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升职要懂博弈学
15684300000016

第16章 从肢体语言了解别人的心理(4)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交换名片中来洞悉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心理。

交换名片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其中代表着很深的含义,也是双方心理的一种博弈。在交换名片时,有人喜欢在边上或是其他地方附记时间、地点,他们一般头脑比较灵活,兴趣十分广泛,是敢想敢做的人。同时,这样的人心细、认真,善于广交朋友。

有的人同时持有两张名片,这样的人一般都有深谋远虑,很有思想,或是有理想。创新精神是这种人最大的优点,他们有别人没有的思维,想到的事情或是办法往往是超出常规的壮举。他们除本职工作外,一般都兼有其他“第二职业”,兴趣广泛。

当你把名片递过去时,对方却说:“很对不起,正好我的名片用完了。”经常说“名片用完了”的人,有时是真的已经用完,有的却只是借口。

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人一般对于生活和事业缺乏长远计划,为人较为轻率。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因为如果连自己的名片都不知道及时更换的人,我们怎么可能期望他能够完成一项大的工程或是事业呢?

还有一种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都会积极主动和别人互换名片。

其实这种不分场合、对象,随意乱发名片的人,看似十分谦虚、比较爱交朋友,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人多有野心,喜欢抬举自己,而且自我表现的欲忘十分强烈。这种人平时随意地发放名片,过了一段时间连他自己都会忘记何时何地和什么人交换过名片。显然,这是一种表里不一的人,交往中缺乏诚实、真诚,交换名片只是他们的一种习惯或是显示自己的手段而已。所以,我们在职场上一定要避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除此之外,有的人习惯若无其事地把别人的名片掏出来向别人介绍。这样的人是在夸耀自己的人际广阔,显示自己的能力。表面上这种人的交际能力十分强,具有很好的人缘,但却也是没有自信的一种体现,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借助别人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十二、潜意识小动作反映同事的心理

在办公室里,有的同事经常有意无意地咬自己的食指,或者摸眼镜腿、笔之类的东西,而有的同事则喜欢在说话的时候摸自己的头发。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人们潜意识的一种行为。我们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它是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呈现,有时小动作就可以泄露人们心里的秘密。

现代职场的办公室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打算,如何获得老板的赏识、如何争取自己的业绩等等。善于洞悉同事心理的人就会拥有好的人缘,而不善于了解其他人的员工就只能陷入孤立的境地。其实,处理人际关系十分的简单,只要我们学会通过同事平常潜意识的小动作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以及个性,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大家一起交谈中,如果你的某位同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摇头晃脑,这表明这样的人特别自信,甚至有时会有唯我独尊的感觉。同时,如果在社交场合他们会表现出很强的表现欲望,为了争取到领导的青睐,他们也会适时的发现自己的优势。所以这样的员工一般会受到老板的欢迎。他们受到老板的青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表现,还因为他们具有乐观主义态度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人们认为咬东西基本上是一种消除疑虑、慎重思考和拖延讲话时间的无声语言。这种不自觉的行为暗示着这种人内心缺少安全感,想得到理解和肯定。他们在咬东西时,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或是不敢说出来。因此,他们也会用这样的动作来掩饰自己恶化的情绪。但这种掩饰实际上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情绪会进一步恶化。

如果对方在听你说话的时候出现抓耳朵的小动作,则表示对方对你的话题已经厌烦或是反感,这是你最好停止。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孩子不想听父母唠叨时,就用双手掩住耳朵。孩子的反应是最真实的,我们成人的潜意识里也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成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是却也可以从一些潜意识的动作中反映其真实的想法和意图。所以,当有人面对你做出抓耳朵的动作时,极有可能表示他对你的言谈失去了兴趣。

另外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动作,比如摩擦耳背、用手掏耳朵、拉耳垂等,这些下意识的小动作都是拒绝聆听的意思、或者是自己想发表意见,示意你该停止了。有时,有的同事会把这样的信息通过一些手部的动作传递出来。例如,有些人喜欢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两个手相互拍打掌心、或是边说话边摆动手指以此来强调说话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这样“手舞足蹈”的人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外向的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且,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占主导地位,俨然一副领导者的气派。对于这样的同事,是我们最好团结的对象,他们不仅可以和我们结交成最好的朋友,还可以在事业上适当地帮助我们。

有一种人,他们喜欢说话的时候翘起脚尖不断地震动,或者双脚的脚尖相互磕打、或者用脚掌拍打地面。行为学家指出善于做这些动作的人,一般是比较自私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从来不会考虑其他的想法。这样的人比较自恋,认为自己是完美没有缺点的,但是却对别人十分的挑剔。因此这样的人很不好合作,也很难有知心的朋友。有时,一些人情绪比较紧张的时候也会出现抖动腿脚的动作。

那些精通职场世故的人比较爱用手抚摸或抓下巴,世故老练是他们的特点,他们不会轻易地得罪其他人,但是也不会轻易信任任何人。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是比较客观的一方。

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西方人摊开双手,那是他们表示真诚或是无所谓的意思,其实我们中国人很少会用到这样的姿势。但是,由于现在经济和文化已经和世界接轨,很多职场的人也会用这样的动作,这样的人一般比较善于接受新事物,心胸宽广,是适合结交的对象。

十三、职场识人的学问

在职场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看清,而且现在所有人都会掩饰自己,就更让人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但是,人的心理又可以通过表象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人的行为上的蛛丝马迹,就能在相当程度上识人知人用人。

职场中有许多人,他们的外貌和本质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有表面庄重严肃行为却不检点的;有外表温良敦厚实则偷鸡摸狗的;有貌似恭敬实则心怀轻谩的;有外表廉洁谨慎实则内心虚伪的;有看似真诚专一实则无情无义的;有表面上敢作敢为实则什么也不敢做的;有貌似诚恳实则不讲信用的;有表面勇敢实则内心怯懦的;有貌似威严而实质上却是容易应付的;有表面严酷而内心却谨慎真诚的……总之,每个人的内心和外表都存在着差异。

一些高明的职场中人,能从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种司空见惯的习性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分辨人的本质和心志。

俗话说,一叶落可知天下秋,任何事情在局势明朗之前。肯定都会有其前兆。达尔文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是个平庸者。植物学教授汉罗斯却看出达尔文有着特殊的才能,并力保他随贝格尔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平庸”者,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可见具有慧眼的人会根据这些细微之别,正确判断出事态的发展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职场中认识他人,需要人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生活细节上识别人需要敏锐的眼力,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特点,从转瞬即逝的言行中发现某个人的隐蔽特征。一个领导者,只要他在平时能够注意多锻炼自己观察细节的能力,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员工的特征,而进一步掌握其内心世界的秘密。

日本著名企业家永守重信,利用人们进餐的细小动作鉴别人才,准确率可达95%以上。他认为人吃饭的时候,最能反映一个人爱的性格,“再高贵的人,在吃饭时,也会显露出他的人品来。”如他用吃饭的机会分辨聚会的经理是第一代经理还是第二代经理。作为一般的区分方法,是因为创业经理都经历了相当的劳苦,上的菜多是一点不剩都吃光了,而且吃得也快。总的说,吃饭时会刀叉乱碰,喝汤时会吱吱作响,不太讲究宴席上的礼节。可是一到了第二代经理,就爱挑剔,剩菜也多,总是先挑爱吃的。

在职场中,领导者为了考察和了解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及内心的想法,通常也会在很小的细节检验他的能力和心灵的诚实与否。

一个人的学问、修养、情操、喜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反映出来,小到随地吐痰、排队加塞儿,大到政治倾向,人生追求等等。福尔摩斯可以从一个人的发式或皮鞋上判定他的职业和处境。

通过观察其所交朋友的类型,就可知其人是否贤明。生活中人们也常说:“告诉我你的朋友是谁,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所有这些都尽可说明观友在知人中的作用。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与朋友之间,一般都有着某种共同的兴趣、追求。或者其脾气相投,或者其目标一致,或者其工作性质相同,这些共同点使他们有条件凝聚在一起。这一现象实质上就是科学上讲的“共生效应”原理。所以,通过其朋友识别的品质能力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作为一名领导者,通过观察下属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可以大致看出他的品行和修养。

据说国外有公司招聘员工时,主试者会突然要求应试人随手写下自己喜爱的几本书的书名,通过此途径来判断这个人以决定取舍。但是,看书知人要求识人者具有分析的全面性,要把对方看的书与他的行为结合起来考察,不能因他在研究“八卦”而视为封建迷信。否则,就会失去人才。

当然,见微知著察人,自有它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领导者带有感情色彩来看人的。

用有色眼光识人,就是带着固有的感情色彩,也就是带着成见去识别人才。虽然这是识人中的大忌,但这种看人,在古今中外的识人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

用带有感情色彩的眼光识人,首先体现在对没有出名的“小人物”起初的轻视上。

法国年轻的数学家枷罗华,把17岁时写出关于高次方程代数解法的文章,送到法兰西科学院,没有受到重视。

20岁时,他第三次将论文寄去,审稿人波松院士看过之后的结论是:

“完全不可理解!”又如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想发明电话,他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那技师认为贝尔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还讥讽地说道:“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在胆囊里,少见!

少见!”好在贝尔并没有相信这家伙的一派胡言,凭着高度的自信将实验坚持了下去,而最终取得了成功。

学术上的门户之见,也是用有色眼光看人。1868年,英国皇家学会为研究碰撞问题而悬赏征文。荷兰人惠更斯文章最好。可是,因为他不是英国人,而被扣发文章。后来,他的论文被法国赏识,在法出版,他本人当上了法国科学院院长,为法国在科学上赶超英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察人物的诀窍就是能从表面形象和外部行动中看出人的真才本性,这也是识人高手与低手的区别。

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总是面临来自上司、同事、客户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时会使我们喘不过气来。

面对沉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适当缓解就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适当地缓解压力,积极调节心理状态,才能在生活和职场中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