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的音乐表现了新鲜的现代曲风,同时表现了运动和民族传统的曲风。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虽然依旧包括美国传统歌曲和福音歌,但流行音乐俨然成为了重要部分,原创音乐也给开幕式带来了别样的高潮。同时,本届开幕式声势颇为浩大,如《蓝色狂想曲》就由84架钢琴演奏。然而,此时的大规模与首届奥运会的大规模合唱并不相同,后者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仪式的一部分进行,而这里的钢琴表演则几乎是完全的文艺表演性质了。
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在汉城奥运会前后风靡全球,恐怕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奥运歌曲了。用融入本国风格的方式来国际地表达普世思想,俨然已经成为开幕式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展现了古代音乐尤其是大提琴的风采,来自当地的艺术风格和现代音乐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颇具新意的音乐主题。反复的、激动人心的进行曲节拍给现场带来了一种兴高采烈的欢快氛围。音乐剧的元素和马戏团、喜剧和流行歌剧的因素杂糅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连续的不间断的运动图景,与即将落山的太阳遥相呼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本届开幕式的主题——色彩、年轻、法国的活力和体育运动的纯洁。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歌《巴塞罗那》将慢板和紧凑节拍相结合,富有渴望的情感,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比起前两届奥运会,本届更注重音乐的质量和表演而不是舞蹈和高科技,加之风格涵盖歌剧、流行、经典等多种流派,充分表达出了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和文化融合体的意义。其中,日本著名作曲家版本龙一长达15分钟的为了视觉时间所谱写的听觉作品《地中海》,集中反映了希腊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缘起的海洋文化,成为开幕式的中心部分。除此之外,短小精悍的乐曲也是开幕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视作为一种世界范围传播的媒体,促进了音乐与大型体育比赛的融合。人们以前总觉得歌剧不适合电视转播,但是巴塞罗那成功地应用了歌剧音乐,比如歌剧表演者卡雷拉斯与横跨世界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莎拉·布莱特曼合作的《一生的朋友》,强烈地突出了加泰罗尼亚的文化韵味,改变了人们的观点。因此,本届的音乐成为了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巴塞罗那的鲜明标志。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从小提琴曲风的《蓝调》中选取主旨,采用下降的旋律,刻意避免军乐风格,使内涵变得柔和,更具有社会生态学的内涵,呈现北欧“清澈、冷峻的空气”般的声音。其选乐的基本原则是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挪威传统音乐也不再是全部内容,而是作为为特殊目的服务的特殊文本,因此音乐间呈现一种向外发散的联系。创作者同时强调土著音乐是全球化音乐中的一个科层,认为经典宗教曲目时至今日仍然与欧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作为媒介传递全球化的信息,所以主张用现代化的纹路表现“声音的图像或雕刻”,超越了国家的空间。因此,本届奥运会的音乐被认为是第一次超越国家的、更全球化的大型表演。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名为《呼唤英雄》,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作曲奖的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作曲。体育场上对英雄的召唤,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使得体育星空更加耀眼,《召唤英雄》和《登峰造极》两首主题歌成为对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
奥运会前比较大众化的悉尼奥运会会歌《圣火》在开幕式那样一个特定的场合,再加上蒂娜·阿里纳(TinaArena)高亢而又浑厚的嗓音,一下子就轰动了全世界,充分体现了音乐所处时间地点的效力。《南方的天空下》则是一首既有激情又非常优美的歌,既突出了澳洲大陆的古老,也体现了澳大利亚的现代。而最具创意的是希腊和澳大利亚的学生组成了合唱组,演唱古代奥林匹克会歌,这一节目自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以来就没有再表演过,让人印象深刻。
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当世界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日新月异时,人们却希望在体育运动中反璞归真,在蓝天白云下的爱琴海畔,与希腊古老的文明进行亲密接触。比约克演唱的《海洋母亲》和过去朗朗上口又励志的奥运会会歌相比,显得非常另类,无法模仿也难以传唱,但这恰恰更多的是展现音乐本身,追求一种石破天惊的创世天籁和高洁的气质,更契合本届奥运会的寻根意味。
(三)开幕式音乐的发展变化
回顾奥运会主题歌,我们看到历届奥运会的音乐表演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又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共同点在于,其音乐创作和取材既要歌颂友谊、和平、正义等共同的人类理想,又要反映举办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变化则主要体现在其表现风格、形式、主题、角度方面,这里主要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表现风格——从仪式音乐到流行音乐
开幕式的音乐,最初是仪式部分的重要构成元素。由于二次大战之前历届奥运会主办国以欧洲国家居多,也由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文艺表演主要为仪式服务,所以,音乐表现形式多侧重于西方古典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20世纪上半叶,节奏从传统的背景地位突现到前景的地位,成为音乐表现和构成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电子音乐的出现是二次大战后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进展。磁带录音的发明不仅为储存和编辑音响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使电子音乐开始变得切实可行。60年代电平控制合成器的问世,大大简化了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扩大了音响表现的范围,还可以现场即兴创作演奏。电脑音响合成的出现为电子音乐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直接地促进了开幕式音乐表现形式向广场性质的变化。
更为开放的70年代以后,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随着更多亚洲、美洲国家举办奥运会,奥运会的音乐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气息;同时,西方音乐对音色的探索则成为普遍的倾向,采用了更易为大众接受的流行音乐。奥运会的音乐更易流行传播,使得音乐日益成为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大众的方式,使得奥林匹克理想更易为大众认同和接受。
2表现形式——从圣殿到广场
最初的开幕式音乐主要是单一的大合唱形式,强调神圣和崇高,突出了当时音乐作为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军事化风格逐渐退出了开幕式的历史舞台,曲风更加活泼欢快和自由,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了单独的表演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演绎也与时俱进,与以往的大合唱不同,近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曲都变成了独唱或对唱为主,但圣歌是一个例外,大多以合唱的形式表演。
3表现主题——从取悦神到召唤人
初期的歌曲都是对奥林匹亚以及诸神的赞美,比如第一届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的歌词开始就是“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而结尾则是“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李艳翎:《奥林匹克运动全书》,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开幕式音乐后来逐渐发展为对人类和平、友谊等美好愿望的颂扬和期望,如《手拉手》、《一生的朋友》和《召唤英雄》等即是明证。这种变化也充分反映了开幕式从仪式向展演的变化趋势,尤其是70年代之后展演异军突起,赋予了开幕式以新的风格。80年代至今,展演已经成为了开幕式的主要部分,在展演之中,神圣和崇高不再是唯一的风格要求,相反,欢庆、愉悦等和谐团结的氛围成为主流。
4表现角度——用多元文化表现普世思想
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国际化趋势一致的是,举办国特色日益彰显,然而,这却未必一定要借助本国的音乐手段。注重举办国特色并不是就不能国际化了。《手拉手》用英语演唱,乐器现代化,但是其中杂糅了韩国风格民谣《阿里郎》的曲风,成为民族化与国际化完美结合的优秀代表。同时在歌曲的中间,作者非常巧妙地加进了一句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歌词与曲子,这句鲜明的民族标签使它极易与一般流行音乐区别开。表现形式是东方的,歌词却是英语的,这使得《手拉手》成为将民族和世界结合的典范。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著名的日本作曲家版本龙一为这届奥运会专门作曲的《地中海》就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近几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演唱还不仅仅是本国的演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就是由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演唱了《召唤英雄》;雅典奥运会的会歌则是由冰岛传奇女歌手比约克演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马勒第三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也被巧妙地加插在主题音乐之中,充分显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和温馨。
(四)对未来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的建议
首先,在开幕式日益变为展演的时代,要赋予奥运会主题歌、主题曲等以更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注重流行文化,了解其形式和风格。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紧跟流行风,但是选择大众文化的方式作为切入口是切实可行的。
其次,举办国特色要与国际化紧密结合。一方面,注重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特色,因为这是一届奥运会区别于其他奥运会的关键所在,尤其要在音乐等人人关注的方面有所表现;另一方面,突出特色的方式未必要体现在所有方面,不必要求从演唱者到曲风、歌词等都是民族的,而是应该着重在最适合的一个方面。英语歌词、朝鲜族曲风的《手拉手》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重视开幕式仪式部分的音乐,无论是圣歌的表演还是入场式中伴奏歌曲的选择,都既要体现开幕式作为仪式的庄严之处,又要适合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特点。如果没有了这部分音乐,开幕式音乐与单纯的文艺表演就毫无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