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15699600000036

第36章 大雁

每逢秋冬季节,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排列为“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鸟类,在空中急急地飞行,这就是雁。雁的腹部扁平,很像船底,两脚上有蹼就如船桨,它能飞行,也会游水,它们的嘴巴很平,尖端具有坚硬的角质,边上有锯齿状的缺刻,便于切断植物的嫩叶和幼茎,淘食水中植物的块根和种子。雁的羽毛紧密,绒羽发达,尾部有很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使羽毛不致濡湿,并保持羽毛的色泽。

雁的老家在内蒙古及西伯利亚等地,秋冬季节,那里气候更加寒冷,冰雪覆盖大地,白茫茫一片,到处寻不见昆虫的踪迹,也看不到有生机的植物,在这冰天雪地里,它找不到东西吃,便成群结队飞到南方过冬。广东的汕头市和珠江口一带都可以看到。春天来了,它们又飞回老家产蛋育雏,繁殖后代。夏天,它的老家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少,是它哺育小雁的好地方。

雁在迁移时,飞行纪律严明,行动统一,由有经验的老雁担队长领航,幼雁和体弱的大雁排列在队伍的中间,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这样的队形,可以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前面大雁的翅膀在空中扇动时,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跟在后面的可以利用这股上升的气流,时而飞行,时而滑翔,节省体力,使自己能飞到目的地。

在历时一两个月的漫长旅程中,它们在900米的高空,以每小时68~90千米的速度飞行,前呼后应,横扫晴空。飞行时不断发出“咦唷”、“咦唷”的鸣声,加强彼此间的联络,不要掉队。飞累了的时候,它们选择有湖泊、池塘水域的地方休息,寻找食物填饱肚子。休息时,它们的警惕性很高,由老雁提任警戒,一旦有敌情,就发出信号,立即带领队伍飞向天空,继续前飞,逃脱敌人的袭击。大雁睡觉时,也要派老雁站岗放哨,遇到外敌袭击,“哨兵”就伸长脖子“咯咯”地发出警报,通知大伙展翅高飞。

雁常常成群结队,甚至几百只飞到田间,吃食麦苗、豆苗等农作物,不需一天的功夫,绿油油的庄稼成了一片光秃,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但雁体肥大,一只大雁重5千克左右,肉味鲜美,是人们的一种好食品。雁的羽毛可制扇子,绒羽用处更多。所以可以进行有计划的捕猎,对增加人们的收入和资金积累是有积极意义的。

雁在繁殖的时候,也是要筑巢的,但筑巢的本领不高明,只在水边用水草筑成一个盆状的小巢,里面铺上一层柔软的绒毛,巢做好后,雌雁就在这里产蛋、孵蛋,哺育后代。小雁出壳后,它的父母常常带它们到水中学游泳,并教给它们独立觅食的本领。

雁有高度敏锐的听觉和天赋的警惕性,苏格兰人利用大雁这个特点训练它们保护威士忌工厂的保管场,大雁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只有一有生人出现,便振翅扑天,嘎、嘎地大叫,犹如向人们高喊“抓贼呀”。

我国的雁有五六种,较常见的有大雁和斑头雁两种。大雁称豆雁,体型较大。它的上体大致灰褐色,下体灰白,嘴黑白色,近嘴端处有一道明显的黄斑。雌雄鸟体色相似,难于分辨。从外表上分辨雄雌的标志是,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起。大雁是我国家鹅的祖先。斑头雁是一种小型的雁类,它们大都是灰褐色,后颈暗褐色,喉和颈侧是白色。头顶上有两条很鲜明的黑色带斑。它是我国西部高山湖泊地区的夏候鸟。实践证明,斑头雁是一种易于驯养的雁,科学家预言,不久的将来,斑头雁将会成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家禽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