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糊涂大智慧
15711000000023

第23章 了心悟道运用自如——糊涂韬略二(8)

要想朋友交得长久,温良恭俭让的谦和之德与礼貌之举,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朋友之间倘太重视让,总是打躬作揖,自贬而崇人,则恐怕更加糟糕。因此,朋友间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强交,不苟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其关系的处理,恐怕用得上这么一副对联:“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也就是“君子为人,和而不流”,小事“和”大事“不流”。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应该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但在大事大非面前,就应当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该做到不助之。如果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由于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就是一种很自私的趋避。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一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不理解,可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的。

《说唐》里鼎鼎大名的尉迟恭是一名莽勇的将军,却不知在唐史里,也是一位以“和而不流”著称于世的君子。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朝间坐,同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素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将唐太宗的棋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各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马上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如此还不干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如此不敬,我要借他而告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做法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愿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仔细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唐太宗气坏了,把手中的玉版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从而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

“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掉死刑,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加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获得了忠直的荣誉。尉迟恭得绸缎千匹之赐。”

唐太宗如此做,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同时,为此他当然也感激尉迟恭:假使尉迟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明正”起来,不治罪尉迟恭呢?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假如是真心待人,就应当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各种的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各种弱点,天长日久,朋友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包括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3无功不受禄

现代社会交际应酬很频繁,朋友、熟人之间请客送礼也如家常便饭。这中间除了友情之外,也免不了加杂个人利害。所以在收纳别人厚礼的时候,一定得三思而行,千万勿贪利而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处境之中。

以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鱼,因此,经常有人把好的鲜鱼送到他的家中。然而,他一概婉言谢绝这些馈赠。他身边的人好奇地问他:“您既然喜欢鱼,为何却推辞不受呢?”他回答:“正是因为喜欢,因此更不能接受。一旦接受了人家的馈赠,免不了要客套一番,这么一来,十分容易为对方而触犯法律,最后难以逃脱免职的厄运。免职之后,即使再喜欢鱼,也没有人会送的,甚至不会有购买鱼的钱。如今,我拒绝了,没有免职之虞,可以自由地去采购我所需要的鱼。”

4常存防人之心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性质假如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便是恶的。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要在与人打交道时谨慎小心,对别人不妨将他看得不好,而考虑一些防患对策,预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韩非子》中也说:“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意即两军作战时,必要时可以用谋略来欺瞒敌人。这与《孔子兵法》中的“兵,诡道也”相同。即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欺骗对方,以取得最后胜利。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过多的人。可是,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者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是到处存在的。所以,与其说欺瞒他人是不正当的行为,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大意失荆州了。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得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致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可是,社会上鱼目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诚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什么样的朋友应当提防呢?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这是讲,由于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碰到困难逆境时,十分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是建立在很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就算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而因为利害关系结合的朋友,迟早会中断。比如在企业关系中,很多朋友是生意场上的朋友,所以,当你飞黄腾达时,这些人都会奉承你,沾你的光。而当你一旦失势,这些人便会抛弃你,另攀高枝了。这种事在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十分常见。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明白利用别人,而自己却非常少为别人做些事情。这种朋友关系,很难维持长久。所以,交友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那些有利害关系的朋友,交往时更要小心谨慎,保持距离。

5对小人应若即若离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说:“处小人,在不远不近之间。”这同孔子的想法如出一辙。过分地接近小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负担,冷落了他,又会招致嫉恨,不知其心怀何鬼胎。因此,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上策。

书中又说:“由于喜欢蛇,而贸然出手去抚摸它,常常会被它咬噬而中毒;倘若由于不喜欢老虎,而动手击打它,同样也会被老虎吞噬。”因此,必须远离老虎和蛇,就是指小人。现实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小人,对这种人一定要提防,不要笨拙地出手,以免遭到不必要的伤害。

6不可苛求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

活得累,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追求完善。可是或许你已经发现,不管自己是多么的努力,行为是多么的正确,自我反省是怎样的深刻,都永远达不到所有人对自己的要求。世界是这么大,社会是这么复杂,人的思想观点各不相同,要企求人人一致赞同一件事,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聪明的人,就应当在此时避重就轻,创造一种心理导向的效应。有一个被人广为称引的事例,说某一位诗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文作拿到广场上去展览,十分自信地对观众说,假如你们认为有败笔,尽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诗人的作品上标满了记号,人们挑出了很多他们认为是败笔的地方。诗人非常不甘心,他灵机一动,又写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诗拿到广场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请观众标出诗中的妙处。

结果到了晚上,诗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全换上了赞美为妙笔的记号。诗人的结论是:“我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行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正好是美好的。”诗人的大悟。可以作为我们对非难、诽谤的一种基本态度;而诗人的这种做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怎样减轻非难、诽谤这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心理学家指出,假如给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残暴”、“凶恶”、“狠毒”一类的词,一组人像下写“果敢”、“勇毅”、“顽强”一类的词,请两组测试者对人像作职业估计,那么,前一组人像很可能就被猜为罪犯,而后一组人像就可能被猜为军人。就像人们常常把银幕上、球场上的明星作为一种偶像,把表演中的人当作生活中真实的人一样。人类的内心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通过语言、形象的传播媒介树立形象的欲望,它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导向效应”。诗人的“败笔”、“妙笔”之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正是他利用了这种效应产生的。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假若要使自己摆脱困境,或减小压力,争取更多的赞同,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7留一步与人行

《菜根谭》中指出:“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就是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时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一味的让步,要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就算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得到的必然比失去的多。

这实际上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什么要退让?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

俗话说:“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来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所以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如此做,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给自己留条后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

书中接着阐述:“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一条小路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就显得越发狭窄,谁也过不去;要是让别人先行一步,那么自己也会有较宽平的道路可以轻松地通过。两相比较之下,为什么不选择利于自己的做法呢?更好的做法是:“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书中又进一步说:“锄奸杜癰,要放他一条生路。如果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所谓“狗急跳墙”,对对方紧追不舍的结果,必然遭到对方奋力的反击,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也算是一种让步的智慧吧。看来,让步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8君子不计小人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刻自我反省。就算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自问,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礼?否则别人为何如此对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乎仁也合乎礼了,而对方强横的态度却仍然不改。那么,君子又必须反问自己:我必定还有不够真诚的地方。再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而对方强横的态度依然故我,君子这时才感慨地说:“他不过是个妄诞的人而已。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

对于禽兽根本不必斤斤计较。”

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了分歧,不知怎么办,许多人就喜欢争吵,非论个是非曲直不可。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吵架又伤和气又伤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人和也万事兴。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太认死理,装装糊涂于己于人都有利。

事实上,按照通常情理,任何人都不会把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地抛掉。就某些方面来讲,人们有时会有执念十分深的事件,甚至会终生不忘。当然,这仍然属于正常之举。谁都清楚,怨恨会随时随地有所回报。所以,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或者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据此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类似的话来教育弟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其含义均是叫人处事时心胸要豁达,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应付一切。

《庄子》中对如何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也作了阐述。有一回,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致歉。老子淡然地说:“你仿佛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所以,假如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由于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其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纳之外,还要养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所以,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并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假如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9人至察则无徒

《孟子》中还有一个故事,也反映了孟子的处世态度。以前,有一位圣人名叫伯夷,他因为不想在同朝为官,退隐到山林里,最后饿死了。还有一位商朝的宰相伊尹,也很著名。孟子将孔子、伯夷和伊尹三人的人生观加以比较。他说:

“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孔子、伯夷、伊尹三人,人生观不一样,可是却都能坚守仁、义,所以孟子认为他们都是圣人。换言之,只要能够忠实地坚守原则那么采取什么手段、方法都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处世态度对生活中的人们十分有借鉴意义。人们常常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态度与己不同,因而排斥对方,认为唯有自己才正确。实际上,只要能够遵守作人的原则,那么采取什么生活方式都无所谓。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在生活各个方面处处同自己一样,或是事事如己愿。这是很不可能的。假如能认清这个道理,人的心胸就会豁然开朗。

10得饶人处且饶人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两种人:有的人无理争三分,有理不让人,小肚鸡肠。

有的人真理在握,不卑不亢,有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

有的人为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忙个不亦乐乎,谁也不愿甘拜下风,以至大打出手,闹了个不欢而散。

其实,事后静下心来一想,当时假如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退守一步,自会海阔天空。因此,越是有理的人,表现得越谦下,这越能显示出他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可见,“得到饶人处且饶人”,正是人生的糊涂境界,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有什么想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