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运筹一生的战争故事
15686700000040

第40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和法国等国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种种利益,希望使鸦片贸易完全合法化并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1856年,先后发生了中国水师搜查亚罗号船(该船曾在香港登记注册,但已过期,船上中国水手中有人是海盗)的“亚罗号划艇事件”和在广西为非作歹的法国传教士马赖被打死的“马神甫事件”,英法两国便以此为借口,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军向广州发动进攻,两广总督叶名琛不组织抵抗,致使英军很快进入广州城,由于数万兵勇团练迅速赶来,才迫使英军退出广州。这时,英法两国正忙于同俄国打仗,无暇顾及中国,所以战事暂时没有进一步扩大。第二年冬天,增援的英法联军抵达。12月28日,英法联军再攻广州,次日攻克。叶名琛被俘并被押送英国统治下的印度。

1858年2月,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照会清政府,要求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入中国内地游历和传教、改订关税税率等,遭到清朝咸丰皇帝拒绝。英法联军随即北上。5月20日联军向天津附近的大沽炮台发起进攻。虽经守军英勇抵抗,炮台仍然陷落。6天后,联军迫近天津,直隶总督谭廷襄不战而弃城。咸丰皇帝随即派桂良和花沙纳前来求和。6月下旬,中国同英国和法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内容包括:同意外国公使进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降低关税,自由传教,鸦片贸易合法化等,并相约一年后交换条约批准书。

但是,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打击下,统治并不稳固的咸丰皇帝,害怕批准条约会加剧国内的动荡,迟迟不愿批准条约。一年后,英法联军再次集结在大沽口外,逼迫清政府就范。面对武力威胁,清政府只得同意批准条约,并指定各国公使在北塘登陆,经天津进入北京。但英法两国坚持沿白河经天津入京,并于1859年6月25日强行闯入白河,再次袭击大沽炮台。这次,中国守军已有准备,立即开炮还击,击沉敌军舰十余艘,毙伤百余人,英法两军的指挥官都被击伤,只是在美国军舰的帮助下才得以逃脱。8月1日,联军得知清军撤除北塘防务以待各国公使登陆进京,便趁机在北塘登陆,抄后路攻陷大沽炮台。随后,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9月21日,清军在通州以西八里桥与联军激战失利,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由恭亲王奕訢留在北京主持谈判。10月6日,英法联军到达北京西部,洗劫并火烧了著名的圆明园。13日,联军占领北京城北的安定门,控制北京城。24日和25日,奕訢在武力逼迫下,分别与英法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分别与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同意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等。此外,美国和俄国也通过这次战争获得了除赔款外的其他利益,俄国还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道光帝第四子,年号咸丰,习称咸丰帝。1850—1861年在位。咸丰即位之初,中国南部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年间,清军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屡遭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又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外国武装的威吓下,咸丰帝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咸丰帝匆忙逃往热河,命恭亲王奕訢留驻北京,以清政府全权代表身份与英法议和。8月,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奕訢与英法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同意增加赔款数额,增开商埠,割让九龙给英国。战争期间,还被迫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丧失了中国东北领土达100余万平方公里。1861年,咸丰帝病卒于热河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