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15707900000005

第5章 会学习的孩子最优秀(4)

朱尔斯·包尔德特是比利时著名科学家,因进行细菌学研究的突出成绩,获得191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870年6月13日,朱尔斯·包尔德特出生于布鲁塞尔西南的索格尼市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爱好读书,也喜欢藏书。他爸爸妈妈认为,一个没有藏书的家庭好似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所以,他爸爸妈妈购买了许多书籍,连同祖父留下来的书籍,他家就像一个小图书馆了。包尔德特家每一个房间都放有书架,书架上的书都摆得满满的。这种家庭生活环境,使包尔德特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家里人都管他叫“小书迷”。父母看到儿子喜爱读书,非常高兴。他们非常关心包尔德特的学习,只要是儿子需要的书,无论价钱有多贵,他们都舍得拿钱给他买。要是发现包尔德特认为好的书,本市买不到,父母一定托人到国内其他地方去买,甚至不惜托人到国外去买。每逢重大节日或家里人喜庆的日子,父母总是要给他一些钱。包尔德特从小就懂得,这些钱不是用来买糖果的,也不是买新衣服的,他总是拿这些钱去买回一些新出版的书籍,充实家里的书库。包尔德特在读书学习中渐渐成长为英俊少年。他爱好阅读的兴趣,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浓厚。在往返首都和索格尼的公共汽车上,乘客们常常可以看到他坐在车子上的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看书。有时也有一些漂亮的姑娘故意去挑逗他,他也从不为之所动。姑娘们因此笑他是“木头人”。由于看书入了迷,他常常到了站也不知道下车,总是要服务员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读书的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他去请教父亲。父亲告诉他因为阅读方法不正确,并告诉他一些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从此之后,他的读书效果果然大大提升。经过10多年的勤奋努力,包尔德特掌握知识的进度,大大超过他的同龄人。当别人还在布鲁塞尔各中学念书的时候,他已经是布鲁塞尔大学医学院里的高才生了。几年以后,包尔德特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包尔德的成功事例,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最有效的投资是购置书籍。包尔德特后来的成功,应当说得益于父母在他小时候所创造的读书的环境和条件。

让孩子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教育专家给你的建议是:

1.先扶后放

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父母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爸爸妈妈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孩子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父母则应该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地放手。

2.先易后难

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材料,由易到难是极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的5%。在体裁上,学龄前的孩子应以童话故事、短小的诗词为主,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论说文为辅,意义明了、朗朗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3.先单篇短章,后读整本书

有时父母抱怨孩子阅读没有常性,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其实,让孩子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始终是一团乱麻。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便坚持读完“大部头”,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孩子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孩子读简本巨著或“大部头”中的某些章节。

4.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不过,由于孩子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在先。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

改变孩子的阅读坏习惯

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往往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细节小事引导、训练、培养而成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12-16岁是孩子阅读的重要阶段,通过读书不仅可以使孩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和视野,而且也可以提高孩子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目前也是将来的一切职业的要求。但读书毕竟不是一种天生的习性,父母应注意引导青少年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文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与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生活知识,父母可以教,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科学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学,也可以在动手中探究。心灵世界,则常常由文学来教会他们。文学评判什么是美,什么是高尚,使孩子的心灵得以净化和日趋成熟。有专家指出,要想在语言文字上过关的人,他的阅读量应该在2000万字以上,这其中,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孩子的阅读趣味停留在武侠、言情之类,而对文学名著还没有应有的关注。

枯燥的说教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每一位家长都要以身作则,首先成为爱读书的人。家庭,应该为孩子读好书创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且不说浩渺的外国名著,也不提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彩,单是我们大中华的古典诗文,其中的魅力就让全世界的读者叹为观止。浅显的,明白的,孩子可能一读就懂了;深的,孩子一时读不懂也不要紧,家长鼓励他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让孩子慢慢去体味,慢慢去领悟,一旦有了感悟,就如同获得了打开文学宝库大门的钥匙。

阅读成为了习惯,就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他每天黎明即起,看书学习,几十个春秋,已成习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破解了成功者的奥秘:想学而有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看书学习成为习惯。

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影响。有一个调查显示,父母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被调查的学习成绩好中差三级学生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父母阅读报刊杂志一项,优秀生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后进生组。所以父母平时也要多注意学习,提高自己,不要只要求孩子,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孩子共同提高。生长在一个鄙视知识、缺乏学习风气的家庭环境中,很难使孩子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一位妈妈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大量的阅读实践能直接促进人的大脑发展,有些小时候聪明伶俐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越来越迟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时候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对205名各方面比较出色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儿童都在学龄前就已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

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对于孩子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少年儿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真正爱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应该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训练和培养,使孩子养成这一终身受益的习惯。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出生于东京,并且他的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他的父亲小川卓治,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父亲虽然专攻地质科学,但同时却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汤川秀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汤川秀树在回忆中谈到父亲时说:“虽然我父亲的专业是地质地理学,但他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的人,其中包括考古学、汉学、艺术、剑术及棋艺等等。因此,不仅他的书房,而且我们家的储藏室和起居室,到处都摆满了书……在这样的气氛中,我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对书籍的爱好,并且什么书都读。”小川卓治自己在家里,总是手不释卷。为了使孩子不但对书籍有一种爱好,而且能将这种爱好形成一种读书的习惯,他管教孩子的学习严格的有点儿近乎“武士道精神”。他禁止汤川秀树和兄弟姐妹们去游戏和娱乐,他认为游戏、娱乐是在浪费时间,应当将这些时间用在读书上。由于父亲的提倡和影响,汤川秀树从小就养成了每天读书,有空必读书的习惯。家里藏书丰富,从日本和西方的古典作品,到法国和德国的小说,以及俄国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书,他都读过。小川卓治还非常重视孩子的外语学习,常常鼓励子女在外语的学习上,要多下工夫。因此,汤川秀树他除了读日文译作和著作外,还养成了读英、德文学作品的习惯。

汤川秀树还认为,读外文版的文学作品,对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很有帮助,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丰富。到中学毕业时,他已经懂得了英、德两种语言,大大方便了他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1926年,19岁的汤川秀树考入京都大学的物理系,攻读物理专业,并选择了新生的量子力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由于当时日本不大重视基础科学,全校都没有专门研究量子力学的人,日本还没有量子力学的教科书,校内也没有懂得这个理论、能开这门课的人。为了掌握这门最新的重要的理论物理课程,汤川秀树决定自学。从大学二年级起,他所有业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不过,他不看书架上的旧书,只热衷于新出版的外国杂志,特别是德文的期刊。因为他了解到,量子力学的发源地是德国,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也主要是德国人。由于他有长期自己读书掌握知识的锻炼,有广泛扎实的知识功底,中学时就有很好的英、德文基础,他果然闯过了量子力学的自学关。除了自学,汤川秀树还和同班同学朝永振一郎(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使难题得到解决,也加深了对这门学科的理解。经过10年的努力,汤川秀树终于在物理科学前沿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3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介子理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3年之后,介子就被美国科学家安德森在宇宙线中发现。为此,汤川秀树获得了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日本人第一次争得了这项科学殊荣。

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父母要提醒孩子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

不要让孩子撕书,折页。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保存看过的图书。

2.父母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读物

和孩子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的读物,哪些是他们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读物,并以此为标准选择读物。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读物的权利。如果为孩子订阅报刊,请孩子自己选择。

3.为孩子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父母每周可为孩子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

4.父母为孩子定期买书或借书

教会孩子利用孩子图书馆的技能,如图书馆是怎么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怎么能找到他最想看的书等。最好能参观一下孩子常去的图书馆,替孩子申请图书证,帮助孩子借阅图书。教给孩子买书的技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每次买书都带着孩子,商量好买什么书后,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从售书员手里亲自接过书,完成模仿爸爸妈妈买书的过程,这样做比爸爸妈妈从街上带回一本书更能让孩子满足。

5.鼓励孩子记笔记

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的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

让孩子成为数学尖子生

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与补救训练。

明明在学习方面就有些偏科,爱学语文,爱看语文书,爱做语文作业,但对数学就是很头疼,导致数学学得一塌糊涂,考试成绩当然不怎么样了。明明的爸爸刚开始以为要提升数学能力就是要多做题。但在后来明明的爸爸发现,兴趣不仅仅是培养出来的,有信心才能生出兴趣来。所以数学不好,问题不仅在于孩子对数学感不感兴趣,而是孩子的自信心不足所致。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自信心不足,主要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学习上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