端正,腕将会何等僵死?笔身正,写出的点画也可能是偏锋,笔身不正也可以写出中锋,笔在运行过程中,笔身端正的时刻是短暂的,而上下左右倾倒则是经常的。

写字过程保持笔头的圆锥形态也不可能。严格地说,只要笔一着纸,圆锥形态即遭到破坏。笔越下按,点画就越粗壮,笔毫也越平铺,此时笔头的前端呈现的形状是齐而不是尖;反之,笔越上提,点画就越细瘦,笔毫也越收拢,越接近圆锥形,但要保持笔头圆锥形态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即使真能做到保持笔头的圆锥形状,也如清朝吴育所说:“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

六、点画写法

我国历史上擅长楷书的书法家众多,他们的书法作品各具风格,初学楷书的同志,应该先学习点、横、竖、撇、捺、钩等基本点画的写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碑帖临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出的点画和结构就能逐渐接近所临的碑帖。

现将基本点画的写法做如下说明:

撇的藏锋法:落笔、折笔与点的写法大致相同,然后向左逐渐提笔撇出,速度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尾部过尖过细,这样会形成病笔“鼠尾”,并旦笔画的长短也不易控制;太慢了,尾部又会钝而无锋。

露锋法是笔锋直落,然后调整笔锋成中锋撇出。

横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右先左,到左端时折笔下顿,再轻提笔用中锋向右行,至长短合度时先轻提笔用侧锋写出右上端的棱角,然后顿笔,至右下端时转笔左收。

露锋法是笔往右下方一落在纸上,立即用中锋往右行,其余提笔、顿笔、收笔都与藏锋法同。用露锋法写横时,特别要注意落笔不可过于往右下方切锋,否则横的左端会菲薄虚浮。

点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下先上,到顶端折笔,不能用转笔法,转则顶端不尖锐,然后往右下方行笔,至底部左下方转笔,最后往左上方收笔。点的形状是上尖下圆,腹(左边)平背(右边)圆。

露锋法是顺锋直下笔——这种用笔法又称切锋,其余行笔、收笔都和藏锋法相同。

捺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有先左,然后向上转笔(如用圆规画圆,又像用毛笔画半个小圆点),再立即往右下行并逐渐按笔使笔画逐渐加粗,将出锋时驻笔,最后顺势提笔出锋。书写的全过程可以用“逆入平出”来概括。平出指的是捺角时不可以有折角。

捺中较陡直者称为纵捺,又称金刀,用于木、本、来、史等字;较平缓者称为横捺,又称游鱼,用于走之等。凡纵捺首端与其他笔画相衔接而不外露者,起笔可顺而不逆。

横捺的露锋法是顺锋直落,然后侧锋上行,其余行笔、驻笔、出锋均与藏锋法同。

竖有悬针、垂露之异,下部收笔呈露水将滴状者称垂露部出锋尖锐如针状者称悬针。

垂露竖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折笔向下,调整笔锋成中锋下行,至长短合度时稍提笔往左(或右)回锋收笔。

露锋法是切锋直落,调整笔锋成中锋行笔,其余笔法均与藏锋法同。

悬针竖的藏锋法、露锋法起笔、行笔均与垂露竖同,至长短合度时缓缓提笔出锋,其速度要求近似撇,但比撇更慢些。因为悬针竖如中流砥柱,中正不欹,如果出锋过快,可能出现歪斜、虚飘的现象。悬针最难的是写得不偏不斜,有如铁柱兀立而又不僵直,初学者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

钩的变化最多,这里先讲最基本的两种——左钩和右钩。

左钩和右钩都附属于竖。竖至下部将出钩时先微提笔向左下行(这样就在竖的右方出现了棱角),至钩的底部时衄笔向左挑出即形成左钩。右钩与左钩笔法同,只是方向相反。另有一种右钩,看上去像是两笔写成的,称之为搭钩,用于辰、氏等右边有长捺或长戈等字。其写法是,竖至长短合度将要写钩时,先驻笔,然后提笔左行,折笔下顿,最后提笔挑出。

学会了左钩、右钩之后,可进一步学习狮口、凤翅、宝盖、龙尾、直戈、横戈等。

狮口的写法是:用笔如写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向左下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笔向上,顺势提笔挑出。狮口法用于句、匀、蜀、南、马、为等字。

凤翅的写法是: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然后中锋行笔如循规作圆,至长短合度时,衄笔顺势挑出。写凤翅时要求转折处和将出钩处要粗些,中间部分要细些。凤翅法用于风、凤等字。

宝盖的写法分为方笔式和圆笔式:

方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回锋至转折处再铺毫用中锋或侧锋出钩。

圆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用中锋回旋至转折处出钩。此法多见于柳体。

无论方笔式、圆笔式,所出之钩宜平不宜垂,以便与宝盖下的部分相呼应。宝盖法用于空、宝、予、冠等字。

龙尾的写法是:用笔如同竖画,转折时如循规作圆,边行边转动笔锋,行过弯转处后用笔如同横画,至长短合度时觑笔上挑出钩。

龙尾的弯转处除欧体外都应作弧线,而不应作方角,此处运笔应稍快,以表现铁画银钩的力感。过了弯转处如作横画的部分宜微上翘不可下垂,下垂则有懈怠之感。龙尾用于也、元、见、笔等字。

直戈的写法是:起笔如竖,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锋向右上方挑出钩。

写直戈上段与下段宜稍直、稍粗,而中段宜稍曲、稍细。譬如人的身体,肩宽臀丰腰细则健美,腰粗肩臀窄则显得笨拙。直戈不宜过直或过曲,过直显得生硬,过曲显得柔弱,贵在刚柔相济。直戈用于戈、武、成、盛等字。

横戈的写法是:顺锋直落笔,以求尖锐,如循规作圆随行随转,行笔至如新月形时即驻笔,然后衄笔向左上方出钩。

横戈宜曲不宜直,宜短不宜长,所出之钩较龙尾之尾略长,横戈用于心、必等字。

七、克服病笔

字的点画有方有圆,有斜有正,有直有曲,有粗有细,有锐有钝,有短有长,但都必须符合一定的书写法则,才能各具意态,否则即为病笔。

实际上只要运笔失度,则百病齐生,如锯齿、钉头、僵直、枯瘦、臃肿、散尾、凹腹、残缺、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等等。

八、硬笔字的写法与练习

硬笔主要指的是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由于这些笔便于携带,书写也方便,所以是人们目前应用最多的书写工具。记笔记、写文章等都离不开它们。应该说硬笔的书写,在目前主要是侧重于应用。人们平时写字,在应用的同时,也会对它产生审美的心理,希望书写的文字美观耐看。又因为不管用什么笔写字,汉字的结体都是一样的,先练好硬笔字(铅笔、钢笔、圆珠笔等),解决了字的造型美(间架结构)问题,对学习毛笔书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硬笔字的写法与练习。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运用毛笔和水墨的能力不强,所以先进行铅笔字的练习比较适宜。一边结合识字,一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还可以为练习毛笔字打下基础。

(一)铅笔字工具的选用

铅笔铅笔的牌号、种类很多,常见的如:金鱼牌、中华牌、长城牌、三星牌、丰收牌、仙鹤牌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自动铅笔。

铅笔的笔芯主要分软、中、硬三种,笔杆上的“B”表示软、“H”表示硬、“HB”表示软硬适中。练习铅笔字选用“HB”(即软硬适中)的铅笔较好。因为软铅笔虽然黑,但容易把本子弄脏,硬铅笔铅芯太硬,写在本子上笔道太浅,看不清楚。

削铅笔时,注意不要把铅芯削得过尖过长,一般用转笔刀削的就合适;若用小刀削的时候,铅芯最好不要超过5mm,因为长了写字时容易折断。橡皮橡皮一般分软、硬两种。小学生写字用的方格本、田格本,纸都比较薄,用软橡皮比较合适。若是纸比较厚,用硬橡皮也可以。另外,在擦较细的笔道或是笔画多、结构密的字的时候,还可以用小刀把橡皮削了使用。

练字本目前在商店里基本有两种学生用的练字本:《生字本》是田字格的,《抄书本》是方格的。此外,学生用的《作文本》和稿纸都是方格,也可以用来练字。

(二)铅笔字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学书练字,首先要有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良好的书写姿势。因为正确的执笔方法与良好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写好字的一个关键。如果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都不好,不仅影响写字,久而久之,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呢。如:头过低,时间长了,容易变成近视眼;身子不直,影响呼吸,时间久了容易驼背等。书写姿势不好,也不美观,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应该如何执笔和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1.执笔: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从三面将笔拿住;拇指与食指均用第一指节,中指则用第一指节侧上部垫住笔;无名指与小指靠在中指之下;注意手掌要空虚,像握着一个小鸡蛋似的,笔杆呈50°~60°斜依在虎口上部,不松不紧,要使笔灵活便于运用。

2.姿势:练习铅笔字一般都是坐着书写,所以要注意做到:身直、头正、臂开、足安,四点要求。

3.身直:写字的时候,不要趴在桌子上,身子要直,胸部距离桌子约一拳,眼睛距离纸面约为一尺。

4.头正:书写时头不要歪。

5.臂开: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张开,左手扶纸,右手书写。

6.足安:双脚自然地平放在地上。

书写姿势较正确的应用:为了使初学写字的同学快些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为了帮助一些已经有不好书写习惯的同学校正书写姿势,我们向同学们推荐一种简易的“校正夹”。它是专门帮助初学写字的同学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工具。做法很简单,就是先将粗铁丝折成90°角两折,将一端焊在夹子上,用时夹在课桌上,书写者座在桌前,身子被它挡住,并距桌子一拳(约10cm),这样书写者的姿势就自然正确了。

小学三、四年级以后,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学,学生们都要用钢笔记笔记、写作文、写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等。如果掌握好钢笔的性能,在书写时也会有一定的轻重变化,使写出的字美观,并可以具有一定的艺术趣味。

(三)钢笔字工具的选用

钢笔钢笔的种类、牌号很多。如英雄牌、金星牌等。钢笔通常指的是金笔和铱金笔。金笔的价格较贵。一般学生们都使用铱金笔。在选笔的时候,首先要看笔尖书写时是否圆滑流利,弹性是否良好,手感是否舒适。凡较好的笔,在书写的时候,笔尖的正面及向左右各偏30°都应光滑流利,正面书写笔尖有弹性,使笔道可以出现一点粗细变化还不影响墨水流畅向下。笔杆粗细与笔的重量之感也舒适。有了这些,再看笔杆颜色,笔的造型等。由于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所喜欢的颜色、造型去选择钢笔。

练字本练习钢笔字与铅笔字一样,可以用田字格的生字本,方格的抄书本,还有学生用的作文本和稿纸也都可以练习钢笔字。学生到了高年级在学写钢笔行书时,还可以用横格的练习本、笔记本和16开的白纸(新闻纸最佳)。

(四)钢笔字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练习钢笔字,无论是执笔方法,还是书写姿势,都与写铅笔字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写钢笔字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使用笔尖的正面书写。还有,随着写字的大小不同,笔杆的斜度也有所变化,字愈小(5mm左右)需要笔道愈细,笔杆也就愈直,笔杆与纸面约75°左右;字大了(20mm左右),笔杆应斜,约为50°~60°,当然,钢笔字不宜写得过大,大字还是用毛笔书写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