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15678900000007

第7章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

1.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一回事吗

生活中,很多患者只要血压升高,就以为是得了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简称为高血压。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不是同一个概念。高血压仅仅是一个症状,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主动脉狭窄症等,都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治疗时首先要着眼于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而其余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出发病原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故又称为高血压病,需要积极治疗,只有控制了病情,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千万不要轻易地认为,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高血压病,会延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2.怎样才算患了高血压病

世界卫生组织及若干国家已制定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即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0毫米汞柱,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毫米汞柱,只要其中有一项达标,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病。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病的诊断也采用上述标准,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小于95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小于150毫米汞柱的,则视之为“临界高血压”。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即使是“临界高血压”,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没有任何症状,为何也被确诊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中有很多是没有症状的,并在临床中约占一半的比例。有些人甚至是在突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时,才发现自己的血压过高,实际上他们的高血压病已经非常严重,已经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无症状的高血压往往比有症状的高血压更危险。

在我国,无症状高血压的控制率低,能够做到在家自测血压者只占少数,而自测血压是早发现、预防无症状高血压的最好方法。具有高龄、肥胖、血脂异常、心脏病等高危险因素的人,都应该在家中常备血压仪;高危人群在出现头痛等症状时,不要乱吃止痛药来止痛,而应及时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4.患了高血压病,还能长寿吗

临床和实践中的大量事例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重新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则完全可以带病延年,和正常人一样享受高寿。有关部门针对高血压患者做过一次关于长寿的调查,在对1633例高血压患者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中发现,其中92%以上的人依然能正常生活,其中有76%的人年龄在66~81岁,少数患者在82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能否长寿,关键取决于他们能否选择和坚持科学的治疗措施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得了高血压病后,大可不必惊慌或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只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坚持科学治疗,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健康长寿。

5.高血压患者理想而安全的血压是多少

临床及实践中,不少患者认为血压只要达到140/90毫米汞柱左右就是正常、安全了,其实这是错误的。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理想的正常血压”水平是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高血压病伴随糖尿病的患者,收缩压应降到低于13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到低于80毫米汞柱;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血压更要低于125/75毫米汞柱。

同时,在对100万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40~69岁的患者当血压高于115/75毫米汞柱以上时,血压每增力120/10毫米汞柱,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就增加1倍,收缩压降低10~14毫米汞柱和舒张压降低5~6毫米汞柱,就相当于中风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因此,每位高血压病患者都不能忽视血压5毫米汞柱的升高。

6.什么是老年人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独特的症状,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收缩压常升高,但舒张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低,甚至发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所造成的。

(2)老年人高血压主要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脑卒中的发生也比较频繁。

(3)血压波动大,环境适应力较年轻时减退,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会在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中逐步升高。

(4)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同时,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第二章 认识不等于理解,防御才是对生命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