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勇于实践
15727600000004

第4章

精明义理的人,说话简单明了;粗心大意的人,说话费劲而混乱。

医者,观身之气而知其人之寿夭;识者,观国之气而知其世之兴衰。

——宋·王十朋《上殿礼三首》

医生,看人的气脉就知道他寿命的长短;有见识的人,看国家的形势就知道是兴旺还是衰落。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宋·陆游《书巢记》

天下的事情,听说的不如看见的知道得详细,看见的不如当事人了解得详尽。

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

——宋·陆游《绝句》

居住在山上不一定知道山的好处,倒是行人看得细致真切。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认识必须在行动之前形成,就如同走路,必须借助光亮照着。

明理可以治惧。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二先生语》通晓事物发展规律做事就不会畏惧。

未有知之而不能行者,谓知之而未能行,是知之未至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没有真正通晓了而不会做的事情,所谓通晓了不能做,是没有真正弄懂的缘故。

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见多识广就如同广储的药物,重要的在于知道怎样运用。

不可以一言之中,一事之善,而兼取其大体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

不能由于一句话说对了,一件事做好了,就认为这个人总体上都是好的。

事有大小,有先后。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后,后其所先,皆不可以适也。

——宋·程颢《论王霸之辨》

事情都有大有小,有先有后。只注意小的,而忽视大的;把本应后办的事提前先办,把必须先办的事推迟去办,都不能够达到治理的目的。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宋·释悟明《联灯会要》

若不亲身经历一件事,就不会增长对此事的认识。

众盲摸象,各说异端。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几个盲人摸大象,各自对大象的感觉都不一样。比喻片面看问题。

苟不广闻,乃亦不知所疑也,是知阙疑非浅学之事。

——宋·晁说之《晁氏儒言》

如果见闻不广泛,也就不能产生疑问,据此可以知道,能够产生疑问可不是学识浅陋的人所能做到的。

西园一点红犹小,早被蜂儿知道。

——宋·毛滂《破阵子》

西园的花刚有一点红色,就被蜜蜂首先知道了。比喻事物刚一有苗头,就会被发现。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宋·洪迈《夷坚三志·姜七家猪》

见到怪现象并不奇怪,那怪现象就会自然消亡。

木落霜浓,探春只梅花未。

——宋·韩元吉《点绛唇》

叶落霜浓,探测春天只看梅花是否绽放。比喻推理判断。

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

——宋·袁采《袁氏世范》

从高处向低处看,如同登上高山远望,无不尽收眼底;从低处向高处看,如同站在墙外,准备窥看墙里。比喻人要眼界高才能洞察一切。

老成之人,言有迂阔,而更事为多;后生虽天资聪明,而见识终有不及。

——宋·袁采《袁氏世范》

年龄大的人,虽说话显得呆滞,但经验丰富;年龄小的人,虽天资聪明,但见识终有赶不上年纪大的人的。

知之而行,则譬如皎日当空,脚踏实地,步步相应;未知而行者,如暗中摸索,虽或中,而不中者亦多矣。

——宋·张栻《答朱元晦》

通晓道理而后行动,就如同大阳当空照耀,走起路来踏踏实实,步步和谐;不通晓道理就行动,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虽有的走对了,而走错了的也不少。

乐小必害大,安近远之迷。

——宋·张耒《夏日杂感四首》

喜欢小的事情必然损害大的事情,满足于眼前利益长远的目标就不会清楚。

夜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宋·王令《夜归》

晚上的狗只知道人是盗贼,不知道是主人夜间回来。比喻人的见识有限。

天下之公论,虽仇怨不能夺也。

——宋·王巩《甲申杂记》

天下人公认是正确的道理,即使是仇敌也无法改变。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弈者惑而旁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河道弯弯曲曲,站在岸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而掌舵的人却不清楚;下棋的胜负,棋手双方困惑迷乱而旁观者却看得清楚。不是智慧有什么差别,而是静可以观动。

望海知广,登山见高。

——宋·高颐《宁德县讲堂记》

看到大海才知道什么是广阔,登上高山才看见什么是高大。比喻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具有远见卓识。

一嘘吸,足以察寒暑之变;一语默,足以著行藏之妙。

——宋·胡宏《知言》

一次呼吸,足可以观察出寒暑的变化;一句沉默的话,足可以显示出行止的微妙。

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

——宋·邵尧夫《渔樵对问》

能用天下人的眼睛当作自己的眼睛,他的眼睛就什么东西都能看到。

穴壁而窥,见不盈尺;我登泰山,洞视八极。

——宋·张孝祥《吴春师高远轩居》

从墙上的小孔向外窥视,所见的范围不超过一尺;登上高大的泰山,可以清楚地看见最边远的地方。

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十目所视,必不滥知。

——元·欧阳玄等《宋史·窦贞固传》

三个人同行,往往会听取并选择到好的意见;十只眼睛所看到的,必然不会看错。

近寺人家不重僧,远来和尚好看经。

——元·张国宾《合汗衫》

靠近寺庙的人家不看重和尚,远处来的和尚容易念经。比喻人所具有的一种贵远轻近的偏见。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完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见识不完的,是人世间之事;读不完的,是人世间之书,悟不完的,是人世间的道理。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山离得近而月亮离得远便觉得月亮小,于是便武断山比月亮大。

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出于气质者第二,出于世俗者第三,出于自私者为下。

——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大凡见识因道理而产生为最高,因气质而产生为其次,因世俗而产生为第三,出于自私自利为最下等。

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篇》

耳朵所闻,眼睛所见,擅长使用这些能使心胸开阔。

知暵潦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

——明·刘基《郁离子》

知道庄稼是旱是涝没有比得上农民的,知道水和草的好和坏情况没有比得上马的,知道冬天夏天的冷热没有比得上虫子的。比喻有真知灼见的人必须是专于一事并很有经验的人。

功利之君,鲜不务近而忽远。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

只注重功利的君主,没有不是顾于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目标的。

持萤烛象,得首失尾。

——明·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手持萤火虫去照大象,照见了象头却照不见象尾。比喻目光短小,就难于看清事物的全貌。

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

——明·杨慎《风雅逸篇》

少见便会多怪,看到驼峰就会说马背肿得很高。

水清则见毫毛,心清则见天理。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

水清澈了就能看见里面最微小的东西,心清静了就能发现天理良知。

识高能量大,气盛则声弘。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见识多能力就大,气粗壮声音就宏亮。

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明·薛瑄《读书录》

处理事情,首先见识,其次决断。

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明·叶子奇《草木子》

南方人做梦不会见到骆驼,北方人做梦不会见到象。比喻环境和条件决定人的见识。

彼以成败评豪杰者,市儿之见也。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

以成败评论英雄,是平庸的市侩见识。

帆海者不知山,驾陆者不知水。

——明·何贤明《大复集·赠杨静之南归·序》航海的人不知道高山的样子,陆行的人不知道大海的模样。比喻生活环境制约人的认识能力。

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耳朵听不到声音,就失去了天生的听觉;眼睛看不见东西,就失去了天生的视力。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

自己看不见,不是说没有颜色;耳朵听不见,不是说没有声音。

物之不常见者皆妖。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对不经常见的事物人们都会觉得是怪东西。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大怒或大喜时,性情就失去常态了,这时所作所为,一定要和有见识的人商量,不然,后悔就随之而来了。

有言在一时,而其效见于数百年之后者。

——清·顾炎武《日知录》

有的话虽然只在某一时间说过,但它的效果在几百年之后才体现出来。比喻有些远见卓识的见解,当时并不为世人所重视,但若干年后却大放异采。

所见者愈少,所怪者愈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唐序》

看见的事物愈少,感到奇怪的事情就愈多。

双瞳如豆,一叶迷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高序》

眼光短小如小豆,一片树叶遮眼就看不见泰山。比喻眼光短浅。

鄙吝者,必非大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僧术》

目光短浅且又吝啬之人,一定成不了大业。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天下的事情如果洞察了解都是学问,人情世故如果熟悉懂得就是创作文章。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清·袁枚《尚识》

学问就如同弓弩,才能就如同箭头,用见识来作指引,就能射中目标。

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

——清·袁枚《书听见》

如何才称得上是英雄?首先必须要有高明的见识。

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累到十枚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揭示事物的规律特别困难,而观察事物的姿态则十分容易,就如同垒十个弹丸那样困难。

上看千仞,不如下看一寸;前看百里,不如后看一屣。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向上看千尺高,不如向脚下看一寸长;向前看百里遥,不如向后看一步远。比喻看得高远,不如看眼前的和自己走过的道路。

人当大着眼目,则不为小小者所动。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人应当目光远大,则不会为小事动心。

情生于才,才大则情挚;识长于学,学薄则识高。

——清·何炳麟《红楼梦论赞跋》

情趣产生于才能,才能越大情趣也就越真挚;见识生长于学问,学问越渊博见识也就越高明。

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刚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清·唐甄《潜书·辨儒》

心是一种灵物。不用则会长久保存,稍用就会有小成就,大用就会有大成就,变通运用就会出现神奇结果。

成败论古人,陋识殊未公。

——清·沈德潜《咏史》

以成败评论历史人物,这种浅陋的见识用到古人头上是不公道的。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清·黄遵宪《游箱根》

站在最高处,才觉得天地广阔无边无际。

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感怀》

认识形势最可贵的是了解当前的情况,懂得人情世故最重要的是阅历丰富。

好言所不知,自欺也。

——清·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下》

喜欢说自己所不知道的事,这叫做自欺欺人。

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没有见识就无法判断义理,没有才华便没有办法写好文章,没有学问就无法熟练地处理事务。

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

——清·张廷玉等《明史·邹元标传》

偏见必然产生迷惑,迷惑必然产生固执,固执己见而且又为了自己,就不会再有别人的地位。

同乎己则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

——清·方苞《通蔽》

赞同自己见解的就怀疑,怀疑有受蒙蔽的地方而自己确实对的就坚持下去;不赞同自己见解的就多问几个为什么,丢掉自己的偏私去研究各种不同见解,这样就可以正确认识客观真理了。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诗经·小雅·小旻》

如果没有去实行迈步行走的谋划,是由于谋划没有得到理论的指导。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众人讨厌的方面,我一定要亲自考察;众人喜好的方面,我也一定要亲自察验。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权衡之后才能知道轻重,度量之后才能知道长短。比喻通过实践才能有所认识。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木匠和车工师傅能够把干活的规矩原理传授给别人,可是无法让别人一下子就掌握了熟练的技巧。比喻实践的重要意义。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行动就可以了。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荀子·儒效》

追求之后才能有收获,实践之后才能有成果,积累之后才能有提高,尽善尽美才会成为圣人。比喻实践是行事的根本。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明白了而又不去行动,即使知识丰富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没有听说不如听说,听说不如亲眼所见,亲眼所见不如知道它,知道不如动手去做。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

——《荀子·儒效》

只听说而没有眼见,即使听说很多,也必然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只看到而没有真正了解,即使亲眼目睹也只能是些假象。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荀子·儒效》

人积累了耕耘的本领就成为农夫,积累了砍削的本领就成为工匠,积累了贩卖货物的经验就成为商人,不断地积累实践礼义就成为有德行的人。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如果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如果不靠近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荀子·修身》

道路虽然很近,但是不走也不能达到目的地;事情虽然很小,但是不去做也不能成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大略》

嘴上能说又能够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这样的人是国家的宝物。嘴上不讲,但能亲自于好事,这样的人是国家的器物。嘴里说得好,但不能亲自实行,这样的人是国家的用具。嘴里说得好听,其实尽干恶事,这样的人是国家的妖孽。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

擅长学习的人能够穷尽事物的道理,擅长实践的人能够探究其难处。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荀子·大略》

对是与非疑惑不解时,就用过去的经验来衡量它,用近前的经验来检验它,用公正的态度来考察它,这样,流言蜚语便会慢慢消失,恶言恶语也便会渐渐消失。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韩非子·显学》

任何事不进行检验就加以肯定,都是愚蠢。

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

——《韩非子·六反》

不听他的言论,则不会知道他是否是无术之人;不任命他做事,则不会知道他是否是不好的人。比喻实践检验一切。

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韩非子·六反》

贤明的君主听臣属的陈述,必然要考察这些话是否有实践价值;观察下属的所作所为,必然要看它是否有实绩。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学者虽然有学识,但行为是根源。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

——《墨子·修身》

只空谈而不实践,即使有辩才也不要听他的。

知,接也。

——《墨子·新考定经上篇》

了解,意思就是接触。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老子》

高明的读书人听到真理,就勤奋地去实践。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庄子·天地》

虽然金石能发声,但不敲击不会鸣响。比喻不实践就不会认识。

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庄子·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