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粱书
15704100000054

第54章 清正廉洁古之少有——何远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郯县人。何远初次任官为江夏王国侍郎。转任奉朝请。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中,江夏王萧宝玄在京口被护军将军崔慧景所拥戴,入围宫城,何远参预。事败后,何远便逃到长沙宣武王萧懿处,萧懿,将他藏匿起来。何远又求得桂阳王萧融的保护,不久被发觉,收捕的军兵来到时,何远越墙而逃,得以幸免,萧融及何远的家属都被捉到,萧融被杀,何远的家属被关押到尚方。何远逃到长江,和朋友高江产聚集人众,打算迎接梁武帝萧衍的义军。东昏侯的党羽听到消息,派兵逮捕何远等,他已聚集的人众又溃散四逃。于是何远就投降北魏,进入寿阳,拜见剌史王肃,打算与王肃同倡义举,王肃不能采用何远的建议,于是何远就请求迎接梁武帝,王肃同意,派遣兵士护送何远到梁武帝的军营。梁武帝见到他时,对张弘策说:“何远美丈夫,而能不惜破家以报答旧德,是常人所难于作到的。”临时委任他为辅国将军,随大军东下。梁武帝攻破朱雀航的敌军后,以何远为建康令。梁武帝即位成帝后,以何远为步兵校尉,并由于奉迎的功勋封他为广兴男,食邑三百户。又迁任建武将军、后军将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的关系一向很好,在府中竭心尽力,萧恢对他推心置腹,倚仗他处理事务,关系亲密,十分信赖。

不久,他迁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好行侠仗义,到这时才改变原来的志节行为,努力尽贵,杜绝交游,对亲朋的馈赠,丝毫不受。武昌民间都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何远嫌江水热,经常用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如有人不收钱,则将水还给他。其他事情也都如此。这种作法虽然似乎假装,但表现出何远的委曲用意。他的车辆与服饰尤为简陋,所用器物没有铜制或漆器。江南盛产水产品,十分便宜,但何远每顿饭不过吃干鱼数片而已。然而他的性情刚正严厉,官吏及百姓多因小事受到鞭罚,于是被人控告,他被征召到廷尉受审,被弹劾有数十条罪状。当时士大夫犯法后,都不接受测立等拷问,何远知道自己并未犯有赃罪,就接受测立。二十一天没有招供,但还是以私藏违禁甲仗罪被除名。

后来,何远又被起用为镇南将军、武康令。他更加清廉,除去淫祀,以身作则,受到百姓夸赞。太守王彬巡察属县,诸县都以盛宴款待王彬。到武康后,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下干粮、饮水而已。王彬离去时。何远送他到县境,送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临别赠礼。王彬与何远开玩笑说:“你的礼物超过东晋时的陆纳,恐怕会被古人所讥笑吧!”梁武帝听到何远的才干,擢升他为宣城太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从未有过的事。宣城郡受到过盗匪抢掠,何远尽心治理,又使声名远闻。过了一年,何远迁任树功将军、始兴内史。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出任桂州刺史,一路上抢掠骚扰,但进入始兴境内,一草一木都不敢侵犯。

何远在任时,喜欢开辟街巷,修整墙屋,小至百姓住宅、交易市场,大至城墙堑壕、马厩仓库等,他如同经营自己家业那样来加以修治。他应得的田秩俸钱,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贫穷的百姓,作为他们的税款,长期如此。然而他听理诉讼也像一般人一样,不能以教化使百姓不发生诉讼,而他性情果断,百姓不敢非议,只是心中畏惧而感到可惜。何远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建立生祠,并上表报告治理的情况,梁武帝经常下诏予以表彰。天监十六年,梁武帝下诏说:“何远以前在武康,清廉公平本已著名,又治理二郡,更显清白。治理郡务,以道义为先,惠留民间,百姓爱戴,即使是古代的贤良太守,也超不过它。应当将他擢升为朝内的荣耀职务,以表彰他在外的政绩。可任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何远即被调入朝,又担任仁威将军长史。不久。他出任信武将军。监吴郡事。他在吴郡因饮酒过量,颇有失误,调任东阳太守。何远处理政务时,对豪强富户极为痛恨,对贫民百姓视如子弟,因此,特别为豪强所畏惧。他在东阳任职一年多,又被受罚者所诬告,因此被免职还家。

何远为人耿直清高。不循私情,杜绝请谒,也不拜访别人。与别人写信,无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在与人交往时,从不低声下气,因此多受到忌恨。他的清廉公正,确实是天下第一。他先后出任数郡太守,易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未能改变他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当他离开东阳归家,数年间口不谈荣辱,士大夫们更以此赞赏他,他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而且说话从无虚妄,都是出于他的天性。他经常与别人开玩笑说:“你能抓到我一句假话,我就给你一匹缣作为酬谢。”大家都注意他,但未能找到。

以后,他又被起用为征西将军咨议参军,中抚将军司马。他于梁武帝普通二年去世,时年52岁。梁武帝给予优厚的赠官及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