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15685000000023

第23章 东轩记

【题解】

本文选自《栾城集》(四部备要本)卷二十四,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当时苏辙因受其兄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监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盐酒税(市声管理一类的小官)。由于筠州大雨成灾,盐酒税治舍无法居住,只好借居部使者府,乃辟东轩作为休息之所。但是,因官小位卑公务繁杂,从早到晚根本无法休息,于是便有了他日归田安居之想,这是苏辙官场失意后的必然心理。文章依次叙写,情深景实,间杂以议论,理彻志明,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一个小官吏一天到晚的忙碌生活,也很好地抒写了自己对此生活的感叹。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原文】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1]南市,登北岸,败[2]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3],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4],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5],补其圮缺[6],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7],竹百个[8],以为宴休[9]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10]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11],与市人争寻[12]尺以自效。幕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13]。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幕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以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14],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15],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16]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诟,解羁絷[17],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18]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19]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20]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21]浊污,睎[22]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23],而欲庶几[24]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若夫[25]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26],下为乘田[27]、委吏[28],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29]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复田里[30],治先人之敝庐[31],为环堵[32]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33]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释】

[1]蔑:通“灭”,毁灭。此指“淹没”。[2]败:坏,此指大雨冲坏。[3]俯江之漘(唇):位于锦江边上。江,蜀江,今名锦江,在高安市北。漘,水边。《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漘兮。”[4]处:居住,置身。[5]克支其欹斜:能支撑好它倾斜的地方。克,能。其,代词,反映盐酒税治舍。欹斜,倾斜。[6]圮(qǐ)缺:坍塌破烂。圮,倒塌。[7]二本:两株。本,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计量花木的单位。《宋史·黄震传》:“广南岁进异花数千本。”[8]百个:一百株。个,株、枚。《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张守节正义:“竹曰个,木曰枚。”[9]宴休:安闲休息。宴,逸乐、闲居。[10]适:正巧,刚好。[11]鬻盐沽酒税豚鱼:鬻,卖。沽,通“酤”,买卖。税,对……征税。[12]寻:长度单位,古八尺为“寻”。[13]旦:天亮。[14]“余昔”五句:颜子,孔子的弟子颜渊,名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把箪食瓢饮引申为“安贫乐道”之意。箪(dān),竹或苇编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饭。圆曰箪,方形曰笥。饮,这里用作名词,指饮料。[15]抱关击柝:守关巡夜之人,喻指地位低微的小吏。《荀子·荣辱》:“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柝,古代巡夜者击以报更的木梆。[16]窭(jù):贫寒。《诗经·邶风·北门》:“终窭且贫。”[17]羁絷(zhí):束缚。羁,马络头。絷,绊马索。[18]良以:的确因为。良,副词,实在、的确、确实。《史记·赵世家》:“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19]沉酣:沉醉于,沉溺于。[20]华:同“花”。[21]磨洗:除去。[22]睎:仰慕。《法言·学行》:“睎颜(颜回)之人,亦颜之徒也。”[23]缺然:不足、不如的样子。[24]庶几:副词,表示希望,也许可以,也许差不多。[25]若夫:发语词,用在一句或一段的开头,引起论述。[26]鲁司寇:鲁国的司寇。司寇,古代掌管刑狱的官吏。[27]乘(射nɡ)田:春秋时鲁国管理牧场饲养的小吏。《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乘田矣。”[28]委吏:古代负责仓库保管和会计事务的小官。《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29]桎梏:脚镣手铐,喻指一切束缚人的东西。[30]田里:家乡。[31]敝庐:破房屋,此是谦词。[32]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中无所有,形容居室隘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者萧然,不蔽风日。”[33]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诗经·大雅·卷阿》:“优游尔休矣。”

【译文】

我已经因罪被贬谪到筠州去任盐酒税监,还没到,天降大雨,筠水泛滥,淹没了南边的街市,涌上北岸,毁坏了刺史府大门。盐酒税的房舍,位于锦江边上,水患尤其严重。我到了以后,(其房舍)已破败不能居住。于是报告郡部,借郡部使者府居住,郡吏同情我无处安身,答应了我的要求。这年十二月,才能够支撑起那些倾斜的地方,修补好那些坍塌破烂之处,把厅事堂的东边开辟成轩,种植了两株杉树,一百来株竹子,作为休息的地方。然而,过去的盐酒税是三位官吏共同处事的,我到任以后,那两个人恰好都被罢免了,所有的事都交给我一个人。白天就坐于市区,卖盐卖酒收取猪鱼等之税,与买卖人争论寻尺之利以此效力。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即昏然入睡,不知夜晚过去天已亮。天亮就又出去工作,最终不能在那叫做东轩的地方安然休息。每天早晚从它的旁边出入,看见它,未曾不哑然自笑。

我昔日少年时代读书,暗中曾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住在陋巷,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忧愁,而颜回仍有改其快乐的行为感到奇怪,私下里认为即使不想走仕途之路,但做个地位低微的小吏,仍可自养,且对于学习并没有什么危害,怎么至于困辱贫寒凄苦到如此地步!等到来筠州,辛勤操劳于盐米之间,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世俗,摆脱各种束缚,自由地放任于道德方面,但事情总是强迫性地阻止我,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之所甘心贫贱,不愿意追求一官半职以自给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它危害学习的缘故。唉!对读书人来说,当他们没有闻知大道的时候,沉醉于权势利益之间,以玉帛子女自重,自以为很快乐。等到他们遵循一定规律并追求道,凋落其花朵而收获其果实的时候,从容自得,不知天地之广大,和死生的变幻无常,而何况那下面的事情呢?所以他们的快乐,足以改变穷困饥饿而不怨恨,即使是南面之王也不能超过他,如没有德是不能胜任的。我正真心诚意地想除去浊污之迹,仰慕圣贤的万分之一,自认为不如,但希望能接近颜回那样的幸福,难道也不能得到吗?

孔子遍行于天下,在上做过鲁国的司寇,在下做过乘田、委吏一类小官,只要是他所遇到的,无所不可。那是通达者的事业,而不是一般读书人所能奢望的。我既然已被谴谪到此地,虽然知道俗务的危害但势不能离去,只希望时间长一点之后,世人或许会怜悯同情我,使我得回归故乡,修整先人的房屋,建造简陋的厉合并居住在那里,然后追求颜回的快乐,怀念东轩,悠闲自得地生活并忘却自己的衰老,但这也不是我所敢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苏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