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更加全面;使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思想;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有哪些
公共文化主要指由国家财政和社会组织支持产生并提供的社会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我国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有:①村村通广播电视。即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②农村电影放映。即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即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即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农村为重点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⑤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即加强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保护和利用设施建设,建设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⑥“西新工程”。即加强西藏、新疆等地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收听收看质量,增强播出传输安全保障能力。⑦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即推进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二期)、国家话剧院等和地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你知道学习型社会吗?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表现在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上。中华民族要想在这个时代实现伟大的复兴,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1999年1月11日,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全党同志加强学习,通过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勤奋好学的风气推广到全社会中去,“通过全党的学习,带动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一件大事。全党都要做这项工作,高级干部更要带头做。全社会的学习风气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就大有希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为什么要用先进文化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要用先进文化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因为思想道德防线是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袭的前沿防线。要牢固构筑抵御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必须依靠先进文化,即用先进文化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根据先进文化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首先,先进文化以价值整合为基本功能,促使人们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先进文化以知识系统为重要内容,引领人们从学习中提高精神境界;最后,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知识系统,不仅在于其智力支持,还在于它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
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这是因为:一、文化具有时代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政治的制约,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是先进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它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先进的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适应时代发展,反映时代规律,服务时代主题,文化才能保持其先进性。首先,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其次,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最后,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如何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
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与创建和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观念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价值观念与保持和发扬本土性、民族性价值观念的关系;再次,要正确处理主导性价值观念和多样性价值观念、先进性价值观念和广泛性价值观念的关系。
为什么说科技进步为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我们之所以说科技进步为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首先是因为,科学知识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科学研究的每一次突破,科学上每一次新知识的获得,都增添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能力,也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空间。正是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才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正确,越来越深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因而也就不可能攀登思想道德的高峰。其次,科学思想是先进文化的内核。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所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都凝聚在一定的科学思想之中。科学思想一旦为人们所掌握,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去帮助人们识别真伪、明辨是非。再次,科学精神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支柱。科学活动中凝聚而成的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创新等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科学精神,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支柱。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最后,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工具。科学方法不仅为科学技术实践所必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具有极大的价值。科学方法不仅可以转化为技术,物化为物质财富,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根据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而建立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有力地推动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21世纪是高新科技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对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科学技术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是物质的丰富,从而为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一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二是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来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带来物质财富的丰富,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科学技术进步对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系统的知识形态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类先进文化的水平和程度。②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被广泛地用于改进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最新工具和手段。③科学技术的每一个重大发明都不同程度地给封建迷信以打击,大大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④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等都会对先进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科技进步在塑造文化主体上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在塑造文化主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它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同时也是一种使人自己不断提升的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内含着求真、臻善、达美之内容,因而能使人得到真善美的体验,逐步走向自由。二是它可以开启人的智能。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其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以高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体系,而科学技术在开启人的智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它可以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特别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并内化为人的品格,使人得以发展和完善。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全球化时代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实力大小的标志。它不仅包括经济力、军事力、外交力,还包括文化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出现了两大特征,而这两大特征空前突出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第一,以经济为中心。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大力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首选国策,争夺经济实力优势成为竞争的中心。今天的经济实力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化实力的竞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态势,一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另一个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人的创造性与富有文化内涵的新生活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要做好各种准备,包括科学上、理论上、智力上的准备;还要搞好各种建设,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爱护资源与环境的道德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文化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自身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的深层领悟与转向的结果。对于一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文化资源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般不可再生,唯独知识和文化是不断增长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两大态势,都突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经济实力竞争在极大程度上也是文化实力的竞争。第二,以科技为关键。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使它越来越参与到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之中,因而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当前,许多国家已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前沿阵地,争先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高科技的作用是巨大的,从经济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谁能夺得高科技发展的优势,谁就可能在经济上更加繁荣,在政治上更加独立,在军事上更加强盛,在外交上更加有力,在战略上更加主动。一句话,在综合国力上更加强大。应该相信,随着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新的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的科技创造融合的时代,各领域间发生共鸣和共振现象,随时可能产生爆炸性的后果,对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发展高科技是先进文化建设中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是文化力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力量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全面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