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30

第30章 能源给排水

纳家户村的能源设施主要有沼气池、太阳能,并修建了供排水设施。

一、能源

主要推广太阳能、沼气池、节能灶(炕),实现能源运用。

户用沼气池建立沼气池50多个,50多户人家利用沼气做饭。据测算,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供一家3口~5口人的炊事之用,每座沼气池每年可节煤1.5吨,折合人民币1000元左右,利用沼渣、沼液施肥可节省化肥、农药300元左右,每座沼气池每年可为沼气用户节约资金1300元左右,使纳家户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净化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农户用沼气项目配套实施,可以使农户用上清洁高效的燃料,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农户的灶房、庭院的卫生状况,防治基本疾病的传播。

太阳能100多户农家安装了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为农户提供高效无污染的炊事和生活洗浴用热水。

液化气液化气使用率达到80%。

二、给排水

纳家户村民住宅区分为老村和新村。

饮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该村村民饮水方式全部是采取土井取水,或一个家族打一口井,或相邻的几户合打一口井。全村的土井最多时达上百口。土井由砖砌成,上面有砖石台檐(后改为水泥台檐),有固定的公用水桶,并备有井盖。因井水一般不超过2米,故用绳提水。1984年底,由政府民政部门资助,在清真寺旁建有水塔,购置了设备,埋设了塑料管道直通各个家庭,供应自来水,1985年启用。但4年后,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清真寺的邦克楼地基下降,危及清真寺的安全;加上地下管道失修,1989年整个自来水供应系统报废。作为替代的是手压井的出现。有的还装上了电动机,用机泵抽水。

饮用水资源随着饮水方式的改进,饮水的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但所饮用的水,都是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饮水的质量。地下水来源主要是黄河水在灌溉田园的同时,通过耕地的渗漏形成的。因此,居民的饮水实际上是一种重复再生水。这种再生水,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农作物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有些残留化学成分渗漏地下,直接影响到地下浅层水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土井供水多为浅层地下水,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居民饮用的地下水较深,手压井抽取的水一般来自地下7.88米深的地层,故村民饮用水水质较好。据新修的《永宁县志》记载,县境内的地下水pH值在7.0~8.5之间,总硬度小于50毫克/升,含盐量在0.001%~0.20%。

2005年后,从县城到纳家户村埋设了地下供水管道,全村有95%的农户通自来水。

排水老村有一条1000多米长、宽2.5米的砌护沟,用来排水。

新村埋设地下排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