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92

第92章 报任安书(2)

【注释】①剖符:分剖之符。古代符分作两块,君臣各执其一,以示信守。丹书:帝王发给功臣的文卷(铁制的),凭它可以减免罪刑。②文史星历:都是太史令掌管的事。星,天文。历,历算。③卜:卜官。祝:祭祀时赞辞的人。④倡:乐人。优:戏子。在封建社会被视为下等人。⑤次比:相比较。⑥用之所趋异也: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趋,向。⑦理色:理,道理;色,脸面。⑧诎:同“屈”。诎体:指身体被捆绑。⑨易服:换上罪人的衣服。⑩关:关锁。本:指枷。索:指绳。被:遭受。箠(chuí):杖刑。楚:荆条。剔头发:即所谓髡(kūn)刑。剔,同“剃”。婴金铁:以铁圈束颈,即所谓钳刑。婴,绕。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大夫以上的官职,犯罪时不上刑。槛(jiàn):养兽之圈(juàn)。阱(jǐng):陷井。渐:浸渍。即逐步发展的结果。定计于鲜也:计划在未受刑时就自杀以免受侮辱。鲜,态度鲜明爽朗。榜:打。圜墙:监狱。抢:触的意思。徒隶:狱卒。心惕息:心怀恐惧。以:同“已”,已经。强颜:厚着脸皮。西伯,伯也:西伯,即周文王姬昌。姬昌居雍州陕西凤翔地区:称西伯;西伯为九州之长,故说“西伯,伯也”。第二个“伯”字同“霸”。羑(yǒu)里: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北。李斯:河南上蔡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他任丞相。具:具备。五刑:割鼻,斩左右趾,打死,斩首,斩成肉酱。械:手铐脚镣之类的刑具。彭越:他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多有军功,封为梁王。后刘邦把他捉来,关在洛阳。张敖:封赵王,刘邦疑心他谋反,把他逮捕下狱。绛侯:周勃。诸吕:刘邦之妻吕后的亲族吕产、吕禄等。惠帝、吕后死后,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国相,阴谋颠覆汉朝。周勃与陈平诛杀诸吕,迎立刘邦次子代王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请室:大臣待罪之室。周勃后来有人诬告他谋反,被囚于请室。赭(zhě)衣:罪人穿的衣服。三木:手、足、颈项上的刑具。季布:项羽部下将领,曾多次击败刘邦。后刘邦灭楚,缉捕季布,季布就剃发变服,自卖身给鲁国大侠朱家为奴。钳:以铁束颈。居室:少府下所属的官署。一种特设的监狱。罔:同“网”。这里的意思是坠入罗网。引决:下决心。自裁:即自杀。一体:一样,一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勇怯强弱都是形势所决定的。审:明白。绳墨:指法律。以:因此。稍:渐。陵迟:衰颓,指志气衰微。引节:死节,用死来表现自己的节操。重:慎重,难于。殆:大概。去就:舍生就义。缧绁(lěi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臧获:古人骂奴婢的贱称。没世:终结一生,就是死去。倜傥(tìtǎng):卓越。演:推演。相传周文王被殷纣王囚于羑里时,推演《易经》中八卦为六十四卦。厄(è):困苦,灾难。厥:句首语气词,无义。孙子膑(bìn):脚,兵法修列:孙膑(战国时兵法家)被他的同学庞涓陷害,砍去了两足,才写出了兵法八十九篇。不韦:即吕不韦。秦庄襄王时任丞相,秦始皇时吕不韦因犯罪免职,后来放逐到蜀地而自杀。相传《吕览》是他作丞相时,他的门客写成的。韩非:韩国的公子,入秦,被李斯所诬陷,下狱后被药杀。《说难》,《孤愤》等篇是韩非在入秦前,鉴于韩王不能任用他感愤而作的。大底:即大抵,大概。思来者:想让将来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志向。思,期待。乃如:至于。空文:未能实行的文章,这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放失:散失。稽:考察。纪:纲纪,指道理,规律。轩辕:即黄帝,传说中远古的君王。姓公孙,因居住在轩辕丘,所以又称轩辕。天人之际:指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极刑:指宫刑。愠(欲n)色:怒色。愠,怨恨。其人:是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通邑:大邑。负下:负罪之下。未易居:不容易处。下流:庸俗,卑贱的人。忽忽:恍恍惚惚。直:仅,不过。闺阁之臣:即宦官。宁得:岂能。自引:自己引身而退。以通其狂惑:以表达自己的狂放不明。这是愤慨之言。剌là:谬:违背,相反。曼辞:美好的言辞,动听的话语。要之:总之。

【译文】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过去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要谨慎地待人接物,应努力为朝廷推荐贤才。您的情意十分真挚诚恳,但您怨我未遵照您的意见行事,而随着世俗人的话去做,我是不敢这样的。我的才能虽然平庸,也曾听到过先辈们高尚的道德作风。只是我以为自己的身体已经残废,又处于被玷辱的卑贱地位,一行动便受到斥责,想把事办好,结果反而弄坏,因此我独自郁闷愁苦,向谁诉说这种心情呢?俗话说:“为谁去干呢?谁能听我的呢?”作为知音的钟子期死后,伯牙终生不再弹琴了。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士大夫都为知己的人出力做事,女子都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打扮。像我这样身体已经残缺不全的人,即使有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难得的才能,有像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的情操,但终究不可能得到荣光。在这种环境中,只能被耻笑、被侮辱。您写信给我,早应答复,但正碰上我跟着皇帝东巡归来,还要处理许多繁琐的事务,相见的日子渐近了,匆忙间没有抽出一点空闲时间,把我的心意及时写信给您,现在您遭遇到难以预料的大祸,再过一个月,残酷的处决犯人的冬季就要临近了。那时,我又必须跟着皇帝到雍地去,恐怕您的不幸突然来临,使我最终不能向您抒发烦闷的情感,那么就使您死后也抱恨无穷了。请让我谈点浅陋的见解吧。很久未写信,请不要责备我的过错。我听说:修养身心,是智慧的象征;爱帮助人,是仁德的开端;与人为善,是正义的表现;懂得耻辱,是勇敢的标志;树立美名,是品行的最高境界。士大夫具有这五种品德,才可以立身于世,名列于君子之林。没有比想让别人得到好处,自己反遭受灾祸再悲惨的了,没有比伤心更悲痛的了,没有比辱没祖先更丑陋的了,没有比宫刑更耻辱的了。受过宫刑的人,是无法和君子相提并论的。这种认识已经不是一代,其根源是很远很远的。过去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和孔子同坐在一个车子上,孔子觉得很耻辱,就离开卫国,到了陈国,商鞅靠宦官景监的引见做了官,贤臣赵良为之寒心;宦官赵谈与汉文帝一块坐车出去,大臣袁丝认为羞耻,变了脸色。这些事情说明,自古以来都是鄙视宦官的。就是那些平常的人,事情如果与宦官有关系,都会挫伤他们的志气,何况那些慷慨有志之士呢。现在朝廷虽然缺乏人材,可又怎能让我这受过宫刑的人,推荐天下的英雄豪杰呢?我依靠祖先太史令的事业,能够在皇帝身边做官,已经二十余年了,回顾过去,首先,不能尽到忠信,没有具备奇才异能的声誉,未得明主的信任。其次,对内不能进行讽谏,推荐贤才和隐士;对外不能参加军队,未树立野战攻城、拔旗斩将的功勋。再其次,不能积累功劳,取得高官厚禄,为家族亲友争光。这四件事,一事无成,只能苟且偷生,迎合皇帝,得到收容,结果没有一点建树,从这里可以把事情看清楚了。过去,我曾在下大夫的行列中,在外朝做太史令官,没有在这时维护国家的法令,尽到自己的职责。现在身体已残废,官职又卑微,处于下贱人之中,而想昂首扬眉、议论是非,这不是轻视朝廷的官员,羞辱当今的士大夫吗?唉!像我这样的人,还能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事情的原委、底细不是容易弄明白的啊。我少年时期缺少高远的非凡的才能,长大之后,在乡里也没有名声,幸而国君因为我的祖先的缘故,使我能够贡献自己微薄的才能,出入于宫廷之中。我想,脑袋扣着盆子怎能看见天呢?尽心尽力于国事,怎能顾得上私事呢?因此,我谢绝宾客,忘掉家中琐事,日夜想着竭尽自己那平庸的才力,务求一心一意忠于职守,从而取得国君的信任。然而事情却完全违背我的愿望。以前我和李陵同朝任职,共同出入于宫禁之中,但平时相处并不十分亲密,兴趣和志向各不相同,从来没有在一块饮过酒,没有结下殷切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