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读懂领导学
15683600000010

第10章 处处率先垂范发挥榜样作用(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用机械化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却值得一提,那就是在关键时刻,解放军的指挥员总是喊:“同志们,跟我冲。”而国民党的指挥员总是喊:“兄弟们,给我冲。”

一个是“跟我冲”,另一个是“给我冲”,一字之差,结果却截然不同。其实,不管何时,管人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永远都是真理。

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为员工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行为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聪明的管理者尤其如此。在一个组织里,领袖当然是众人的榜样,你的言行举止都看在众人的眼里,只要懂得以身作则来影响员工,管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永远会唤起下属的崇敬感。要求自己的原则与方法和要求他人的原则与方法是相互关联的,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你必须有决心和毅力,从不断的努力与日渐丰富的经验中,锻炼自己,促使自己更进一步迈向成功的领导者之路。在这些努力过程中,你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员工的观察。

给下属作表率,要率而先之,那么你就要注意平时的言行。身为领导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时常借故迟到早退。另外,领导也不能推卸责任,否则只会令大家怀疑你的管理能力。当然,做事公平及公私分明的领导才是部下学习的榜样。

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对组织成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那么作为领导者,要成功领导一个组织,必须以一定的智慧、学识、经验、能力为基础,以应普遍遵循的领导原则为准则,率先垂范,脚踏实地。

做员工不愿做的“苦差事”

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提出一个著名的法则: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做的。要先有超人之想,后有惊人之举,能不落俗套,可不同凡响。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去做别人不愿做的“苦差事”,才能让员工既尊重你又服从你。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当他们真正面对现实时,却又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慢慢地,他们开始觉得成功是特定的人才能做到的事,自己是没什么指望了。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想,才使得成功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达到!假如你也和别人一样,那你也就只能做那“大多数人”,永远也别想成功了。如果你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并从中得到乐趣,就能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其实,很多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就在于他们选择了别人没有去做的事,并且全身心地去做。

一个公司中,每一个职位都需要有人去做,如果你被分配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上,做的是别人都不愿意做的工作,那么你也要高高兴兴地接受。工作中有很多微小的事情,而这些又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有心的员工不会忽略这些细节。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这些小事,也许是查缺补漏,但时间长了,你的能力都会深深地印在老板心中。那接下来向管理者晋升的机会也就非你莫属了。

只要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一个人如果能将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做好,那么愿意做的工作就肯定能做得更好。这个道理人人都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会忍不住对这样的“苦差事”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工作总要有人来做,于是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员工愿意主动去做这些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那他不但能赢得同事的尊敬,更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同和赏识,甚至还可能令老板心存感激。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差事”也正好可以成为展示自身才能的好机会。有时候,即使有心也不一定能有机会做。所以,一旦碰到了,最好不要轻易放弃。

当然,人生难免会碰到徒劳无功的情形,然而,唯有历经辛苦的人,才知道心存感激,也才会了解谦虚的必要。就好比我们饿肚子时,越是饥肠辘辘就越能够体会出食物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唯有经历过逆境的人,才知道苦尽甘来的乐趣。古人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路漫漫,仅从眼前的小事看,或许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是瞎忙,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相反,一些眼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事情,或许很快就会褪色。

所以说,如果认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吃亏,因而也和别人一样排斥,那你就只能和其他人一样,永远也不能成功。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能表现出一个人不一样的心态,更能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能力。

稀缺的资源才是最珍贵的资源,没有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这个道理在职场中同样适用。今天,你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明天,你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还能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

有少数人在做员工时为了能成为领导,为了能升级,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拼命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等到自己成为领导者后,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那些“苦差事”早已不是他们该去触摸的事情,于是乎,就出现了一批“甩手领导”。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作为一名领导者,更需要以身作则,带头吃亏,敢于吃苦。常言道:吃苦是“吃补”,是对自身意志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主动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差事”,带动员工自动自觉地去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员工产生凝聚力。

以理想激发热情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都会发现,那些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很多员工失去了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对工作的态度开始变得麻木甚至厌倦。工作仅成了谋生的手段,这种工作状态是最可怕的。因为当一个人对工作失去激情,他就不能把其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原有的工作能力,也会随着激情的减退而渐渐降低。

成龙曾经对媒体讲述了他的类似经历:

一天,成龙到一家高档的服装店去看衣服,他指着一件衬衫对那位售货员说:“请你把那件衬衫拿过来让我看看。”

售货员打量了一下成龙,发现他穿的都是低档货,便用轻视的口气说:“那件衬衫很贵的,你买得起吗?”

成龙当时很生气,发誓一定要让自己买得起这家店的衣服。所以,当成龙拿到第一笔巨额片酬后,就去了那家服装店。他把那家店里最贵的衬衫、外套、裤子、皮鞋都买了下来。当看到之前那个歧视他的售货员的惊愕表情时,成龙很是高兴。后来成龙接受采访时说,回想起这件事情,觉得自己当时是那么的低俗,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成龙开始厌倦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突然发现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成龙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从事慈善活动。众所周知,成龙的慈善事业所涉及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自己的国家里搞慈善活动,还在非洲发展慈善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成龙慢慢发现了人生的真谛,也明白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更是一份事业。拍出优秀的电影、塑造经典电影人物,就成了成龙的梦想之一。

成龙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人生的梦想。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成龙那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所以,管理者要想改变员工对工作的这种麻木状态,就要想办法去激发员工的寻梦思想,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梦想去激发员工的梦想。

一个人只要有了梦想,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愿望,才能重拾曾经的激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并不是为老板而工作,也不是为公司而工作,而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当一个人明确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工作时,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会高于认为自己是为他人而工作,并且这种积极性才具有持久性。

管理者要想帮助员工明确人生奋斗的理想,首先要保证自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人的目标就是赚钱,那么,在这个只知道赚钱的领导的带领下,大部分员工也就会只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当对金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消极怠工,或者跳槽走人,这个企业也就很难有大的发展。

不可否认,有些企业家在创业之初的目标就是要赚钱、要摆脱贫困的生活。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初这种创业就是为了赚钱的想法会慢慢改变,做企业不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大程度上是当做一项事业来干,一项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事实也证明,谁不能摆脱这种只为了赚钱而做企业的想法,谁就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他们往往会把所赚来的钱,要么挥霍掉,要么投资于股市,要么用来放高利贷。

所以,管理者必须先弄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工作,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更要清楚企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并把自己的理想或者奋斗目标,富有激情地表达出来,并用激情去感染员工,这样才能帮助员工树立起人生奋斗的目标。

宏基电脑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就是一个用梦想去激励员工的人,他对员工说:“我们要把中国人的品牌做到全世界去,把我们的电脑做成全球知名品牌。”在这一目标的感召下,员工们用来工作的工具就不再仅仅是工具而已,它还是员工们与其他国家的电脑公司一决高下的武器。员工渴望看到他们集团所生产的电脑进入外国人的家庭,那时,他们就可以自豪地说:“看,日本人用的电脑是我们制造的”,“看,美国人用的电脑是我们制造的”……在这种战斗精神的鼓舞下,员工对工作富有了激情,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公司的业绩也就会相应地提升,宏基电脑集团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七大电脑公司之一。

越是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相联系的人,其奋斗的动力就越大且干劲越持久,也就越能取得大的成功。这并不是由于这样的人有多么高尚,而是因为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他们既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就是说,个人的理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而被他人尤其是被大多数人认可与尊重,是人类内心的热切渴望,这一点是被心理学家所证实了的。

所以,当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起来时,人的激情就不那么容易枯竭。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懂得这一点,看看那些著名企业的企业理念就能说明这一点:海尔——创造中国的世界品牌;格兰仕——为人类创造财富;长虹——产业报国、民族昌盛……

用企业目标去激发员工的个人理想,激起员工的工作激情,使全体员工在一个共同目标的感召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的效益,使公司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所以,成功的管理者应该以自身的自信、乐观去感染员工们的自信与乐观,用自身的理想、激情去激发员工的理想与激情,从而塑造出一个自信、乐观、富有理想的激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