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虚心:山外青山楼外楼
15721800000060

第60章 谦虚,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自古以来,谦虚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有了谦虚,才让我们明白知识的意义,才让我们在知识面前永远低下头去学习。另外,谦虚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试想,谦虚的我们在他人帮助下,不耻下问,自然学习就会进步得神速;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会想“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就会成长得很快。无形之中,我们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一位大学生在给学弟学妹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他这样说:“戒骄戒躁,宁朴毋华。”学习的最好习惯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不搞“面子工程”。踏实的态度表现在两方面:对内和对外。

对内,即对自己,要做到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要欺骗自己,没有搞懂的知识一定要弄明白,没有完成的功课一定要完成,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一定要补上,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坚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要追求一时成绩而做“临时抱佛脚”式的用功,要做每天进步一点的长久努力。

对外,要做到谦虚,巴甫洛夫说:“无论什么事,都把自己当作一个门外汉”。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其实离“高手”的境界还差得很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要瞧不起别人一个微小的优点,将这些小优点汇集起来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要以“我与他不熟”或“我不喜欢他”为借口。学习是独立于人际关系并能改善人际关系的事物。学习时放下架子,知识的大门才能为你打开。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从上述这个例子来看,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只有做到谦虚,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反之,骄傲自满,是学习、生活中的大敌,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华罗庚一生的主张是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他说:“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

1955年在厦门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工作的陈景润,按照李文清老师的建议,开始研读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为了透彻地掌握这部著作,陈景润把书拆成一页一页的,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整本书读了二三十遍,对每条定理都了如指掌。后来,他在书中有关“它利问题”的论证上,发现了一个难以觉察的差错,就提笔写了一篇改进华罗庚先生的结论的论文,由李文清老师托人转交给了华罗庚。另外陈景润还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他信中是这样说的:“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您拭去。”

已经写出《堆垒素数论》这样享有盛誉的华罗庚,面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陈景润发现的问题,他虚心地接受了,承认“差一点”。然而,后生可畏的感觉,并无损于他的自信。因为,对他来说,改进的那个结论,只会使自己的著作更接近真理。

从华罗庚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为人师表,他的谦虚谨慎。其实,骄傲的资本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完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你骄傲了,必将很快被其他人赶上、很快被后人所超越。

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是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就是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学习、研究……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自己已经很渊博了,还总是认为不足的人是最高尚的。自己明明知之甚少,还要装作知识渊博的人就会不断出差错。只有严于律己,时时鞭策自己不要出差错的人,才会取得真正的进步。圣人之所以很少出差错,就是因为他们严于律己,时时鞭策自己不要出差错。虚心去接受批评的人,永远都在完善自我进而取得成功。

众所周知,学习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以为是和骄傲自满,这样会使人走向无知,走向失败。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永不自满,懂得谦虚,才能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