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良好沟通的20种技能
15677700000013

第13章 尊重

自尊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

要征服必须尊重人,都有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交往中,自尊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

周末组织班会,讨论某一问题,当轮到自己发言时,谁也不会喜欢别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或交头接耳,充耳不闻。如果别人都无心听下去,发言也就没意思了。为什么?因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自己的发言得不到尊重。如果同学们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讲,频频点头和热烈鼓掌,发言人会越讲越来劲,越说越精彩。为什么?因为尊重会增强发言人的自信,启发发言人的灵感。

同学之间的交往,相互尊重是非常必要的,相互诋毁只能造成彼此伤害。

课间,教室右侧传来两个同学的对话:“刚才在我回答老师提问时,你为什么要讥笑我?”

“你自己还不清楚?虚伪!”

“哼,在老师面前口口声声说要正直、真诚。可你自己呢?经常以自己家中的苦境去骗取同学的同情、帮助,其实你家好得很!”

“我家好不好关你什么事?你没爸,没妈,得不到温暖,眼红啦?”

“我没爸,没妈,但我是好孩子。你有爸,但他不是你亲爸,你是你妈的私生子,真可耻!”

天啊,两个同桌友好时,真诚交出的知心话,说好要绝对保密的,怎么会今天都冒犯了?同学们听了都大为吃惊。彼此都攻破了对方的防线,都伤害了对方。从此,两个人成了“同桌不同心”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使得自己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寻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同时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使自尊心得到一种保护,使自己觉得人际关系和睦,产生“安全”感。人们往往觉得最尊重我的人也最可爱,因而特别愿意同他接近。所以说,尊重同学是一种征服。

中国有句古话:“敬人者人恒敬之。”我能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

某班班长甘露,性格秉直,办事公正,敢说敢干,一心为班。有一次,班上的吴茵同学违犯了纪律。甘露不顾平时好朋友的面子,批评了吴茵。吴茵因此认为甘露不够朋友,慢慢疏远了甘露。但甘露并不为此对吴茵有什么成见。吴茵出现情绪波动,她就耐心劝说,即使碰到吴茵不领情,也还是真心一片,一如既往地对待她。有几次吴茵有意为难甘露,让甘露在同学们面前出洋相,而甘露也没有责怪。吴茵做了好事,甘露也同样表扬。对班上的管理,当吴茵提出合理的建议时,甘露也十分尊重地接受……慢慢地,吴茵觉得对不起甘露,就写了张字条给她:“对不起,甘露。当我犯错误时,你批评我,你是对的;当我使你出丑时,你还一样地尊重我,没有怨恨我;而当我提建议时,你也一样地尊重我,采纳我的意见,并还表扬我!你真是我们的好班长。我错了,我俩还和以前一样好,行吗?”

从这我们可看到“尊重”的力量,尊重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可以吸住同学;尊重好比万能胶,可以粘合破裂的感情;尊重还像催化剂,可以促进同学间友谊的成长。

尊重是胜利者的风度

尊重不是弱者的体现。它同委曲求全,阿谀逢迎,风马牛不相及。它是在坚守自己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对别人人格的肯定。如果别人不够尊重你,而你仍能尊重别人,说明你有宽阔的胸怀容纳别人,别人只会觉得你的涵养高人一等。尊重那些不尊重你的人,表面上看你是亏了,但实质上,你却在心理上战胜了对方。因为对方不要自己的人格尊严,你在教他拉回来。所以,尊重其实是一种胜利者的风度。假如别人不尊重你,而你以牙还牙,针锋相对,更不尊重对方。这时,你的心理虽然达到了平衡,并认为你占了上风,因为你的攻击比他的强。但实际上,你并没有征服他,反而引起对方更强的抵触心理。这必将导致双方交往趋于危机。

尊重是从感情上战胜对方,争论是从道理上说服对方。

小华与翠新正在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好,还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好”进行辩论。本来辩论可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但辩论不久,控制不住情绪激动,促使他们吵起来了:

“美国科技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政治民主!”

“美国有什么好?民主是假的,到处都是剥削,生活水平高只是那些剥削者。假如你去那里生活,说不定你早就被饿死了!”

“我们中国没有剥削,很民主,但为什么不富裕?不要以为你英语学不好,以后去不成美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争吵往往不能在道理上说服对方,却在感情上伤害了对方。伤害了对方感情更无法征服别人。相反,若理由在你这一方,不妨在感情上给对方足够尊重,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部分,再以真挚、中肯的语气给对方摆理由,说道理,指出他的片面性,对方反而可能欣然接受你的观点。否则,明知道错了,他也会硬撑。所以,尊重才是真正的征服。

在人与人相处时,性格、脾气完全相反的人,常常能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和睦相处。这一点对同学交往同样适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研究两人完成一件事情,是性格相同的人合作好,还是性格相反的人合作好,结果发现,性格相反的人合作效果要好得多。

可见,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在选择学习伙伴、结交朋友时,应该对自己及对方的性情、脾气有所了解,最好能有意识地选择和自己气质不同的人进行交往,以做到刚柔相济,共同进步。

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包括性格、脾气、兴趣、观念、态度、动机、心事想法,家庭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公开的自我和秘密的自我。一般说来,完全公开和完全秘密都是少见的。公开和保密的程度会因事、因时、因性格而异。性格外向的人公开程度大,而性格内向的、城府较深的人公开程度小,男女也有区别。但公开或秘密程度取决于双方人际关系好坏程度。一般来说,能和对方共享自己秘密的人,容易被人理解;而一个什么都不愿对人说的,很难被人理解,更谈不上找到知心朋友。平等就是尊重。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取得互相理解,首先要互相尊重,包括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对别人能力的尊重,对别人秘密的尊重。比如有的中学生到商店买东西,瞧不起售货员,说道:“嘿!把那双鞋拿来!”这是对别人人格不够尊重。有的青少年在与别人辩论时,常常用表情、手势、语调……总之他能调动的一切手段来说:“你错了,怎么连这点都不明白,真是个愚蠢家伙!”试想对方会服气吗?又怎么能说得上理解呢?这是对人能力的不尊重。有的青少年遇事专好刨根问底,打听别人的秘密;有的人甚至恶作剧,在大庭广众中把人的私事抖落出来,这往往伤害对方,是不尊重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