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15694600000013

第13章 课堂教学情境的要素

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从某一程度上说,只要和课堂教学的所有因素有关联的,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直接的、间接的,物质的、精神的,都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又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分为各种教学设备和设施,它是课堂教学存在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心理环境又包含师生所构成的一种教学氛围、班风、校风、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及相互影响。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1)物理因素及教学设施。

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包括空气、光线、声音、温度、色彩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状况对教师和学生生理所引起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同时也会让师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情绪,形成不同的情感。例如,教室内清爽新鲜的空气能让人思绪清晰、心情舒服畅快,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而教室内空气不清洁、不明澈,就会出现师生大脑供氧不足,使人昏头昏脑、恶心等,从而使教学效率降低。再如,对于教室环境中光线的要求是,亮度合适相宜,光线平均分布,直线光或强烈的日光照射应尽量避免。如若不是这样,光线太足会使人心烦气躁,光线不足则大脑不会足够兴奋,这些都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视力有很大的影响。

教学设施大到校园、教室、图书馆、礼堂、体育尝实验室、餐厅、教学楼、各种绿化设施等都可包括在内,小到课桌椅、图书资料、实验器材、体育器材、电教设备等,这些都是进行教学活动所必备的设施。教学设施对学校物质环境的构成有着很重要的因素,它是教学活动能够进行所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矗

(2)班级规模的大校

班级规模是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经调查表明,班级规模不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而且也影响着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以及个别的教学实施。规模较小的班级,教师和学生可以有着很充分的互动,整体都会显得轻松愉悦,规模较小的班级能满足学生各种需要,教师连不同学生所拥有的不同特点都有可能了解,并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对课堂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上,而维护和保持课堂秩序只占用了很少的时间。

(3)教学常规。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就是指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常规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方面,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就是有完善的课堂常规。课堂教学常规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课堂行为能有据可依,从而使教和学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控制。

(4)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有直接关系,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想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自治自律、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挫折感、避免学生焦虑、平息师生的愤怒、制止师生的冲突、尊重学生等等,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拥有下列五项特性:①坦诚或光明磊落(互不欺骗对方);②关爱(都知道重视彼此);③独立性(每一方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④个体性(都允许对方发展其独特的个性或创造力);⑤适应对方的需要(不以牺牲一方的需要为代价满足另一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