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15685000000020

第20章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题解】

本文选自《栾城集》卷三十七。这是一篇替忠义之士鸣不平的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却娓娓道来,既说明了郑侠应得以牵复的原因,又以父子亲情打动皇上,显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牵复:恢复,复职。英州:今广东英德县。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详见《乞诛窜吕惠卿状》注释[25]。

【原文】

右臣窃见英州别驾郑侠,昔以言事获罪[1],投窜南荒。侠有父年老,方将献言,自知必遭屏斥[2],取决于父。父慨然许侠,誓不以死生为恨。而流放以来,迨今十年,屡经大赦,终不得牵复。父日益老,而侠无还期,有志之士为之涕泣。况自陛下临御[3],一新庶政[4],凡侠所言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更改略尽。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臣与侠生平未曾识面,独不忍当陛下之世,有一夫不获其所[5]。是以区区为侠一言,伏望圣慈,特赐录用,使其父子生得相见,以慰天下忠直之望。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1]昔以言事获罪:郑侠初为光州司法参军,为王安石所奖拔,本欲尽忠,但满秩入京时,王安石问他沿途所闻,俱以实告,言青苗、市易、助役、保甲等新法和边鄙用兵之害。当时正逢岁饥,便绘饥民图及言时政得失之疏同呈安石,王安石闭门不纳,于是称秘急文书发马递上之,为群奸切齿。又因疏中言及吕惠卿结党营私之罪,被诬贬汀州。已上路将行,吕惠卿又令舒亶捕之,搜其箱子,得名臣奏疏和私人信件,其中之人全被按姓名治罪,兴起大狱。郑侠几被置于死地,神宗不允,乃改贬英州。[2]屏斥:排斥,斥退。屏,通“摒”。《礼记·王制》:“屏之远方。”[3]临御:临御天下,即统治天下,继位执政。[4]一新庶政:使庶政一新。一新,改革。[5]一夫不获其所:一个人不得恰当任用。《尚书》曰:“一夫不获,时予之辜。”

【译文】

我私下里见英州别驾郑侠,过去因上疏言事而得罪,被贬谪到荒僻的南方。郑侠的父亲年老,当他将要上疏言事时,自知必定会遭到斥退,便要父亲定夺此事。他的父亲慨然同意了他的决定,发誓不因死生之事为怨恨。而且自从流放以来,至今十年,多次遇到大赦,但最终有得以复职。父亲日益衰老,而郑侠却没有归还之期,有志之士,替他哭泣。何况自从陛下继位执政以来,改革了各种政务,凡是郑侠所说的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几乎都已全部变革,但郑侠因为孤立荒远,终究没有一个人替他说句话。我与郑侠平生未曾谋面,惟独不忍陛下的世代中,有一人得不到恰当任用。我诚恳地替郑侠说一句话,希望陛下英明仁慈,允许他得以录用,使他们父子能在活着的时候相见,以此告慰天下忠贞直谏者的心愿。恭谨地写下奏章,恭候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