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15685200000003

第3章 原道(2)

[34]今之教者:指士、僧、道。古时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只占四分之一,现在却占了六分之三。[35]生养:生存,养育。[36]木处而颠:住在树上怕摔下来。[37]土处:居洞穴。病:生病。[38]赡:供给。[39]贾:商人,经商。通:流通,交换。[40]济:帮助,挽救。[41]长:延续。[42]次:顺序,作动词。[43]宣:疏散,宣泄,排解。壹郁:忧郁。[44]政:此处指行政管理。率:督促,带动。[45]刑:刑法。锄:灭除。强梗:强横霸道。[46]符玺:印言,权力的标志。斗:口大底小的方形量器。斛:量器,古代十斗为一斛。权衡:秤、量器。权:秤锤。衡:秤杆。信:信从。[47]此四句见《庄子·胠箧》。《老子》中也有相类似的说法。[48]今其法:指佛法。清净、寂灭:佛教的教义。清净,指远离罪恶与烦恼。寂灭,佛教语,“涅槃”的意思,即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49]三代:指夏、商、周。黜:贬斥,废黜。见正:被纠正。[50]帝:指尧帝、舜帝。王:指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51]其言:指庄老之言。[52]曷:为什么。无事:无为而治。[53]传:泛指儒家之书。此处引《礼记·大学》。[54]明:动词,发扬、使彰明。明德:完美的、善良的德性。[55]指佛老学说也讲端正心思,教化人心。

[56]夷: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夷之:将他们当夷族看待。[57]中国:此地指汉族。中国之:将他们当中国人(汉人)看待。[58]此二句见《论语·八佾》。邢昺疏:“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论语》为《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七经之一,所以称经曰。夷狄:指外族。诸夏:指中国(汉族地区)。[59]诗:指《诗经》。这二句见《诗经·鲁颂·宫》。膺:攻击,抵抗。惩:惩罚。[60]几何:相去几多,即相去不远的意思。胥:皆,都。[61]其法:指儒家治国的方法。[62]道:指先王之道,儒家之道。[63]教:教诲。

[64]郊:祭天。假:赐予,给予。[65]庙:祭祖庙。飨:享受。[66]斯:这个。何:什么。[67]:是:指示代词,指代儒家之道,先王之道。[68]荀:荀卿(况)。扬:扬雄。精:精当。详:详细。[69]说长:说,学说。长,绵延、留传。

[70]塞:阻塞。流:流传。止:禁,废止。行:流行。[71]人其人:使僧道还俗。火其书:焚烧佛老的书。庐其居:将寺庙、道观改为民宅。[72]庶乎:差不多,相近。

【译文】

兼爱大众叫做仁,做事符合人情事理叫做义,朝着仁和义的涵义去做就是道,自己有了足够的道德修养,不需要尊显外表就是德。仁和义是具有实际内容的,而道与德却是可以做不同解释的,所以道有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之别,德有凶德和吉德之分。老子轻视仁义,不是要诋毁仁义,而是他所看到的仁义很渺小。坐在井里看天,说天小,其实不是天小。老子把态度的恭顺婉和看作仁,把做点琐屑细小的好事当作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当然的了。他所说的道,是讲他的主张,并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讲的德,是讲他认为的德,并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是包含着仁和义在内的,这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抽掉了仁和义的实际内容的,这是他一人的主张罢了。

周公之道衰微,孔子死了,秦始皇焚烧了百家之书,黄、老学说盛行于汉代,佛学盛行于晋、魏、梁、隋之间。于是那些讲道德仁义的人,不是归附杨朱,就是归附墨翟;不是归属老子,就是归属佛学。归属于佛道,必然排斥儒家,归属佛道就把佛道看作主人,排斥儒家就把儒家看作奴仆;归属佛道就必然附和佛道之说,排斥儒家就必然污蔑儒学。唉!后世的人想听仁义道德学说,到底听谁的呢?崇尚老子的人说:“孔子,是我老师的弟子。”

崇尚佛家的人说:“孔子,是我老师的弟子。”信仰孔子的人,听惯了这种话,乐于以这种荒诞的话而自谦,也说:“我们的老师是曾经向老子、佛家学习过呢。”不仅称述在嘴上,而且还写在书上。唉!后世的人想要听到仁义道德的学说,他们从谁那里去探求呢?太过分了,人们的爱好、怪诞之说!不探求它的开始,不询问它的结果:只要是怪诞之说就想听。

古时候老百姓有四种,现在老百姓有六种;古时候教化老百姓的人只有一家,现在教化老百姓的人占三家。从事农业劳动的只占一家,消耗粮食的有六家;做工的只一家;使用器物的有六家;买卖人只一家,需要物资的有六家。这样一来怎么能使老百姓不贫穷不去偷呢!

古代时,人的灾害多得很。有圣人出来,然后教他们生存养育的办法,做他们的君主,做他们的老师,驱逐走虫、蛇、禽兽让他们居住在中原,寒冷了给他们衣服,饥饿了给他们食物,住在树上怕他们摔下来,住在洞里怕他们生病,就给他们建房屋。让他们做工,以供给使用的器物;让他们做买卖,以便互通有无;让他们学医找药,以便帮助生命垂危的人;让他们学会埋葬和祭祀,以便延续亲情;让他们学礼仪,以便懂得长幼先后秩序;让他们知音乐,以便排遣心中的忧郁;给他们进行行政管理,以便带动懒惰懈怠的人;给他们制订刑法、以便灭除强横梗阻的人。为防止互相欺骗,给他们制作符玺、斗斛、权衡共同遵守;为防止互相争夺,给他们建筑城廓、设兵甲守护。祸害到来为他们早做了准备,患难发生给他们先做了预防。现在《老子》的书上说:“圣人如果不死,大盗就不会终止。破开斗折断秤,老百姓就不会相争了。”唉!他这也是没有好好想一想罢了!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圣人就没有皮毛、鳞甲来抵御天气的冷暖,没有工具去夺取食物。所以,君主,是发布命令的;臣子,是奉行君主的命令而施行到老百姓的;老百姓,是提供粮食和丝麻,制作器皿,做买卖流通货物,来侍奉统治者的。如果君主不发布命令,就失去他做君主的职责;臣子不奉行君主的命令去施之于民众,就失去了他做臣子的职责;老百姓不提供粮食丝麻,不制作器皿,不做买卖来侍奉统治者,就要受到责罚。现在的佛法说:“一定要抛开君臣之礼,父子之道,禁止相生养的道德。”以此来求得所谓的“清净”、“寂灭”。唉呀!这种谬论幸而出现在夏、商、周三代之后,不会被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贬斥。这种谬论也不幸而不出现在夏、商、周之前,不能得到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纠正指教。

尧和舜称帝,禹、汤、文、武称王,名号虽不同,但他们所以成为圣人是一样的。夏天穿麻布冬天穿皮袄,渴了饮饥了食,这些事虽然不同,这样做的聪明却是一致的。现在,《老子》却说:“为什么不像远古时候那样无为而治呢?”这实际是在责怪冬天穿皮袄的人说:“为什么不像穿麻布的那样简便容易呢?”责问饥饿的人说:“为什么不像饮水的那样简单容易呢?”《礼记·大学》里说:“古时候想要发扬美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邦国:要想治理好他的邦国,先要安定他的家族;要想安定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要修养自己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所以古时所说的正心诚意的人,是将要有所作为呢。现在崇尚佛教老子的人也想端正心思,但却把国家置之度外,灭绝伦理纲常,儿子不把他的父亲当父亲,臣子不把他的君主当君主,民众不从事他们应做好的事情。孔子在写作《春秋)时,凡中国(指汉族)诸侯使用外族规矩礼节的,就把他当外族。而外族的人能仰慕、实行中国规矩礼节的,就把他当中国看待。《论语》说:“外族虽然有君长,不如中国的没有国君。”《诗经》说:“要攻击夷狄,要惩罚荆楚。”

现在却要把夷狄的办法,加在先王的教导之上,这样岂不是大家都要去做夷人吗?

我所说的先王的教导是什么呢?兼爱大众叫做仁,做事符合人情事理叫做义。朝着仁和义的涵义去做就是道,自己有了足够的道德修养,不需要尊显外表就是德。先王的教导著于文字的是:《诗经》《书经》《易经》《春秋》;治国的方法是:礼节、音乐、刑法、政治;所指的民众是:士人、农人、工人、商人,所分的名位是: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穿的衣服是麻布、丝绸;住的是宫室;吃的是小米、大米、水果、蔬菜、鱼、肉。先王的道理容易明白,他的教导也容易实行。因此,用来要求自己,就和顺而吉祥;用来治人,就仁爱而公正;用来治心,就和平而舒畅;用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什么处理不恰当。所以,人活着能够得到他的一份情感,死了也竭尽了他的伦常;祭天神而使天神赐予,祭祖宗而使祖宗享受。有人问:“这种道,是什么道啊?”回答是:“这个道就是我所说的道,不是近来所说的老子与佛家的道。”尧以此道传给舜,舜以此道传给禹,禹以此道传给汤,汤以此道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武、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此道就没有传下来了,荀卿和扬雄,选择得不精细,说明又不详细。从周公以上的圣人,在上做君长,所以能按着先王之道去行事;由周公以下,在下做臣子,所以他们著书立说使道留传。

那么,怎么做才可以呢?我说:“佛、老的谬论不阻塞,先王之道就不得流传,佛老的道不废止,圣人之道就不通行。应该使僧、道还俗为一般百姓,尽他应尽的义务,应该烧毁佛老的书,使他们的学说不得流传,应该把寺院、道观改为民居,阐明先王的道来教导他们,让鳏夫、寡妇、孤儿、残废者、患病者有依靠得到抚养。这样做大概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