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斯德发现了细菌,人们对他的细菌引起疾病的理论深信不疑。同时代的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却有一个问题大惑不解:同一种微生物为什么能使一部分人或动物得病,而不能使另一部分人或动物得病?当时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梅契尼科夫1845年5月15日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伊万诺夫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卡尔可夫大学。贵族学生看不起他,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只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学业。接着,他就到德国的格林缪根大学去留学。
在德国留学期间,梅契尼科夫埋头学问和试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聚精会神地操作,目不转睛地观察,一丝不苟地记录。一直到黑天,才发现实验室的大门被管理人员在外面锁上了。梅契尼科夫虽然有些渴和饿,但他却把这一夜当作极好的实验机会,整整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一夜。第二天一上班,当管理人员打开大门,发现梅契尼科夫正在继续地实验时,竟迷惑不解地问道:“怎么您这么早就到实验室来了?”
1865年,20岁的梅契尼科夫获硕士学位。23岁时,由于他研究低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卓著成绩,获得了动物学博士学位。
1870年他回到俄国,被任命为乌克兰敖德萨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那时他刚刚25岁,是俄国最年轻的教授。
梅契尼科夫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他对变形虫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它们的细胞内有消化现象。接着,他在一次研究海星的幼虫时,竟发现一些白细胞能游走,并吞噬着异物,使本身的创伤愈合。这一发现使他欣喜若狂,他高兴地抓住同事的臂膀说:“我发现白细胞的奥秘了!”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证实,如果病原菌数目不多,就可能被白细胞完全吞噬、消灭、机体就不致患病;如果病原菌数目过多,白细胞就不能全部吃掉它们,机体就会患病或死亡。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梅契尼科夫系统地提出了吞噬细胞理论,于1884年发表了他的名著《机体对细菌的斗争》。他在书中说,白细胞就像机体中的流动部队一样,吞噬、清扫着入侵的细菌和其他异物,保卫着机体的健康。
梅契尼科夫的理论震动了整个医学界,但攻击他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的权威人物甚至挖苦他说:“梅契尼科夫的吞噬理论,会吃掉他自己,让他见鬼去吧!”
梅契尼科夫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对这些诽谤的回答是:“沿着别人的脚印走并不困难,但我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十分赞赏和支持他,特地把他邀请到巴黎大学,他便成了巴黎大学的教授,并担任了新成立的巴斯德研究院的副院长。从此,梅契尼科夫继续深入地研究他的免疫学,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不断地揭示细胞免疫的奥秘。他的理论,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经受住了科学的考验。1908年,他光荣地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
1912年3月15日,他被公推为法国科学院的外国院士。获得这种荣誉在当时他是独一无二的。
1916年6月16日,梅契尼科夫逝世于巴黎,终年71岁。据说,梅契尼科夫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而把个人生活置之度外。他到40多岁时还没有结婚。为此,一个关心他的朋友特意把自己的妹妹推荐给他当助手,使一位善良温柔的姑娘倾心于梅契尼科夫,并最终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姻。
梅契尼科夫留下一句名言:“人借助科学,就能纠正自然界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