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融资扩张的88种手段
15673800000028

第28章 避免陷入融资的11大误区(2)

不同来源的资金有不同的特性,如果企业仅仅依靠单一的融资渠道,就很可能会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一旦投资者因为某种原因撤出了资金,这对企业而言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聪明的企业经营者绝对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投资者身上或者一条融资渠道上。

误区5只认钱,不认人

融资本是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所以在融资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都应该是围绕着公司的发展来进行的,融资后的相关措施也应该是为了同一目的。但很多公司在融资的时候,常常不考虑融资后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能与投资方真诚合作,处处耍小聪明,只认钱却不认人,被钱挡了自己的眼睛,结果给自己和公司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007年10月,赵先生因为公司的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就向朋友连某借了30万,由于双方私交比较好,因此并没有写书面协议,而是口头约定借期为一年,没有利息。等到2008年10月,该借款已经到了最后期限,但赵先生以公司没有盈利,暂时没有钱来还,就向连某请求再延长半年。连某看对方确实暂时没有能力归还,就答应再延期半年。半年之后又一次到期之后,公司已经有了盈利,赵先生却对此事闭口不谈,连某几次催款都被对方支吾过去。最后一次,赵先生还以双方并没有书面协议因此不能证明自己曾经向连某借款为由拒绝偿还。对于赵某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连某一怒之下将赵某告上法庭。经过审理,最终判令赵某按照银行贷款偿还给连某借款本息。

在现实社会中,像故事中的赵某这样不讲信用的企业经营者还有很多,他们对合作缺乏真诚,总想算计对方,心里只装着投资人的钱,对相对的责任和义务却置之不理,需要对方的时候就低三下四,好话说尽,钱一到手就翻脸不认人,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汪先生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总,他为人精明,在做生意的时候吃不得一点亏。有一次,汪先生需要与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一个项目。按说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就要照章办事,但汪先生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努力在合同的条款上寻找漏洞,并对该承担的责任屡屡推诿,延迟生产时间,还想尽办法让合作公司替自己出资。刚开始,对方以为他真的有困难,就尽量帮他,不久之后就发现他原来是在扯皮,就对他失去了信心,于是对方一面在投资上与他互相扯皮,尽可能地延长项目开发时间,一面暗自对该项目稍加改造,以另一名目研发上市。等到他们共同开发的产品上市之时,对方的产品早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结果,双方共同研发出来的产品虽然取得了一些回报,但这些回报与汪先生的投入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一般而言,合作的一方的扯皮推诿会令对方失去信心,所以这种缺乏诚意的合作行为往往会导致公司融资失败,所以,公司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一定要与对方真诚相对,并时刻把双方的长远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围绕这个目的来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免被一些小聪明断送了公司的大好前程。

写给企业经营者的话

小聪明不是真聪明,也带不来真聪明才能带来的益处。企业经营者在融资的时候如果心里充满了小聪明、小算计,把融资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总希望自己占尽所有好处,而不想付出什么代价,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不管是融资也好,还是投资也好,都要真诚相对,把自己和对方的长远利益放在心上,努力经营。

误区6把请客送礼拉关系当做沟通

许多企业经营者面临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时候就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要想获得投资就必须请客送礼拉关系,以至于吓跑了投资者。其实,把请客送礼拉关系当做沟通,正是企业经营者不会与投资方打交道的表现。

蒋先生经营着一家网络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的钱不够用了。为了使公司的发展不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受到影响,他开始积极寻求投资。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认真调查之后,蒋先生决定向银行贷款。为了更快地拿到贷款,蒋先生特意封了一个大红包给他中意的银行的负责人送去,然后就踌躇满志地等着去拿贷款。谁知道,几天之后,他被银行告知,他的贷款申请被拒绝了,理由是蒋先生的行为让对方不能相信蒋先生会实实在在地把银行提供的贷款用到该用的地方,也不能相信他会遵守贷款协定。

可见,向投资方寻求投资的时候,不能把请客送礼拉关系当做获得投资的手段。不过,虽然不提倡请客送礼,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就不需要与投资方搞好关系,事实上,企业只有处理好与投资方的关系,才能为自己的融资行为保驾护航。

跟投资方搞好关系实际就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只有企业了解投资方的需求,投资方也知道企业的情况,双方才有成功合作的可能。

对企业而言,要想获得对方的资金,就必须弄清楚投资方对企业的要求是什么、什么能够打动投资方、对方最担心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地向投资方介绍企业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经营理念、经营业绩、发展规划、产品、技术和市场前景。必要的时候,企业还要将企业的弱点、现在所面临的风险或困难向对方适当地透露,以便对方了解并认可企业,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尽量使投资比例、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担保比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方面的指标符合投资方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财务结构等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便使投资方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毕竟投资方关心的风险往往也正是企业所要承担的风险,如果企业在经营决策中能够保持冷静而不是莽撞行事,进可攻退可守而不是“破釜沉舟”,从而陷自己于风险之中,就不仅能赢得投资方的支持,也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稳步进行与发展。

如果条件成熟,企业最好邀请投资方到企业进行参观,向投资方展现企业良好的经营实力和潜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企业就是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没有比让投资方看到企业的情况更能打动投资方的了。如果企业的战略、规模、近期发展、长期规划、经营理念,甚至良好工作作风、员工精神面貌等能够获得对方的认可,投资方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估时,就能够心甘情愿地提供资金支持。

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可以邀请投资方参加企业的董事会。因为在企业的董事会上,企业的财务营运和经营状况一般会表现得更透明,面对这张最好的诚信经营报表,投资方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的企业是优良的信贷企业。

但无论是与什么样的投资方打交道,良好的信誉都是交往的基础。企业一定要提高自觉还贷的意识,以真诚的实际行动打动投资方,以便为再次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投资方“收礼”的现象,但投资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所以绝大多数投资方都能够把责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拿自己的资金开玩笑。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展现自身的雄厚的实力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并能够向对方证实你能按期偿还,那么投资方他是乐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

所以,作为企业经营者,你要知道,与投资方搞关系绝对不是靠请客送礼,更不是投机取巧拉关系。如果你一相情愿地认为要融资就要请客吃饭,就很可能会让对方看到你低俗、只注重旁门左道的一面,从而进一步打消了投资的念头。所以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在展示自己的实力上做文章,用实力打动投资方。影响企业能否取信于投资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性格。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企业经营者的性格往往会影响到投资方对企业的态度。因此虽然投资方对公司的财务信息会有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们对企业经营者本人也许会更感兴趣。

(2)资本。一般而言,投资方不希望自己是所要投资公司的唯一的投资者,而希望是众多的投资人之一,以免使自己承担了过大的风险。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经营者就要对自己的企业有足够的信心。

(3)条件。当地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的经济现状很多时候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功与否,比如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往往很难获得投资,而在经济高涨时期则会相对比较容易些。

(4)抵押。投资不是冒险,投资方也不是冒险家,所以投资者尤其是银行往往会要求有一定的抵押品来保证投资的安全。

在与投资方相处的时候,企业必须遵循5大准则:

(1)尽量不撒谎。比如,企业可以不告诉投资方全部的关于公司的情况,但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即使有所夸大,也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千万不要吹得天花乱坠,而自己却接不住撒下的弥天大谎。

(2)企业的年终结算情况要及时反馈给投资方,最好不要拖延或置之不理。

(3)在投资方从其他途径得知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之前,企业最好向投资方汇报这些情况,以便在沟通中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动挨打。

(4)设身处地地从投资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经营者会更容易发现彼此面临的问题。

(5)不要轻易向投资方作出承诺,或作出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承诺。一旦企业不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投资方就会因生疑而放弃投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企业。

写给企业经营者的话

如果把请客送礼拉关系这一套用在融资上,就难免会形成一些坏的影响。投资者之所以投资,绝大多数是为了从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中获取一定的利益.,绝对不是为了送人情。众所周知,市场是不讲人情的,正常的企业经营也是不讲人情的,如果把送人情当做融资未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误区7融资越多越好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融资就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钱越多越好。事实上,企业的融资成功很多时候往往是以企业的股权为代价的。企业融资越多,企业的控股权就越会被削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越是过度融资扩张就越容易导致企业的过度衰落。所以,超过企业的承受范围和需求范围的融资对企业来说绝对不是好事。为了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和绝对控股权,融资必须保持在企业的需求范围内,千万不可贪多。

在阿里巴巴的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马云也和无数的企业经营者一样经历了多次的融资过程。但是马云始终坚持融资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他宁愿拒绝对方。

度过了最初的艰难的创业阶段之后的阿里巴巴很快有了一定的名气,但也很快就迎来了大多数公司常见的发展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无奈的马云开始寻找投资者,但马云绝对不是见到钱就要。为了保证融资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希望投资方既能为自己带来钱,还要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比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所以,即使自己现在正处于囊中羞涩的阶段,马云还是坚决地拒绝了38家投资方。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马云接受了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提供的500万美元。

2000年10月,马云通过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印度人古塔结识了孙正义,此人正是IT财团大亨、雅虎最大的股东、“全球互联网投资皇帝”、Softbank(软银公司)的主席兼行政总裁!当时介绍人认真地对马云说,“有个人想和你秘密见个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而见面的地点就在北京富华大厦。

见面之后,马云才知道,来参加这次“秘密会见”的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来自软银、摩根士丹利以及国内许多网络公司的cE0。由于来与孙正义面谈中小企业融资事宜的人太多,马云只有20分钟的时间来阐释公司的业务规模、商业模式和目标。

这让马云的兴致淡了一些,不过他还是认真地讲述了阿里巴巴的情况。6分钟之后,马云被叫停。

孙正义问他:“你要多少钱?”

马云说:“我不需要钱,我只想谈谈对阿里巴巴的理解。”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之前刚刚获得了500万美元的投资。但在当时那个互联网投资疯狂的年代,500万美元算得了什么呢?

孙正义认真地说:“我也不知道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如果投资就一定要30%的股份。你要多少钱?”

马云也很认真地说:“我昨天刚拿到钱,我不要你的钱,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网络的方向。”

孙正义说:“你不要钱你来找我干什么?”

马云说:“不是我要来找你投资,是朋友让我来找你的。”

也许是马云的这份真诚打动了孙正义,对方在多次对阿里巴巴和马云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决定给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在当时,3000万美元绝对是一个大数字,人们都以为马云这次真是交上了好运,但冷静的马云没有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高兴。经过一阵思考之后,他对孙正义在国内的助手说:“我们只要2000万美元,太多的钱会坏事。”

孙正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有些震惊,但他还是选择了让步,并答应了马云的要求。这可以说是他的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让步。

最后,马云拒绝了孙正义提供的3000万美元,只接受了2000万美元,使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然拥有绝对的控股权。

可见,融资并非越多越好。为了有效控制或缓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度融资,企业在融资之前一定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科学的调查,并对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尽量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融资规划。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融资监控,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对融资情况作出调整,以避免过度融资现象的出现。

写给企业经营者的话

该融资时却不融资固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但过度融资也并不一定好。对企业来说,过度融资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最终会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甚至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要知道,融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企业预先定下了一个发展目标,如果企业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融资也就无法转化为企业的现实利益,最终不仅企业的利益无法实现,连投资者的利益也会打了水漂,以至于使投资者失去了对企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