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钓鱼技法
15745500000036

第36章 罗非鱼

一、鲫鱼

鲫鱼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淡水鱼种,也是最为广泛的垂钓鱼。鲫鱼个头小,非人工饲养的鲫鱼单尾重量多在500克以下。鲫鱼性情温顺,又不太挑剔食饵,荤、素皆食,加之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繁殖快,数量多,易于钓获。鲫鱼特别适合台湾钓法,是“台钓”的主要垂钓对象鱼,在“台钓”比赛中大多以钓鲫鱼为主。

钓鲫鱼的方法是钓其它鱼方法的基础。为此,在这里对鲫鱼的钓法作一重点介绍。

(一)鲫鱼的生活环境

我国国内的普通鲫鱼属于水底层鱼类,分布广泛。东北的黑龙江,西部的新疆、云南、贵州,江淮流域、珠江三角洲的水域均有鲫鱼。这说明,鲫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无论是清水、浊水、深水、浅水、静水、流水、江河、湖泊、溪流、水库、池塘,均可存活;在零度以下的寒冷季节,在酷暑高温季节,均可熬过。鲫鱼也属于定居性鱼类,不随流水作长距离洄游。喜欢在水草丛中、水边的石堆中、树枝空隙间“安家”,也可在浅水河湾处、湖泊的沿岸处栖息。

鲫鱼的繁殖期在江淮流域为4~5月份,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其繁殖力较强,生长在2~5年的雌性鲫鱼产卵量为7000~20000粒,产出的卵有黏性,常粘附在水中的草稞、树枝上。因此,钓鲫鱼应选有水草丛、乱树枝的地方。鲫鱼在产卵期,食欲极旺,生命力最活跃,这时正是钓鲫鱼的最好时期。

(二)鲫鱼的食物特性

鲫鱼的食物广泛,荤素皆食,属杂食性鱼类。动物性饵料如蚯蚓和蚊子、蝗虫等小昆虫的幼虫;植物性饵料如藻类、植物种子、麦麸、糠饼、小米等。钓鲫鱼使用的饵料也可多样,动物性饵料如红蚯蚓、红虫、蛆虫、沙蚕、面包虫等;植物性饵料有:各种面粉(豆粉、面粉、麦麸粉、红薯粉)制作的面团,小米、饭粒等。

有些人在使用蚯蚓时,总是把蚯蚓拍死穿钩,为的是穿钩方便,死蚯蚓不会动。实际上这样很不好。活蚯蚓穿钩,蚯蚓在钩上可以扭动,在水中增加对鱼的诱惑力,同时,蚯蚓应留出一段,吊在钩尖外面,这样,蚯蚓的动作范围更大,诱惑力更大。用蚯蚓时可以掐出一段,让蚯蚓的体内黏液向外流出,这种黏液流入水中,对鱼格外有吸引力。再说,因蚯蚓的身体遭损伤刺激,在水中扭动的动作更大。

(三)钓鲫鱼的钓具

因为鲫鱼形体不大,不重,又多在近岸处水中,所以钓竿长度4米以上,用小钩、细线即可。台湾钓法使用的钓具最适合钓鲫鱼。注意,脑线应长一些(20厘米以上),这是因为鲫鱼寻找食物时,首先是用身子触及,如见了鱼饵,也多半是用身子试探,甩尾巴试探。鲫鱼生性胆小,警惕性高。脑线长,鲫鱼首先触及的是脑线而不是主线,脑线又比主线细,加之脑线上面还有连线环、铅坠,脑线触动时,不会带动主线,这时浮漂不会有反应。只有当鱼儿吞进鱼钩,上下方向用力时,浮漂才会有反应。这就是说,脑线长,浮漂反应鱼上钩的信息较准确;若脑线短,鱼儿身子、尾巴触及脑线时,甚至触及了主线,都会引起浮漂的反应。浮漂有反应了,钓鱼人以为是鱼上钩了,若是提竿,会是空竿,实际上鱼儿并未上钩。

因鲫鱼个头不大,单尾多在500克以下,加之水中鲫鱼的密度较大,又有群居群游的习惯,不少垂钓者便采用双钩或多钩钓鲫鱼,尤其是台湾钓法,全部用的是双钩,钓鱼效果比单钩效果好。双钩、多钩钓鲫鱼拴钩法见。

(四)钓鲫鱼的最佳时间和钓位

一年四季,均可钓鲫鱼。即使在水面结冰以后,若将冰打个洞,将钓饵、钓钩投进去也会钓到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是在冰雪覆盖的江面上垂钓的写照。但是,钓鲫鱼的最好季节还是春季和秋季,而夏季只有在早晨9时前和下午4时后钓鱼才会有收获,夏天的黄昏是钓鲫鱼的最佳时间。

由于鲫鱼多生活在近岸边的浅水区,离岸10米以内是钓鲫鱼的最佳距离。若有水草,在离水草边1米以内的距离是最好的钓位。若岸边有打谷场、菜园、大树、灌木丛,离这些地方的近处钓鲫鱼效果好。若是养鱼场,管理人员在岸边经常投放饲料的地方也是好地方,因为鱼儿习惯在这里迎接主人的“恩赐”。有细流缓缓流进或流出的地方垂钓效果也不错。若是有风,下风口是好地方。牛经常卧水、饮水的地方也可以垂钓。因为牛经常在这里排泄粪便,粪便也是鱼儿的饲料。

若是在湖、水库钓鲫鱼,也应选在水库的上游、湖的浅水区、有洄水湾处、水面相对较小的地方,若有水草更好。

(五)鲫鱼上钩与否在浮漂上的反应

鲫鱼在游弋中寻找食物。若是它用身子触及钓饵或尾巴摆动时水流触动钓饵时,浮漂的反应不大,只是左右颤动或上下轻微浮动。只有当鲫鱼吞食饵料时,浮漂的反应才有力度、有节奏感,无论是上浮送漂或浮漂下沉1~2目,其速度都是急促,有力度,而不是匀速运动。浮漂的反应是上下浮动,范围由小到大,力度由轻至重。这是因为鱼儿胆小,先是试探性地触及钓饵,若感到钓饵适合自己的口味,才放心大胆地去吞食钓饵。一旦钓钩扎住口唇后,一是向上扬头,以减轻钩扎嘴时产生的疼痛,一是拼命挣扎乱窜。此时浮漂的反应是向上送漂(3~4目),或者是被鱼拉着沉没水中。鱼小,吞食钓饵的过程长,来回好多次才上钩;若鱼大,则劲大,三两下就上钩了,浮漂的反应是立即上浮或下沉,垂钓者要不失时机地立即提竿。

(六)河内鲫的钓法

我国的鲫鱼大多是普通鲫和银鲫两个品种。普通鲫分布地域较广,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都有。银鲫多生活在黑龙江水系流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南方地区从台湾引进一个新鲫鱼品种,外形似银鲫,名叫河内鲫。而来自台湾的河内鲫又是从日本引进台湾的。河内鲫目前在我国黄河以南的许多地方都有养殖。这种鲫鱼与我国原有的普通鲫在体形上、食性上、生活的水层上均有所不同。普通鲫体形较长,颜色较河内鲫白;河内鲫脊背较高,身子较宽,头部也没有普通鲫长。

1.河内鲫鱼的生长特征

河内鲫鱼大多生活在水的中层,喜成群觅食和成群成片地栖息,生长速度较普通鲫鱼快得多,一年可长到250克,在人工喂养的池塘,生长速度更快。繁殖力也较普通鲫鱼强,每年3月至5月份产卵,产卵后就在鱼卵的附近觅食。冬季在水的底层越冬。食物特征与鲢鱼相似,因多在水的中层生活,喜食水的中、上层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夏季气温高时,它也会游到水底“避暑”,若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大的时候,也会到水的上层游弋觅食。

2.钓河内鲫的钓具及使用

因河内鲫多是生活在人工喂养的池塘中,鱼的密度高,容易钓获。台湾钓法的钓具最适合钓河内鲫。河内鲫普遍比普通鲫鱼个头大,鱼钩可选用中、小型钩。若是钓鱼比赛,自然要用无倒刺鱼钩。钓河内鲫鱼也是采用双钩,脑线长度在20厘米左右。

由于河内鲫通常在水的中层生活,钩、坠就也应沉在水的中层,而不是像钓普通鲫鱼那样,沉到水的底层。因此也须先试漂,调四目钓二目。至于钓竿,则视水面的大小而决定。

3.钓河内鲫使用的钓饵

河内鲫与普通鲫的明显差异就在饵料的适应性上。普通鲫是杂食性鱼,无论是荤饵还是素饵,都“来者不拒”,有啥吃啥。而河内鲫鱼却是以素饵为主要食物,不吃荤饵。钓河内鲫,用的是自制的饵料。饵料原料以土豆粉(马铃薯粉)和炒黄的麦面粉为主。市场上出售的供人们使用的淀粉多半就是土豆粉,所以,饵料来源丰富,取之方便。调配饵料时适当加入香料。如山柰粉(中药材)、丁香粉或香精,也可加虾粉、蚕蛹粉。钓饵团要松散一些,便于在水的中上层就溶化。也可以在饵粒团上再蘸一些粉子,粉子入水就分散,漂浮在水的上面,以起到诱鱼的作用。

4.河内鲫的钓法

河内鲫不像普通鲫鱼那样,始终生活在水的底层,而多是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但也不是绝对如此,因气象、季节等原因,也可能沉入底层觅食或栖息。所以钓河内鲫应在哪一层水中垂钓,不妨先作一试探。再说,有河内鲫的池塘,不一定就全是河内鲫而没有普通鲫,垂钓者可以先把钩、坠下到水的底层,作一试探。若在底层有鱼上钩,不管是河内鲫还是普通鲫,都行。若水的底层无鱼上钩,那就说明河内鲫是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了,然后再调整线、坠,减轻坠的重量,从铅坠上去掉一些铅皮就行了。无论是底层钓,还是在中上层钓,开始下钩以投放诱饵为主,让鱼饵溶入水中,雾化,然后再垂钓。有时,在一天内河内鲫生活的水层也会有变化,垂钓者也应灵活机动,适时调整垂钓方法。

(七)钓鲫鱼的钓饵配方

笔者搜集了钓鲫鱼的部分钓饵配方,供读者参考。这些原材料取之方便,制作容易,不费工夫。

1.素饵

(1)马铃薯粉(即土豆粉,人们食用的淀粉,也叫粉面)为主,加蛋黄、鱼粉或虾粉搅拌,然后添加米酒酿、蜂蜜制成。

(2)麦麸片、炒黄的面粉、山柰粉,加水搅拌。

(3)玉米面粉、饼粉、鱼粉拌和后蒸熟,用时加曲酒或蜂蜜或白糖。

(4)炒熟的黄豆粉,加少量的豌豆粉拌和,用时可加香精。

(5)用酒泡小米一周以上,然后加面粉(炒出香味)、马铃薯粉拌和。

(6)鸡蛋1个,白糖(或蜂蜜)适量,加糯米面粉拌和,用时可添加酒。

(7)豆粉蒸熟,加饼粉、曲酒调和。

(8)玉米面、炒黄豆粉、麸皮(细的)拌和后蒸熟,生用亦可。

(9)面粉、熟鸡蛋黄、水果香型的牙膏(适量)拌和。

(10)红薯粉(或土豆粉)、虾皮碎末、适量豆粉,蒸熟,生用亦可。

(11)芝麻酱(或榨过油的芝麻油渣)、面粉拌和。在钓饵上再蘸芝麻酱也可。

2.荤饵

红蚯蚓、小虾、蚕蛹、红虫、火腿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