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15707700000010

第10章 开幕式各纬度的发展变化——分析与讨论(5)

1932年奥运会克服了2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成功举办,这有力地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冉冉升起。这点被德国人看在眼里,上台的纳粹政权亦想效仿。然而德国在1936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筹办之路,将其作为第三帝国的一项政治任务在全国展开了。也许在奥运会历史上,没有哪一届奥运会能像1936年奥运会一样把奥运会显示本国优越性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一届奥运会上,纳粹德国试图向全世界证明,正是它的政策促进了德国的发展,帮助德国社会从战败赔款的困境中走出来,同时纳粹还要向全世界证明:雅利安人是一个优秀的种族。利用奥运会使自己的国际对手难堪,与奥运会中民族主义的表现有一定联系,但是也不能完全等同。国际竞争中政治作用的施加往往是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展示本国的优越,就不需要以哪一个特定的国家为目标了。不幸的是,其过于积极的宣传恰恰让这项政策成为一柄双刃剑,深刻体现了其背后对国家身份认证的渴望,也正因为如此,二战前对开幕式的利用,无论在程度还是幅度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一战时期,在1936年奥运会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站在现代化的十字路口上的柏林,通过严格的集体仪式创造了节日气氛,通过炫目的舞蹈表演使开幕式的文艺表演第一次达到了与仪式同等的高度。

体育再次沦为了政治的工具,却又使得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标志着开幕式的成熟,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书写了独特的一笔。“奥林匹克青年”的大型表演,虽然不是在体育场举行,却是官方开幕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达到了当时表演水平的巅峰。从顾拜旦的思想到卡尔迪姆的军事化体育思想的过渡就如同从达尔文主义向纳粹思想转变那般顺畅。迪姆加强了顾拜旦的“宗教信仰般的运动员”,使之转变为一种英雄主义,但只有在第三帝国,这个理想才具有了毁灭性的强大力量。迪姆的“英雄主义”与顾拜旦生理健康、道德高尚的观点非常契合,亦同于后者指责无能力或无道德的人过的是毫无价值的生活那般,然而,这种对健康、竞技能力和美的赞美与毁灭无能力或无道德人的想法只有一步之遥。

这两届奥运会在美国和德国两个国家举办,促进了奥运会的政治展示作用,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奥运会以国家为单位又使其必然地有着被政治利用的可能。这个时候的奥林匹克运动还没有强大到与政治讨价还价的程度,虽然其统治者大肆宣扬体育与政治无关,但事实却是,这一时期的开幕式既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成长和国际化,也同时使得它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极度凸显。前者使得开幕式的标识得以完满,后者使得其内容的两个维度——仪式和展演——同时达到了高峰,成为二者在开幕式中所占比例的转折点。

(3)科技与媒体的进入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也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朝着先进的方向蓬勃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在这个阶段,科技因素也逐渐渗入了开幕式。1924年,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法国空军飞机的空中表演;1928年,入场式结束后,宗教大臣的讲话通过扩音设备传遍了全场;1932年,首先是西边大记分牌上显示了顾拜旦的著名格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正如同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去征服,而是勇敢战斗。”这立刻使得全场的气氛变得庄严,告诉观众这不是一般的事件、一般的景象;1936年,顾拜旦未出席是个遗憾,但是五点钟的时候他的话通过扩音设备传遍全场。同时,德国确实做到了向世界展示它先进的技术,引进了一系列新型的比赛用电子仪器,还有对比赛消息的报道,使用了包括电视、短波收音机和电报等多种手段。虽然在这个时段,科技同艺术一样,目的是为了强化其仪式的效力,但从此之后,谁也没有再能阻止科技在开幕式上狂奔的脚步。

体育和传媒也不能抗拒彼此间的吸引力,进而走到了一起。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首次使用广播系统和电子系统。收音机的问世,使得人们在家中就可了解各种比赛的详细情况,加速了体育进入人们家庭生活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媒体与体育的结合。到了1936年,随着黑白电视的诞生,在国家政治的积极作用下,柏林历史性地设置了25个大屏幕,第一次使用闭路电视转播系统向柏林市附近约16万观众播出了奥运会的赛事,其通讯技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与历届奥运会组委会相比,柏林组委会格外注重传媒的作用,理顺了各种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关系,使奥运会的新闻传播达到了新的境界。同时,柏林奥组委还向41个国家进行了电台实况转播。借助跨国的电台直播,已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在洛桑向奥林匹克世界发表了讲话。媒体,在历史上首次在奥运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比事件本身更具有活力,体育与媒体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

4小结

第一,在上一阶段选择国家为基本单位后,这一阶段的国家政治开始显示出了对开幕式的巨大作用;第二,在各种因素尤其是政治力量和媒体的综合作用下,1936年奥运会上,密闭的仪式空间被打破,仪式与文艺表演同时达到了高峰;第三,科技和媒体开始作用于开幕式,但主要是为仪式服务;第四,虽然柏林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污点,但就其开幕式来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从此开幕式开始显示出独立性,但它并不能完全脱离奥林匹克运动,所以当某些国家国家主义膨胀引发了战争的危险时,奥林匹克运动受此影响戛然而止,开幕式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1948~1976年:从仪式到展演

二战后,如图25所示,开幕式在仪式的结构方面有所增减。一方面,宗教仪式和文艺比赛被历史淘汰;另一方面,宣誓、圣火和入场式等纬度均有所充实。在劫后余生的背景下,加之世界范围内政治格局的振荡和势力的重新洗牌,奥运会日益成为国家之间斗争的舞台,政治意味的浓重使得本阶段开幕式的前期呈现出一种军事化的风格。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70年代,也正是因为政治上走向冷战,国际化的奥林匹克运动才变得轻松起来,展演逐渐在开幕式中扮演起了重要角色。这种形态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其意义结构的转变,继而影响了开幕式的功能,并由此影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1原有仪式纬度的废除

(1)宗教仪式的废除

近代体育萌芽之时,正是宗教改革家们宣扬灵肉统一、乐观人生哲学和健康人体崇拜的改革时代。宗教逐渐改变了对体育的态度,强调其对培养人的作用,并在教会中十分注意开展体育运动,加之宗教道德对于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诸多宗教仪式,这反映了人们对重塑信仰的渴望。由此可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这个时刻诞生有着深刻的宗教根源。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上午在市中心教堂为一战阵亡的奥运名将举行弥撒。1924年巴黎奥运会于开幕式当天上午在天主教堂举行庆祝弥撒,以示对神灵之敬畏。1960年罗马奥运会是最具宗教气质的开幕式,为了表示对本届奥运会的重视,罗马教皇参与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以示隆重。然而,由于奥运会逐渐在欧洲之外的国家举办,基督教不再是其国家宗教、开幕式的风格日益轻松以及娱乐成分与宗教仪式不再相称等原因,开幕式上进行宗教仪式持续到了60年代,之后便逐渐淡化,至1972年被完全放弃。

(2)文艺比赛的废除

艺术与体育有着天然的融合特质。在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从1912年开始举行包括建筑、雕塑、文学、音乐、绘画在内的艺术比赛。然而,文艺有其特殊性,作品流派、风格、样式有不同;评判者的欣赏喜好、观点、审美有极大差别。无论怎样完善机制,要想在文艺比赛中做到公平竞争总是非常困难,因此,奥运会与艺术必须寻求新的结合点。从1956年开始,开幕式扮演了首当其冲的角色,其艺术深度和广度也因此进入了新的阶段:精英艺术部分逐渐退出奥运会的历史舞台,大众化的成分则逐渐析出,开始为体育服务。

2仪式维度的填充

(1)宣誓——从单一到全面

首先,增加了裁判员宣誓。古代奥运会的裁判员享有极高的荣誉和极大的权力,他们有权按规定对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查、监督运动员训练、讲解运动道德、带领运动员宣誓、组织比赛、决定优胜者和执行判罚等。裁判员要在宙斯神像前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保证不接受贿赂、光明正大地履行裁判员的职责。二战后,半职业运动员的加入,对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无疑具有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与奥林匹克主义的背离,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埋下了隐患。1972年冬奥会上,为了加强裁判员的责任感,首次加入了裁判员宣誓。

其次,誓词发生了许多变化。最初的誓词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顾拜旦所写。誓词的变化主要在措辞方面,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见表1。1967年的国际奥委会官方口径中,提出比赛是个人间的而非国家间的,誓词中“为了国家的荣誉”改为“为了全队的荣誉”,在70年代基本定型。最近的一次变化发生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增加了反兴奋剂的内容,表达了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斗争的决心。

表1运动员宣誓词变化

誓词内容年份

我们发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祖国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来参加这届神圣的奥运会,尊重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1932年、1932年冬、1936年、1936年冬、1948年

我们庄严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祖国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来参加这届神圣的奥运会,尊重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We promise and solemnly declare that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loyal competition, respecting the regulations which govern them, and desirou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m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honor of our country and for the glory of sport)1952年冬

我们发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祖国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来公平地参加本届奥运会,尊重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We swear that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fair competition, respecting the regulations which govern them and with the desire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honor of our country and for the glory of sport)1952年

续表1

誓词内容年份

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发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祖国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In the name of all competitors I swear that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se Olympic Games, respecting and abiding by the rules which govern them,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country)1956年冬、1960年冬

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发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祖国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参加光荣的比赛,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In the name of all the competitors I swear that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se Olympic Games in loyal competition, respecting and abiding by the rules which govern them,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country)1960年

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这些运动队的荣誉,以骑士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作为诚实正直的运动员,尊重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In the name of all competitors I promise that we present ourselves to the Olympic Games as sincere competitors respectful to the regulations which rule the Olympic games with the desire to participate in a chivalrous spirit to 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teams)1968年冬

续表1

誓词内容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