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15729300000034

第34章 细读明辨开拓创新

——读杨明先生文有感

接读镇江市图书馆中国文心雕龙资料中心编印的《信息交流》总第13期,见载有杨明先生大作,便急忙拜读。由于缺第二部分,又从彭荷成同志处讨得电子文本,得以读罢全文。细读几过,觉得确是好文。今不揣浅陋,略述几点感想,以与同好交流,并向作者及各位方家请教。

我感到,无论是原题《<文心雕龙>不是儒家的文学理论》,还是今题《<文心雕龙>是以儒学为指导吗》,似都不太贴切。只有其副题《谈刘勰文学思想与先秦汉代儒家文论的重大区别》,才与文章实际内容相符。作者在文本细读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而这又往往为许多研究者(包括笔者)所欠缺。文本比较,就更需要审慎的辨析斟酌。这两样,都是个工夫活,也是个细发活。詹福瑞先生“颇具功力”、“成熟思考”之评,不知是否含有此意。文章依次从《文心》写作宗旨、各篇对“宗经”的议论、对文学创作的具体评论等方面层层展开,显得纲举目张,条分缕析。行文也平易畅达,毫不艰涩,可读性很强。

作者的基本结论是:尽管《文心雕龙》也受到儒家伦理观和文学思想的重大影响,但实与先秦汉代文论有重大区别;其重点不在论文章的政教功能,而是要人们学习经书的优良文风,体现了魏晋以来文学自觉时代的审美眼光和观念;而且,其分析之细致,论述之系统,又迥出于前人和时人之上,从而强调了刘勰超出前人的时代贡献。这一结论,大体符合《文心雕龙》实际,也能为广大研究者所接受。

其实,早在古代,对《文心》之“宗经”,就既有“究其指归,而不谬于圣人之道”(《尊西诗话》)的谬奖,也有“谓有益于词章则可,谓有益于经训则未能”(《停云阁诗话》)的卓识。当代学者也多有谈及“宗经”重在论文而不在传道者。但又确实均不如杨文全面、透彻。如通过考察刘勰对汉代古诗和刘宋诗的态度,指出刘勰既反映了儒家功利主义诗学观的影响,又充分反映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审美眼光,而主要方面是审美的,非功利的;刘勰对“持人情性”、“义归无邪”之类教训的理解也相当宽泛,认为只要不显然违背封建道德,便是“无邪”。关于刘勰赋论,作者指出:故然承袭了传统的以讽谏论赋的说法,但实际上又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包含了新的内容,即从艺术表现方面批评汉赋,充分理解并肯定了赋的“体物”功能。又如,指出《物色》篇之“物”,不是此前儒家文论所指“社会的、政治”的“物”,而是“专指自然物而言”。所有这些论析,都颇体贴入微。此外,还有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兹不赘述。

作为学习,笔者愿冒昧谈几点稍异作者的理解,期待匡正。

作者认为,判断一部文论著作、一种文学主张是否以儒学为指导,应以先秦汉代儒家圣贤学者所提出的、见之于儒家典籍的文论作为准绳,尤应以这些文论中最能体现儒家鲜明特征的内容作为准绳。鄙意以为,还是应将原始儒家与后儒区分开为好。汉儒牵强比附政教伦理的诗论,并不为多数儒家后学所接受,似不宜作为判定的“准绳”。另外,似也不宜将视野局限于具体的文学观点,更应兼顾到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论。在《文心雕龙》中,“征圣”、“宗经”就具有基本方法论性质。而这种方法论,完全是由先秦儒家所奠定的。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就提出了“故凡言议期命以圣王为师”(《荀子·正论》),“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故诗说礼乐之道归是矣”(《荀子·儒效》)的主张。郭绍虞先生指出:这是后人论文主于征圣、宗经、明道的先声[1]。《文心雕龙》之“原道”、“征圣”、“宗经”,正是承此而来。确实,刘勰决非仅仅继承具体文论观点,也承袭了儒经的思维框架。诸如《原道》对“文”的合法性论证,就袭用了《易传》的宇宙论图式。以此而言,说《文心》由儒学指导,也并无不可。

再看儒家的基本文学观。作者认为,强调以内容为主导、文辞为内容服务、文辞与内容相结合,这显然是写作一切文章,表述任何内容时都应遵循的金科玉律;墨家、道家、法家的著作都应遵从这一规律;因此,它不是儒家独有、儒家色彩浓厚的东西。这就将写作的普遍规律与写作主张相混淆了。墨、道、法诸家的写作遵从这一规律,与他们是否有此理论主张,完全是两回事。论者又以《韩非子·左储说上》中“买椟还珠”故事为例,证明其他思想流派也触及这一问题,也颇牵强。韩非子是借此典故为墨子“其言多不辩”辩护,反对“怀其文,忘其用”,强调了言的实用功能,表现出对“文”的轻视。《韩非子·解老》,则明确提出“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之论。道家更是主张“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散五采”(《庄子·胠箧》),将质与文对立起来。墨子的“先质而后文”主张,也是将质与文机械割裂。凡此,均与儒家“文质论”大别。此外,任何新事物,都有其来龙去脉,不可能无中生有;要求绝对的“独有”,就等于取消一切事物。儒家“言志”说虽承自前人,但孔子和后儒均有所生发,成为其“文质论”的有机部分,并与“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诸论相呼应,因而也并不妨害其具儒家色彩。在刘勰之前,葛洪、宗炳、陆机等人,就均已肯定了魏晋文采,能以此而否定刘勰的审美理论吗?所以,鄙意以为,诸如“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情欲信,辞欲巧”、“文质彬彬”,乃至荀子“情文俱备”(《荀子·礼论》)一类论断,应说是“儒家色彩浓厚的东西”,而且是比有关文学美刺讽谕和教化功能的论述更为基本的东西,是典型的儒家文论。

《论说》有谓:“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文心雕龙》既然以“弥纶群言”为己任(《序志》),那么,其“一理”安在?那就是“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这就是将全书连贯成一个整体的总纲。这一总纲,显然又是从传统儒家“文质”论,而不是从其它文论中脱化而出。刘勰的这一审美理想和基本文学观,与对刘勰“深爱接之”的萧统所谓“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志”(《文选序》)的理想追求遥相呼应。而这理想,显然也有着明晰的儒学渊源。决定文论著作性质的,正是其基本文学观。不管刘勰对作家作品的具体评论如何开放,终归没有越出这一纲领的覆盖。以此而论,称《文心》为“儒家文学理论”、“以儒学为指导”,似也并不为过。

杨文充分肯定了刘勰的文学审美自觉理论,但对《文心》批评不良文风似关注不够。到刘勰的时代,反对文学“采”、“丽”,已非主要危险;为其辩护,也并无风险。相反,“文章竞为浮华,遂以成俗”(《北史·苏绰传》),乃至出现“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范宁《罪王何论》)的现实危险性。抨击这种时尚,则可能开罪于士族文人。刘勰却勇敢地承担了这一重任。由《序志》篇可知,矫正不良文风,实乃结撰《文心雕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山谷尺牍·与王立之》也称其“讥弹古人,大中文病”。总之,一方面,刘勰捍卫了魏晋以来的文学审美特征,指出文章就应“以雕缛成体”,并拈出标志时代特色的审美范畴“情采”;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审美自觉力予矫正、规范,极力抨击确已存在的“浮诡”、“讹滥”倾向。可见,他是左右开弓,两条战线作战。而反对两种不良倾向,似亦为当时文坛共同要求。诸如“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萧纲《答湘东王书》),“夫文典则累野,丽则伤浮”(萧统《文选序》)诸论,即可为证。刘勰不过是适应时代要求,并大加发挥罢了。

而刘勰完成这两大任务的基本武器,又是他极力推崇的儒家经典和儒家文论。“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情采》)这就为魏晋以来文学的“采”、“丽”找到了合法根据。“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征圣》),又成为矫治“繁采寡情”、“务华弃实”等不良文风的针药。但应指出,这里显然存在对经典的“过度阐释”,说儒经都有文采,就明显有悖事实。意大利学者、作家昂贝托·艾柯(UmbertoEco)曾指出:“一旦某个文本成为某一文化的‘圣’物,也就立即经受各种似是而非的阅读,也因此遭受无疑是过度的诠释。”[2]但在我们这个一向“畏圣人之言”的国度里,对经典的“过度阐释”却比比皆是。有时,对研究对象的过分迷醉,也可能导致“过度阐释”。我们对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的研究,也应十分警惕这一倾向。

杨文最后“卒章显其志”,对“说起文论就要归入某一家思想指导之下”提出质疑。作者认为,文学理论虽也会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实践,未必要说它是在某家学说指导下写成。这不无道理。确实,在所有文论中寻找某种学说指导,或认为会“处处”以某种学说作为评判标准,未免夸大其词。但文学理论作为一种经验整理和逻辑建构,又毕竟难以脱离一定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既可能来自直接经验,也可能来自某一学说。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某些系统化的文学理论,确实存在以某种学说为指导的情况,《文心雕龙》即是如此。

按理说,这种思想指导也应该是多元化和自由选择的。但在儒家思想一统的古代中国,却很难实现,何况齐梁间还出现了官方倡导的崇儒高潮呢。这就使古代作家,始终处在活泼泼的文学实践与“圣化”的儒家教条的内在紧张之中。《文心雕龙》就充满了此种内在紧张。面对魏晋以来文学采丽思潮的充分乃至过分发展,刘勰妄图借助儒经,既肯定文采,又反对讹滥,就使他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要真以儒经为典范,就必然否定魏晋“雕缛”;为了肯定南朝“情采”,又不得不拔高、美化经典。而刘勰的成就,或恰恰在于,就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有可能突破世界观局限一样,其对自身经验和文学史实的尊重,使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儒家教条的束缚,从而写出了一部“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序志》)的文章、文学写作原理著作。历史已多次证明,希望前进的人士,决不会成为“指导思想”的奴隶。

总之,肯定并发挥审美情采,批评繁采寡情,探讨写作规律,这三者,构成了刘勰的总体贡献,而不仅仅在其审美自觉一途。

现代阐释学认为,文本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Vorsicht)之中”[3],也即阐释者无不事先存在一种固有理解框架,文本阐释不能不受此框架制约。由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和某种学说“指导一切”的长期贯输,就使我们一代学人每每形成学说“处处指导”的“先见”。加之刘勰又自称“征圣”、“宗经”,就很容易酿成儒学“处处”指导《文心》的误解。而杨先生怀疑并摒弃了这一“先见”,故能对《文心》作出新的解读。由此可见,研究者应不时反省自己的“先见”,及时清除不当“先见”,才可能有所前进。这是杨文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

刘彦和云:“文情难见,谁曰易分?”(《知音》)笔者本就孤陋寡闻,加之疏隔《文心》研究多年,上论或多有背谬,谨请杨先生和各位高明不吝赐教。

(原载于中国文心雕龙资料中心编《信息交流》第14期)

注释: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2]转引自张隆溪《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