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15699600000048

第48章 大熊猫

举世闻名的大熊猫,是世界最稀有的珍贵兽类之一。大熊猫是中国特产,早在300万年前,它就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而现在仅生活在四川省、陕西省局部地区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大熊猫在1869年才被发现,到1953年只抓住一只活的,1956年第一次在北京动物园里展出,1961年大熊猫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的会徽标志,当今它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和平使者,已在异国他乡生息繁衍,受到人们的宠爱,一举闻名于世界。

大熊猫的外貌长得似熊非熊,似猫非猫,独具一格。你看,它尾短体胖,头圆颈粗,眼小,耳朵也小。它的体色只是平常而简单的黑白两色,头部和身体是白色,四肢和肩膀是黑色,还有一对黑耳朵和一对八字形的黑眼圈。这副长相虽然不十分美丽动人,可也别有一番风韵,逗人喜欢。大熊猫走起路来,总是拖着笨拙的身体,把头埋得低低的大摇大摆地走路。如果直立起来,活像一个舞蹈演员在起舞,高兴时它会卷成一团,随地打滚……这些滑稽的动作实在令人开心欢笑。

大熊猫的老祖宗本来与老虎一样是吃肉的,后来才改为吃竹,慢慢地没有箭竹,大熊猫就活不了,它成了食肉类动物中惟一吃素的和尚。它的胃口可大呢!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上15~20千克鲜竹,说来也怪,它吃竹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吃,一边吃一边拉粪。但大熊猫也不是完全遵守和尚吃斋不吃肉的清规戒律,在竹林中碰到竹鼠,它会仔细地找洞,用前爪拼命地打地面,以迫使竹鼠出洞,一把抓住它,美美地吃上一顿美味的点心。有时,大熊猫闯入农家,赶走正在孵蛋的母鸡,把一窝蛋吃个精光,心满意足地开了一次斋。大熊猫喜欢喝水,而且喝起水来也挺风趣的,走到水沟边,自己用爪先挖一个小坑,让水注满,等水澄清了,它才一大口一大口地喝个精光。有时干脆下到水溪里,边游边喝,每次都要喝得大腹便便才蹒跚走回家,如果喝得太饱,实在走不动时,就索性躺在溪边,美美地睡上一觉。

大熊猫不但没有固定的家,而且平时也是过独居生活的单干户,独自在山沟里转,悠闲自得,所以它还有“竹林隐士”

的雅号。到了繁殖时节,雌熊猫翻山越岭寻求伴侣。雌雄同居一些日子之后,雄熊猫又远走高飞了。产仔之前,雌熊猫找个岩洞,铺上大量柔软的树叶、竹叶,压成了一个松软舒适的床,这就成了它的家。大熊猫每胎产仔1~2只,初生幼仔只有100~150克重,两眼紧闭,身上只有稀疏的白毛,但有一条长尾巴。妈妈异常小心地把它们抱在怀里,一刻也不离开,且不停地用舌头舔着。约40天才睁眼,5个月后妈妈把它们抱上树去学爬树,带到竹林去吃嫩竹,去溪边喝水,还教它游泳……两年后,学会生活本领的幼仔才离开妈妈过着独立的生活。

平时,大熊猫的性情温驯,从不主动攻击人畜,遇上豺便迅速爬到树上躲难。等敌人走了,才慢吞吞地爬下来。但是来不及上树时,它也敢于和豺交战。对敢于上来的豺,大熊猫给它猛击一掌,打得它晕头转向,鼻青脸肿,鲜血直流,甚至把它打死。有时熊猫来个四脚朝天,把冲上来的敌人,先是连撕带咬,然后再把它抛出去。看不出笨手笨脚的大熊猫还有这一手硬功夫。

由于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竹林;使大熊猫闹饥荒而饿死不少。同时,大熊猫的生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难于受孕,加上它产下的幼仔发育不全,难于低抗风寒和灾难,易于死亡。这样,野生的大熊猫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大熊猫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国家在四川还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区,让大熊猫在那里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