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15701800000017

第17章 “顽主”正德皇帝:睁着眼睛尿炕(1)

时间,仿佛在凝固中悄悄滑过。

明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即公元1505年6月19日,帝国皇太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时年十四岁。定年号正德,是为正德皇帝,史又称明武宗。他既是大明帝国的第八位皇帝,又是帝国的第十位皇帝。

这八和十之间,着实包含了帝国的一段尴尬,包含了皇家的许多辛酸——

朱元璋死后,时年二十二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炆”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用小火慢慢烹煮食物的意思。这位青年皇帝人如其名,全无乃祖之风范,和他的父亲——三十九岁就死去的皇太子朱标一样,是在儒家“仁者爱人”之类学说中泡大的。历史学家们时常用诸如“少见的仁柔皇帝”一类字眼来形容他。他力图效法西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以巩固中央政权。封为燕王的皇四叔朱棣,也效仿“七国之乱”时“清君侧”的口号,在藩国封地北平即今日之北京,发起“靖难之役”。

愣头愣脑的汉景帝,有一个父亲汉文帝留给他的千古名将周亚夫,那位飞将军李广也是在此时崭露头角的,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仅仅几个月便告平息。而饱读圣贤之书长大的建文帝朱允炆,尽管掌握了全国的资源,却除了几位教导他真心相信儒家理想的老师外,能打仗的将军让他的皇爷爷朱元璋已经杀光。他不懂、不会,也不知道怎样使用新生代将军们,去对付北平那一隅之地。

四年后,朱棣直捣南京,夺走了皇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众说纷纭,不必细说。

这位朱棣对付不肯赞同自己的皇家旧臣的手法,同样残酷。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文名极大,时人号称没有了方孝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让他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他痛哭,声彻宫殿。朱棣告诉他:“我是在效法周公辅佐成王。”孝孺问:“成王在哪里?”朱棣说:“他把自己烧死了。”孝孺道:“那你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朱棣回答:“国家倚赖年长的人治理。”孝孺说:“那就应该立成王的弟弟为君。”朱棣走到孝孺身旁说:“这是我的家务事,先生不必太辛苦地操心啦。”然后,命左右拿纸笔给孝孺,让他起草文告。孝孺边哭边骂,曰:“死则死耳,诏书决不可写。”朱棣威胁道:“想死可没那么容易,你不想想自己的九族吗?”孝孺回答:“就算是十族,其奈我何?”

朱棣下令,用刀将孝孺的嘴一直切割到两只耳朵处,然后当着孝孺的面,杀死朱棣口中的方孝孺十族。

按照我国古代制度,企图造反是诛灭九族的罪名。这九族包括内容如下:获罪者自己父亲一系的祖父母、父亲的兄弟姐妹、获罪者的堂兄弟姊妹及其所有子女等为四族;母亲一系的外祖父母、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等为三族;妻子一系的父母和妻子的兄弟姐妹为两族。

灭十族则为永乐皇帝朱棣所发明,还包括了方孝孺的学生与朋友。共计牵连杀死八百七十三人。史书记载,当杀到方孝孺的小弟孝友时,孝孺看着他,泪流满面。孝友吟诗安慰哥哥。

其诗曰:

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铁铉是建文帝的兵部尚书。被捕后,背对着朱棣,不肯趋附。朱棣命人割下他的鼻子,煎熟后塞进他口中。朱棣问:“好吃吗?”铁铉回答:“忠臣孝子的肉,当然好吃。”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死,并下油锅炸成焦炭。(以上事见《明史纪事本末》卷18,“壬午殉难”)

史家估计,此次,朱棣牵连杀死不肯趋附的臣子及其家属,可能在万人以上。对于所有没有杀死的臣子妻子儿女,男性发遣为奴,女性则送入妓院。他的一个标准做法,是命每天由二十个健壮士兵轮奸一位女性,并每日轮换士兵。在阅读这位皇帝亲自为此下达的圣旨时,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出自皇帝的手笔,定会怀疑那狠毒与奸恶的安排,应该来自最坏的恶棍加流氓的肚肠。

建文帝封为太子的大儿子,则被禁锢在一个没有门窗的房子里,每日只在一个碗口大的洞里递进去食品与水。五十多年后,此人被释放出来,已经成为一个全然不知鸡鸭猪狗为何物的废人。

当过四年皇帝的建文帝年号,也被朱棣一笔勾销,就当全然没有过这么一个人。建文帝四年由此变成了洪武三十五年。于是,在大明帝国的皇家与官方记载里就少了一位皇帝。直到很久以后,才被拨乱反正,恢复过来。

另外还少的一位皇帝,就和正德皇帝的曾祖父正统皇帝有关了。在这前后一段时间里,大明帝国皇家发生了不少事情,很闹。听上去没劲,讲起来也无聊。

帝国第三位皇帝朱棣死后,第四位洪熙皇帝仅仅在位不到一年就死掉了。此后,经过为期十年的第五位宣德皇帝,到第六位正统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皇帝被蒙古族骑兵俘虏,皇弟由监国到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景泰皇帝。一年后,正统皇帝被释放回来。结果,当初,他被俘时,不太愿意受推举监国并做皇帝的弟弟,如今却已经做出了瘾头。过去的皇帝哥哥立即被如今的皇帝弟弟下令,软禁在南宫里,时间长达七年。然后,几个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伙,帮助正统皇帝南宫复辟,将重病中的景泰皇帝赶下台去,正统皇帝又变成了天顺皇帝,是为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

于是,大明帝国的历史上,又少了一个皇帝的年号。这是所谓明朝十六帝,实际只有十五个人的原因,也是明皇陵中,除朱元璋葬在南京、其孙子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外,北京只有十三陵的原因。

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正是在蜜罐儿里长大的。他是父亲弘治皇帝与母亲张皇后亲生的嫡长子,而且是整个大明帝国二百多年中唯一的一个由皇后亲生的嫡长子。

按照史学界比较通常的看法,明朝的皇帝中好的少,坏的多。而朱厚照的父亲弘治皇帝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皇帝。

弘治皇帝的童年相当悲惨,他的母亲纪氏可能是来自广西瑶族的一个低级宫女,职责是看守宫中的某一个库房。被皇帝偶然宠幸了一次而怀孕。

这位皇帝,就是正德皇帝的祖父、弘治皇帝的父亲——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成化帝朱见深,史称明宪宗。明宪宗能够让人记住的事迹不多,除了下面将要讲到的故事之外,今天收藏界很喜欢的成化瓷器大约可以算一件。

成化皇帝的父亲就是主演“土木堡之变”的两朝天子正统-天顺皇帝。在正统皇帝被禁锢于废宫中时,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深也被废掉。从此,在饱受恐惧与惊吓中长大,身心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变得极度怯懦、柔弱,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当时,一位姓万的宫女负责照顾他。这位比他大十九岁的万姓女子陪伴着他,以只有女性才能具有的、真正慈爱而伟大的胸怀,给了这个可怜的男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著名的“夺门之变”——南宫复辟发生后,正统皇帝成功复位,成了天顺皇帝。

这位正统皇帝,当年做了一件事情,让中国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那就是宠信大宦官王振,从而导致了“土木堡之变”,使帝国蒙受巨大伤害和侮辱。而如今,变成了天顺皇帝的他,又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极其恶名昭著的事情,就是杀死了于国家民族有大功的于谦;还有一件颇为无聊的事情,则是不承认自己亲弟弟当了八年皇帝的资格,死后不许进入皇家陵园。

而此时的朱见深,也摇身一变,又成了尊贵的皇太子。从此,直到做了成化皇帝,终生对那位万姓女子——后来封为万贵妃,情深意重,至死未变。甚至为了她,将正宫吴皇后都废黜了。

当此时,这位万贵妃也变化不小。

她深受宠爱,从而权势极大,几乎一个人垄断了成化皇帝的爱情生活与性生活。据说,这位万贵妃姿容并不出色,但在皇帝眼中却是天下最美丽的女子。她时常喜欢女扮男装,全副戎装地出现在皇帝身边,英姿飒爽之中,更添妩媚风情,使得皇帝对这位大自己十九岁的贵妃,至为依恋。

她曾经生过一个儿子,不久后夭折。从此,宫中凡是怀孕或生育过的妃嫔及其子女,几乎全部被她弄死。

她知道纪氏怀孕后,派一个太监逼迫纪氏服下堕胎药,可是这个孩子命大,没有被打下来。于是,这位太监就与被废黜的吴皇后商量,悄悄把纪氏藏到了吴皇后偏僻的住所。就这样,直到孩子长到五岁,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一天,这位太监服侍二十八岁的皇帝梳头,皇帝对着镜子黯然神伤,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却还没有个儿子,可怎么得了?这位太监突然跪下,对皇帝说出了实情。皇帝极为激动,立刻就要召见自己的儿子。五岁的小皇子在母亲的教导下,知道长着胡子且身穿黄袍的男人,就是自己的父皇,于是,在见面时,似乎毫不怕生,叫一声“父皇”,便小鸟般扑到了皇帝的怀里。

据说,弘治皇帝的头发很稀疏,就是他母亲吃堕胎药的结果。而他回到父亲身边仅仅一个月,被封为纪妃的母亲就被万贵妃派人毒死了。

皇太后怕这个孩子也保不住,就将他要到自己的宫里,亲自抚养,并且教导他如何防范万贵妃。结果,有一次,万贵妃把孩子叫到自己的宫里玩耍,这孩子不管别人如何引诱,对万贵妃宫里的东西,一概不吃不喝。万贵妃很奇怪,问他这是为何?孩子回答说:怕里面有毒。据说,万贵妃为此在皇帝怀里大哭一场,就此,全面放开皇帝的性生活。从此,成化皇帝一口气生了十几个龙子凤女。

或许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惨痛经历,弘治皇帝对儿子朱厚照便极为宝贝与溺爱,何况这是他当时唯一的儿子,也是大明王朝皇位的唯一继承人。

我们没有证据说明这种溺爱达到了什么程度,但从纵向的比较上判断,在到此为止的明朝十位皇帝中,朱厚照的天资相当好,但在文化修养、知识面和所受教育等方面,其糟糕程度,可能仅次于后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酷”这个词如果除去表面上故作冷漠与深沉,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的话,应该指的是那种“另类”的做派,如不按牌理出牌,不照常规办事,不动声色地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儿,我行我素爱谁谁。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酷”的皇帝。当然,这个“酷”和“好”肯定是两回事,相去不止十万八千里。

他在七岁时开始进学,七年后,当他十四岁即皇帝位时,几门重要的课程都还没有结束,连早该学完的《论语》也只学习了一部分。因此,他即位后,几位顾命大臣曾经想让他继续学习,以养成作为君王应该具备的学识。而朱厚照对那些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之类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兴趣,父皇在世时尚且迁就他,如今自己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那里还有心思去理那些之乎者也。

朱厚照的真正兴趣其实是在骑射玩乐上面。从半大小子的发育规律来看,这种爱好肯定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如果得不到规范与克制的话,它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从而形成一种顽劣的、脱缰野马般的性格。很不幸,朱厚照恰好走的就是这条路。

少年时代的朱厚照相当聪颖、懂事,很会讨人喜欢,这可能是弘治皇帝后来一口气生了不少儿女后,也从未改变过对朱厚照极度宠爱的原因。因此,当朱厚照不喜读书,偏爱骑射玩耍的毛病表现出来后,弘治皇帝不但没有给予必要的规范和限制,反而相当欣赏,认为这未来的天子有尚武精神,颇有些居安思危的意思,让人不要管他。于是,这个孩子一直被放纵到了十四岁,就此,培养出了一位天字第一号的大顽主。

临死时,大约对自己这个沉溺于骑射玩耍的儿子也不放心了,弘治皇帝找来三位相当于今天首相副首相的大学士,命他们做自己身后的顾命大臣,拜托他们照顾好未来的小皇帝。他拉着首席顾命大臣的手说:“太子聪明,可是还小,拜托你们好好教导他读书,做个好皇帝。”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出发,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在昏天黑地的玩闹中长到十四岁的男孩子来说,除了做个浑小子,一切教育都已经显得太晚了。何况——再说一遍——他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从此,这位顽主皇帝果然让三位顾命大臣吃尽了苦头。

中国历史上,喜欢玩耍、嬉戏,甚至胡闹、恶作剧的皇帝不少,但能够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完全不照常规办事、玩得花样百出、令人目瞪口呆又毫无办法的,大概我们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应该排在第一位。

从历史记载上判断,朱厚照很有可能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在踢球、骑马、射箭、打猎、荡舟、音乐、戏剧等方面似乎都有不算差的造诣。据说,他自己曾经谱写过一首名叫《杀边乐》的乐曲,乐曲配器有笙、笛、琴、鼓等等,听过这首曲子的人认为还算不错,差不多相当于专业级的水平。

正德皇帝显然不会把自己的玩乐局限在这种水平上。

他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爱好,就是与虎豹等猛兽相伴,调驯、嬉戏。

中国宫苑之中或贵族之家豢养虎豹等猛兽观赏游戏,可以追溯到相当古远的时代。元代时相当普遍,明朝则可能始于宣德年间。当时,北京已经设有豹房、虎坊等,并设有“豹房勇士”的职位,他们可能是驯兽师或斗兽士。有一次,这帮人侵夺民房,曾经被打完板子后,带着枷锁示众。

朱厚照豢养虎豹,可不是仅仅为了隔着铁笼子看看就完了,他是要调驯这些猛兽,并以此玩耍、游戏。

正德九年的九月间,当时二十二岁的朱厚照调驯一只猛虎时,被虎所伤,使他一个多月不好意思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