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这些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In the name of all competitors I promise that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se Olympic Games, respecting and abiding by the rules which govern them,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teams)1976年、1992年
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这些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运动的规则,致力于一种没有兴奋剂和毒品的运动。(In the name of all competitors, I promise that we shall take part in these Olympic Games, respecting and abiding by the rules which govern them, committing ourselves to a sport without doping and without drugs, in the true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for 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teams)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
(2)圣火——从火炬盆到点火者
首先,火炬盆虽然有些许变化,但点燃方式尚显单一,圣火点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火炬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占据了体育场的制高点,突出其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代表意义及其崇高的仪式氛围;也更利于电视转播中的高空镜头或者航拍。同时,火炬盆的样式开始有所变化,尤其是1972年,为了表现轻松化,火炬台不再是盆,而是两个火环,各有21个煤气孔来供应燃料,见图26。
图26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火炬台
其次,点火者的选择。点火者承载着举办国的意图,传达着组织者要表达的信息,以此来凸显举办国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理解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1952年奥运会将此殊荣授予了在1932年因违犯业余规定而被禁止参赛的努尔米,象征着体育和奥运会已经不可抗拒地被商业化;1964年选择“原子弹婴儿”坂井义则点燃圣火,向世界传递着日本追求和平的愿望和努力;1968年首次由女性点燃奥林匹克圣火;1972年,为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是连接各国人民纽带的精神,慕尼黑组委会特意选择了4名来自非洲、亚洲、美洲和澳洲的选手,与联邦德国1500米少年冠军冈特·萨恩(GunterZahn)组成了团队,一起跑进奥林匹克体育场并绕场一周——他们分别代表着五大洲,代表了奥运会旗上的五色圆环,最后由年轻的萨恩点燃了奥运圣火;1976年的两人同时点燃圣火,代表了加拿大最初的两大建立者,即英法二元文化和谐共存的象征。
最后,二战后的圣火传递,规模变得更加壮大。1948圣莫里茨冬奥会取消了圣火传递,这大概是因为整个世界还处于一种对柏林的痛恨之中。1948年,尽管伦敦的组织者开始时对1936年在柏林发起的圣火传递有些犹豫,但根据执委会的建议,还是予以恢复,路线是沿着德国的边沿行走,并在洛桑顾拜旦幕前举行了纪念仪式。
1952年冬奥会的圣火传递不是在奥林匹亚点燃,而是在现代滑雪之父桑德拉·诺德海姆(SondreNordheim)的挪威南部家乡的一间小屋子里;1956年冬奥会,奥林匹克圣火第二次未从奥林匹亚点燃,因为意大利决定从首都罗马点燃,这是仅有的两次,从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开始,冬奥运圣火同夏奥会圣火一样,都是从奥林匹亚点燃。从此,奥林匹克圣火也成为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东京奥运会进行了大规模的圣火传递;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火种传到雅典后,不再像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电子感应器将火焰的离子变成电子脉冲,发射给太空的卫星,然后由卫星发射到渥太华,脉冲激发的激光立即以原样再现圣火。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把原来需要在9周时间跨国越洲传递圣火的活动,缩短为两天。然而,这种方式最终还是被放弃了,国际奥委会认为这种方式有违圣火传递的初衷,以后的奥运会还将采用传统方式——人工接力。
(3)入场式——从军事化到民间
开幕式从一开始就保留了很多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的东西,比如旗帜、队列等。在开幕式和军事之间做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有级别、都自成体系、都有必须遵守规定的秩序、都比较正式,仪式方面的内容也都非常严格和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跟入场式以国家为单位有关,因为国家依然是能激起很多人感情的最基本动因之一。同时,也是由于早期的运动员是业余性质的,很多运动员本身就是军人。入场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采取了半军事化的形式,就像士兵行军那般整齐划一。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三、开幕式各纬度的发展变化——分析与讨论
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开幕式的军事特色日益浓重。比如,五环旗是由皇家卫队的士兵升起;举牌手是儿童十字军;将会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是苏格兰卫队的军官;2500只鸽子是由儿童十字军看管。入场式也有严格规定,各队按官员、男运动员、女运动员顺序入场,彼此间隔五米,各队之间间隔20米。在路过贵宾席的时候,要将头部转向贵宾席,但是不伸手,旗手应该放平旗帜。
之后的几届奥运会大多延续了此种风格。1952年冬奥会的举牌手依旧是儿童十字军。1956年奥运会延续了军事化风格,队伍距离与赫尔辛基一样。举牌手虽然没穿制服,却是军官学校学生,另外50名军官等负责引导队伍的行进和控制。1956年,圣火到达的时候,禁止运动员照相,以防破坏队列。军事化的风格仍在继续,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的热战也不无关系。
世界进入了20世纪60年代,东西方的“冷战”逐步升级。虽然开幕式不曾改变的是其军事化风格,比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会旗入场时候的护旗手就来自国民自卫队;1968年冬奥会的会旗入场也由军人完成,见图27,但或许是因为首次用彩电技术进行转播,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许多国家代表团的服装颜色格外鲜艳,严肃的军事化风格开始受到冲击,媒体开始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
如果运动员像军人一样入场,肯定用的时间会比较少,但是为了塑造战后联邦德国的新形象,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忌讳军人的形象,定下了“欢快和人情味”的主调,既无宗教、军事和民族沙文主义色彩,也不过分浮华,而是表现出自然、轻松并在场内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建立一种亲密融洽的和谐关系,使奥运会真正成为世界青年欢快的节日。一旦运动员们像平时走路那样走,在开幕式这种特殊的场景中,他们就会跳起来,会唱歌,会喊,会举起宣传画,会跳舞,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向全场观众致敬……这形成了一种新的看似无序的秩序,气氛欢快而热烈,举牌手则是运动学校的女生;与独特的帐篷式体育场创新精神相得益彰的是,代表团列队入场音乐的选择也很好地反映了组织者这方面的意图,没有采用进行曲,而是用具有参赛国特色的民族乐曲来伴奏。尽管不可能用每个国家特有的音乐伴奏来表示对各个代表团的敬意,但入场音乐确实选用了轻松的民间进行曲,尤其是选用了世界各地的民歌。所有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全球化的理念和生活乐趣。在此种理念的引导下,奥林匹克会旗不再象之前那样由军人手持进场,而是将由运动员来完成这一光荣使命。1976年奥运会持续了非军事化风格,八男四女12名运动员持会旗入场,见图28,代表了加拿大十个省和两个地区,反映了当时盛行的泛加拿大主义,服装也变得轻便。同时,运动员进行曲是一套交响乐。这种欢快、热情洋溢的开幕式自然地释放了“壮丽、尊严、高贵、庄严、伟大”的感情。
(4)主体——从民族到国际
开幕式上进行宗教仪式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1960年开幕式前,教皇约翰内斯十三世在彼得大教堂的广场上对运动员发表了讲话。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开幕式依然是国家斗争的重要舞台,但对于战败国参赛的问题,奥林匹克世界表现出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宽容的态度:意大利和奥地利获准参赛。仅有两大战争元凶国德国和日本被禁赛,但鉴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卡尔·迪姆时任德国科隆体育学院院长。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杰出贡献,国际奥委会决定特邀他出席伦敦奥运会。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世界处于热战阶段,惟一还能给人们带来安慰的,是国际奥委会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德国问题。布伦戴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分裂的两个德国和独立的萨尔地区整合成了统一的德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历史证明这一决定的正确性——墨尔本奥运会结束不到一个月,萨尔地区就经过全民公决回归了德国。,使用带有奥林匹克五环的黑红金三色旗作为统一队队旗;颁奖开幕式上使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欢乐颂》替代国歌。两德问题的成功解决,诞生了“德国模式”。
继承前两阶段的宗教仪式在60年代逐渐淡化,这可能与1964年在亚洲举行奥运会和1968年在南美洲举行奥运会密切相关。在这些国度中,如果坚持欧洲大陆(虽然1956年在澳大利亚,但是它与英联邦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文化上极其欧洲化)的宗教仪式,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1972年,宗教仪式被完全放弃,直到今日。
国际化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还通过贵宾的讲话体现出来。在1956年之前,元首宣布开幕之前只有组委会主席讲话,然后邀请国家元首宣布开幕,但是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始,加入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讲话,并由他来邀请国家元首宣布开幕。1952年冬,组委会主席在国际奥委会和组委会委员的陪伴下讲话。1952年,组委会主席直接邀请元首宣布开幕。之后,组委会主席讲话(讲话是背对运动员,面向贵宾席),没有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1956年冬,也只是只有组委会主席讲话,然后开幕。1956年,运动员入场后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元首宣布开幕。1960年冬,开幕式由副总统理查德德·尼克松宣布开幕。1964年,组委会主席讲话后,播放顾拜旦讲话录音,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可见在这一阶段,国际奥委会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化,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影响。
虽然《奥林匹克宪章》对国家元首宣布开幕早有规定,但在早期的开幕式上执行得并不严格,而是长短不一,内容多样。基本上从1976年开始,国家元首根据规定宣布:“我宣布……(举办城市名)举办的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IdeclareopentheOlympicGamesof…celebratingthe…Olympiadofthemodernera但各个国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比如1980年的开幕词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讲话的号召式口吻,而1984年美国总统的开幕辞则刻意倒装,力求有所不同,又力求强调全球的欢庆,详见附录D。
(5)角色——从男性主导到男女平等
同样产生变化的是女性日益广泛地进入到奥林匹克大家庭。一战后,妇女的法律、社会和政治地位等开始改变,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她们从战争中得到的自信以及由于她们几乎接触所有行业而产生的更大的影响,加上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妇女开始全面参加奥运会。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女性运动员的数量翻番。二战后,妇女的法律、社会和政治地位等全面发生改变。就开幕式来看,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是第一届由女性宣布开幕的奥运会。朗希尔德(Ragnhild)公主殿下代表她的爷爷哈康(Haakon)七世国王和她的父亲奥拉夫(Olav)王储宣布开幕,此二人当时正在伦敦参加乔治六世的葬礼。另外,30个参赛国家中,阿根廷和意大利是女旗手。1956年冬,第一次由女子宣读誓词。1968年,女运动员诺玛·恩里克塔·巴西略·德·苏泰路(NormaEnriquetaBasiliodeSotelo)点燃了圣火。在墨西哥这个还相当歧视妇女的社会,由一个女运动员来履行点燃奥运圣火的庄严使命,实在是历史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向女性打开大门的标志之一。我们并不能说奥林匹克运动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但人员的圈定和排他性本是仪式的特征之一,对所有人敞开大门意味着仪式的结构之一——角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有限制,也就不再有“阈”的变化,尤其是通过过程和场域的区别。
(6)空间——从仪式部分到展演背景
展演的风格首先体现在体育场的设计上。二战前,作为仪式空间的体育场对开幕式氛围的营造作用重大,其设计和使用以仪式为首要目的,从而保证了其效力的发挥。1960年前的开幕式还有很多活动在教堂或者开幕式之外进行,之后的开幕式则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体育场作为展演地点,体育场几乎不承担类似宗教感情等崇高情感,其建造不再是为了突出仪式的作用,而是作为展演背景进行设计。展演的风格同样体现在体育场的设计上。如为纪念芬兰运动员雅尔维宁在1932年奥运会标枪比赛中的胜利,1952年的体育场有一座高度为7271米的塔楼。体育场门口矗立着芬兰“长跑之神”努尔米跑步英姿的全身铜像,景象蔚为壮观,见图29。仪式空间转化为展演背景,为开幕式从仪式向展演转变进行了空间上的准备,正如颇具代表性的1972年的帐篷式体育场,见图30,将是届奥运会要传达的理念用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了出来,开幕式藉此背景宣告脱离军事和庄严肃穆的风格,日益走向轻松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