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社会交往的15种礼仪
15677300000005

第5章 与老师相处的礼仪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越尊敬老师,老师越能教得起劲,教得用心,越能把真才实学教给学生,这样教和学两方面的良好结合,是整个教学过程所需要的。

要点一:尊师,爱师

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上课,即课堂学习,此外还有课外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阅批试卷及其他各种课外活动。以前曾经有一种习惯,学生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自己的老师必定要行礼,或鞠躬或敬礼。现在学生见了老师不用行什么礼,只要打一招呼就可以了,大多数情况下喊一声“老师”就行了,有的学生也说声“老师,您好!”其实只要问候一声“您好”也就够了,是以表达相遇时的礼仪了。但是,千万不要采取视而不见,不理不睬的做法,这可是大失礼仪的行为。如果在课堂上,开始上课时,一般都要起立,行注目礼。如果有什么问题提问时,可以先举手,等老师允许以后,再站起来讲话。在课堂上最重要的礼仪是安静,注意听讲,不要交头接耳,低头做小动作,更不要睡大觉或干与本课无关的事。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这既是表明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表示对老师劳动的尊重。

要点二: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朝夕相处,有时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误会,产生分歧,与老师发生矛盾,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有这样一件小事,小王同学在语文课上正认真地听讲,邻座一同学传过一张纸条,约他放学后去打网球。小王随即把纸条退还给了那个同学,并轻声劝告:“上课不要传纸条!”谁知被李老师发现,马上批评了小王上课传纸条,随便讲话的现象。当时,小王同学有口难言,十分委屈,认为李老师不实事求是,存心丢他的面子,是否因上次没完成作业,借此机会报复。第二天上学路上,正巧碰到李老师,小王仍然打招呼:“李老师早!”但李老师没作声,只顾低头走路。小王认为李老师还在记仇,故意不理他,让他难堪,就暗地发誓今后再也不理他了。以后每逢上语文课,小王感到非常厌烦,对他讲的课听不进去。就这样,小王对李老师的成见越来越深,为此,他感到很苦恼、气愤。

师生间的误解是常有的,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矛盾、处理好师生关系?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要客观分析,克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

小王对李老师有两点看法:一是认为语文课上李老师有意地丢他面子;二是认为李老师“记仇”,对他打招呼不答理。事实上这两条起因都是小王主观犯疑的,是不符合实际的。由于小王与李老师的矛盾越来越深,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小王的妈妈到学校找李老师谈了小王的委屈与苦闷,老师这才弄清了事实真相。在那堂课上,李老师只看到小王把纸条递给邻座的同学,嘴里还在讲话,就误认为小王不遵守课堂纪律,所以就当场批评了小王。李老师根本就没想到小王没交作业的事,更谈不上报复了。另外,小王与李老师打招呼时,因为当时人太多,李老师根本就没听清。李老师对小王本来就没有“仇”,更谈不上“记仇”而不理小王。可见,由于小王不了解以上情况,没有客观地分析问题,而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主观地联系在一起,是先入为主,结果和李老师产生了矛盾,造成了烦恼。成天忧心忡忡,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当然,作为教师,批评学生也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令人心服的批评,避免误会,避免对学生的伤害。作为学生要能够摒弃产生矛盾的主观因素,那么,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很容易解决的。

2.要心理相容,多一点宽容

社会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心理相容,即做到协调一致,相互体谅,学会替对方着想,做到宽容大度,团结合作。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每天都要接触一些人,在交际中绝对的统一是少有的,难免发生一些“磕磕碰碰”。小摩擦处理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当老师在课堂上错怪小王同学时,如果小王能做到心理相容,设身处地从老师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堂上那么多同学,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课,不可能看清传纸条的经过,因而没有看到谁先传纸条的过程。这样,就不会得出批评是报复的错误结论。在师生交往中,如果发生了分歧和摩擦,要想一想对方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自己的言行有误导,自己应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就是说虚心点。这样,你就会心平气和,做到得理也让人,无理便认错。同时设身处地为老师想一想,互换位置去理解。教室里那么多同学,发生了问题,老师很难判断准确无误。因为老师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神通广大,所以错误难免。这样去理解就会做到宽容,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师生就会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

3.要坦诚相待,多做思想交流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倡“立诚为本”,他认为“诚”是为人的根本。他有三个子女,分别取名为“至诚”、“至善”、“至美”,这反映了叶圣陶对子女的期望和对人生的追求。确实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有“至诚”之心,有“至善”之态,才会有“至美”之果。青年人敢想敢说,心直口快,这种好的品质和作风应该提倡,但要注意交谈的方式。小王同学与老师合不来,如果能诚恳地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想法,坦率地直言,当初的分歧很快就能解决,后来的隔阂也就不会再发生。态度诚恳,与人为善,及时交流思想,是促进师生间友好相处的重要途径。

要点三:对老师有意见怎么办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尊敬老师,作为朋友,我们应当协助老师。对老师恭恭敬敬,唯命是从未必就是尊敬老师,向老师直抒己见,表达不同观点未必就是不尊敬老师。关键是怎样给老师提意见,下面就这方面谈几点看法。

1.把握时机,分清场合

不论在学习与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交际中,我们与人谈话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自然,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老师在全神贯注地讲课或讲话时不要打断,如果不是讨论课上的问题,最好不要当时提。因为这样做容易打断老师的思路,干扰教学进度,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如果在听讲时发现老师讲话有误或有不当之处,也不要马上就发表意见。应该等老师讲课结束之后,让同学们看书做练习之时,再举手发问。如果你提的问题有分量,有代表性,老师会把你的意见公布于众,让全体同学注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果怕忘了,可先记在笔记本上,课上如果没时间发问,下课以后私下找老师交换意见。

虽然如此,这并不是说同学在听课时只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而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反馈,需要做出会心的呼应。有时,对老师讲的没理解,或有些疑问,抓住时机提问题,老师是乐意以更清楚的语言来解释一番的,直到使你听明白为止,同时,从老师的心理上,也会觉得你听课很专心,问题提得好,提得有水平。

2.语气平和,注意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相互交谈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交谈的语气和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交谈方式和谈话语气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和相互间情感的沟通。

老师与学生谈话要十分讲究艺术,同样,学生向老师提意见,也要注意语气和方式,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引起误解和反感。因此,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交换意见的口气进行。

例如:有一次考试,王四同学的分数搞错了。这是因为他和李二同学之间有矛盾,在课代表登分时,李二偷偷地将王四的选择题对的改成错的,分数少了十几分。事情发生后,老师找李二谈话,批评了她,让她亲手把王四的分数改过来,并再三叮嘱她要实事求是,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老师对此事保密,一来是免得矛盾激化,二来避免在同学中造成坏影响,使同学关系不好处。李二向老师保证,一定按老师要求做。经过更改之后,老师把卷子发给王四。王四一看,仍然不是他应得的成绩,情绪激动,于是在教室里大发雷霆,大声喊叫:“冤啊!真冤!”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没想到他会这样。其实,如果他在私下跟老师交换意见,老师会理解他,支持他,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老师和同学也都会佩服他的理智态度,可是,他在教室里大发脾气,做得太过分,就容易引起误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坦诚以待,言有分寸

坦诚以待,言有分寸是学生在和老师交谈讨论问题时应当遵守的原则。

所谓坦诚直言,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批评者的态度,而接受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又如何批评别人,道理上谁都会说,可真正做到实在不容易。

如班上的部分同学对某某老师有意见,上课时与老师有些“顶牛”。据说是因为老师对某件事处理不公,偏袒了几位学习好的同学造成的。作为课代表、班干部,出于对老师的关心,能及时地把这些情况反馈给老师吗?你能毫无保留地与老师交换意见吗?如果话到嘴边留半句,似是而非,老师不能了解实情,那么就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因而也就达不到提意见的目的,反而会给老师产生错觉,觉得你是非不分,而错怪了你。

所谓言有分寸,是说在提意见时,不要说得太满,太肯定。双方都把话摆到桌面上来,意见不统一也不要紧。不要固执己见,要谦虚谨慎;不要强加于人,要客观表示自己的态度。具体讲,可以这样说:“老师,这个问题我认为怎么样……”而不要说:“老师,你肯定错了,我的意见是绝对正确的!”对于教学中某些有争议的但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定论的提法或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4.口头难言,以“书”表达

有的问题当面不好说;有些同学不善于面对面提意见;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当面谈容易头绪乱,丢三落四说不清楚,或表达不全面;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讲,临时斟词酌句很令人难堪。这些情况,都可以书面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见。

如某某男同学曾给一女同学写条子,放学后还经常缠着她不让回家,她自己非常苦闷,不知如何摆脱,然而,班主任又很年轻,不好当面谈。为了取得老师的帮助,就可以用书信形式说明情况。

又如:你对老师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感到不深刻,有不同观点时,因这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你不妨用书面语言表达,就可以做到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观点鲜明,从而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之,提意见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提意见、批评都要讲究艺术,如果懂得批评的艺术,学会进行艺术地提意见,不仅不会伤害师生感情,而且能帮助老师改进工作,还会大大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师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1.与教师相遇千万不要采取视而不见,不理不睬的做法,这可是大失礼仪的行为。

2.与教师发生矛盾时要客观分析,克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同时还要心理相容,多一点宽容;坦诚相待,多做思想交流。

3.当对教师有意见的时候要坦诚以待,言有分寸。

为了向老师请教问题,或者是给老师送作业本或其他事情,我们常常需要到教师办公室去。教师的办公室是教师们备课、教研和交流的工作重地。进入教师的办公室我们要遵守什么样的礼仪呢?

(一)进入教师办公室前

作为学生,随便出入教师办公室,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种唐突的造访,影响的往往还不止是一位教师——而是若干位教师的工作,因为,教师办公室一般都是几个老师合用,冒失进入,不但影响自己要找的老师,也会影响其他的老师。

因此,同学们应记住,进入老师办公室必须先敲门,或喊报告,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去。

(二)进入办公室之后

经老师允许,进入办公室后,又要注意遵守哪些礼仪规范呢?

1.不能乱翻老师的东西。老师的办公桌上或抽屉里都放满了教科书、参考书、备课本、作业本、考试卷等,被翻乱后,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再说,老师的抽屉里有一些东西是保密的,如未启用的试卷,不公开的学生成绩表、日记本、信件、钱包等。这些东西或翻乱、或泄密、或丢失,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说,乱翻老师的东西,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礼貌,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影响教学的行为。

2.不要停留太久。老师每天既要钻研教材、备课,又要批改作业、试卷,还要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老师每天的工作安排通常都是紧凑的、有计划的,如果我们在办公室里停留太久,就会打乱影响老师的工作安排。因此,每个同学都要尽量减少在教师办公室中逗留的时间,更不要因一丁点儿的小事、琐事而麻烦老师。

3.轻声轻语,保持安静。在教师办公室里说话要小声,出入要注意不要发出声响,尽量不影响其他老师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