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社会交往的15种礼仪
15677300000006

第6章 与同学相处的礼仪

学生在学校里来往最频繁的是同学相互之间在学习、生活上的交流,尤其是住校生,不仅在一起学习上课,而且还整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正由于如此,有的同学就忽视了与同学相处的礼仪,轻者影响了同学间的关系,重者则有碍于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同学之间也要十分重视礼仪修养。

要点一:真诚友爱

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树立“心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同学友爱团结。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平时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名字等。要做到热情、诚恳。用你的真诚去爱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

要点二:相互尊重

每位同学都需要被他人关爱,被他人尊重。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讥笑、辱骂、给同学起绰号,不仅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还侮辱了同学的人格,是低级趣味很不礼貌和很不道德的行为。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每位同学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要点三:集体意识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正像一滴水离不开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样。因此,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集体意识。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时,也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要点四:善于交谈

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2.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

3.开玩笑,应注意,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

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和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吵架、骂人说难听话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表现。

要点五:借物还物

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须谨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

要点六:帮助他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应分清是非,弄明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虚作假,或者是违反校纪的事,就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帮助时不要强求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他人考虑。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麻烦。

男女同学之间相处,一方面要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照顾;另一方面,既要大方、自然,也要严肃、有分寸,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触一定要十分注意礼仪修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和世界通行的礼仪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代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里,文明程度也较高,在公共场合里,男人照顾女士,男人帮助女士,男人为女士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这样做,反而被认为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但是,具体到男人如何照顾女士,男人怎样帮助女士,男人为女士服务些什么以及怎样服务,就要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习惯结合起来考虑,否则,别人会看不惯,女士也会受宠若惊,很不自在,反而把主动的男士弄得很尴尬。

当然,对我们中华民族落后的、封建的传统和习惯要不断改革,移风易俗,促使其发展和进步,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这些观念必须革新,树立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新观念。对女同学来说,一定要保持自重,不要以为男同学的帮助、照顾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有些该自己做的事情也懒得动手,等着男同学来代劳,这是不对的。因为,男士帮助、照顾女士的本意是,女人是弱者,男人在体力和精力上都较强,所以强者帮助弱者是符合人类共同道义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据男女的一般生理特点,男女有着自然的分工,如我国长期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所以,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和条件,男女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尊敬。这样,男女同学的交往才能融洽、和谐,建立的友谊才会永久。

王小红当选学习委员的那一天,向同学们诚恳地说:“既然大家信任我,选我当学习委员,我非常愿意为大家服务,谁在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来问我,我一定热情帮助。”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班上成绩落后的同学却没有一个来找她。王小红觉得很纳闷,她以为这些同学是怕麻烦她而不好意思来向她请教。于是,她主动去询问这些后进生。

第一天上早读课,大家都在读英语单词,她却看见有一个同学正在做数学题。于是她走过去对这个同学说:“你哪道题不会,我来帮你!”没想到这个同学一脸不客气:“去去去,别以为就你行,我才不稀罕呢。”王小红听了,心里委屈极了。但事后一想:“也许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头吧?我得找一个能让他们接受帮助的方法。”于是,她请教了班主任,经过了一番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终于摸索到了与后进生融洽相处的一套方法。她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心得的:

作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鄙视成绩差的学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成绩落后的同学并不甘心成绩不如别人,但又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于是,他们宁可不会,也不肯当着别人的面去请教其他同学。所以,要真心真意地帮助这些后进同学,就不能伤他们的自尊心。

敢于嘲笑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别人了解自己,看到自己也有缺陷拉近自己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自己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道题,都敢于当众承认并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时间长了,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的关系,自然而然便变得亲密融洽了。

既看到后进生的不足,也看到其长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身上往往有一些其他特长是其他人一般不具备的。肯定他们的长处,尊重客观事实,既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又促使自己观照到自身的不足,理解到“凡人凡事都要一分为二”这一处世哲理的深刻,从而使自己能更加谦和亲切地与后进生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