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15687900000001

第1章 人参

人参,又名“人葠”,俗称“棒槌”,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之一,中国一类保护植物。由于人参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

古代,它有许多别名、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黄精、血参、人衔、人微等。人们所说的“百草之王”是从满语中翻译过来的。

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共有113方,用人参者即多达21方;相传明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曾有《月池人参传》专著。

关于人参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哩。

从前,有兄弟俩在深秋还要上山打猎。老人们劝他俩说:“现在已是深秋,马上就入冬了,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要是让暴风雪把山封住,你们就出不了山啦!”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兄弟俩根本听不进老人的话。他们带上弓箭、皮衣和干粮,上山去了。

一连几天,天气晴好,他们打到了许多野兽。有一天下午,突然狂风大作,雪片纷飞。大雪一直下了两天两夜,把山路全覆盖了。兄弟二人没法出山,只好找了个树木茂密的山窝躲避,等风雪过去再说。

山窝里长着几棵数十丈高的大树,树干非常粗。他俩看到其中有一棵已经老死,树心枯烂,于是就把树心掏空,掏成一个很大的树洞。他们在里边架起一堆柴火,一边烧烤獐狍鹿兔,一边烤火取暖。兄弟二人就暂时在这儿住下了。天晴时两人就又出去打猎。为了节省吃食,他们又在四周挖些草根当粮食。一天,他们发现了一种手指粗的藤秸,挖出来一看,根有胳膊粗,形状像人,放进嘴里一尝,甜津津的。两人就挖了很多,堆满半个树洞。吃了这种东西,他们感到浑身更有力气了。有一回多吃了些,鼻子直冒血。从此以后,他们不敢多吃,每天只吃一点儿。

打猎,挖草根,住树洞——兄弟俩就这样在山里待了一冬天。直到第二年开春,风停雪化,两个人才满载着猎物下山回家。

村里的人以为这哥儿俩就是不冻死也得饿死了,一见他们又白又胖地回来了,都很奇怪。弟兄俩拿出好像长着胳膊和腿似的草根给大家看。大伙从来没见过这东西,都说它长得像人。后来,传来传去,就把这种东西叫成了“人参”。

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肉质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端有根茎,下端常分叉。掌状复叶轮生。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喜冷凉湿润气候和斜射光及漫射光。

人参是根,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功效,被誉为“百草之王”。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β-榄香烯、糖类、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人参又分为园参(栽培)和野山(野生)参,园参的药效远不及野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