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02

第2章 周郑交质

《左传》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①。王贰于虢②,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③。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④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酌》,昭忠信也⑤。”

【注释】①平王:周平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立国后,郑武公、庄公父子两人曾相继以诸侯的身分,兼掌周王室实权。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②虢:西虢公。③王子狐:平王的儿子。公子忽:郑庄公的儿子。④成周:周王室的首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4O里。⑤《风》:《诗经·国风》,《采蘩》、《采蘋》是其中的两篇。《雅》:指《诗经·大雅》。《行苇》、《泂酌》是《大雅》中的两篇。

【译文】郑武公、庄公先后做周平王的卿士。平王想把庄公的一部分权力分给虢公,庄公怨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事。”所以周和郑就交换人质。周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公子忽到周朝做人质。平王去世,周朝的人打算把政权交给虢公。这年四月,郑国的祭足率领军队收割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去收割成周的谷子。于是周王朝和郑国相互仇恨。

君子说:“信任不出自内心,有人质也没有用处。如果以坦诚、谅解的态度处理事情,再用礼法来约束,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他们呢?如果有纯真无私的信任,即使是山涧、小溪、池塘、小洲里长的野草、浮萍、白蒿、水藻之类的野菜,筐、笛、釜之类的器具,大大小小的积水、道路上的雨水,也可以用来献给鬼神、王公,何况君子缔结的两国之间的信约,按礼法行事,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国风》里有《采蘩》、《采蘋》,《大雅》里有《行苇》、《泂酌》,这些诗篇都是彰明忠信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