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33

第33章 发展综述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纳家户村的经济经历了一个由衰落——兴盛——衰落——兴盛的发展历程,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清朝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失败后,农村生产力遭受极大的破坏。19世纪末期,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宽抚政策,社会一度趋于稳定。到20世纪初,纳家户的经济得到复苏。这一时期,纳家户逐渐发展成为本地负有盛名的集镇,村子里有各种店铺、作坊数十家,甚至有过一家洋行,吸引了许多外地商贾到这里做生意。当时约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不仅务农,而且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商业(主要是商贩)、饮食业和运输业(人推畜驮),出现各业兴旺的景象。这种富有活力并具有回族特色的农商结合的经济形态,使纳家户村一度成为当时本地区最富庶的村庄。这段历史也成为当今纳家户人走向市场经济的一种物质基础。

然而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至1949年,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了纳家户村经济社会的急剧衰落:一是1941年后,随着永宁县址搬迁到今址,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流通的路线转移,作为商贸集散地的纳家户的地位遂由附近的县城代替。这一变化使纳家户由繁华的集镇逐渐衰落成了一个以农为主的乡村。二是土地少,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存在。据土改前的统计,全村人均土地只有2.06亩,比当时永宁县人均占有土地4.17亩少50.6%;人口占61.4%的贫雇农阶层人均土地只有1.6亩。三是由于农田水利长期失修,旱涝灾害频繁,约有半数农田是低产田,加之农业生产方式极为落后,平均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土地的产出不足以养活全村人。许多人不得不外出当长工、打短工、做点小本生意勉强度日。到1949年全村有65.6%的家庭沦为难以为继的贫困家庭(贫雇农),原来的一些富庶人家也大多衰落,纳家户村也因此成为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二、1949年~1978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纳家户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联系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时期(1949年~1957年)1949年9月,永宁县解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10月,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于1952年3月基本结束。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成了国家的主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在全县互助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纳家户村相继成立了互助组。互助组分为常年互助组与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一般由10多户组成,坚持常年换工,统一出工,统一搞工副业生产;临时互助组仅在农忙季节实行简单的换工互助。

1955年,在原有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月后,在三个初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向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按股分红,并开始经营第一、三产业,收益分配由高级社按人口、劳动力比例分配。合作化运动的深入进行,使广大农民由松散的一家一户生产开始向有组织的农业生产发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初期人民公社化后,在“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大锅饭”,收回自留地,取消家庭副业,加之1960年的自然灾害,一部分群众外流谋生,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62年,纳家户村粮食总产量为99.49万公斤,亩产仅173公斤。1963年至1965年,贯彻执行了《农业六十条》,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采取按劳分配原则,确立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指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恢复了群众的自留地和集市贸易,农村局面有所好转。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种植业以外的工商副业、养殖业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多次砍伐树木,毁坏菜田、果园。结果造成农业生产单一,集体经济薄弱,社员收入低、口粮少。1976年,人均口粮仅为145公斤,人均收入只有82.5元。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以生产队或大队为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2年,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了旱涝保收,当年粮食总产达到了165.47万公斤,亩产也上升到246公斤。同时,开始实行科学种田,积极推广良种、插秧、化学药剂除草、合理施肥,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经济发展状况

1978年以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包产到组、联产到户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快地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建立,激发了农村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又使农民走上了求富裕求发展之路。

1979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指示,开始实行由小段包工、定额计酬逐步转向联产到组、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在“五定一奖”(定劳力、定田块、定产量、定报酬、定费用,完成任务超奖)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初步的释放。1980年,纳家户村粮食总产达到204万公斤,亩产455公斤;1978年、1979年、1980年三年平均比1977年增长17%。农业生产开始走上正轨。在联产到组、到户的基础上,于1981年冬按照永宁县委、县政府有关包产到户文件精神,开始推广并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原则下,将耕地按人头分给农户承包,除完成农业税、公购粮和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提留任务外,其余产品归自己。集体财产也折价按人头分给了各家各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克服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病,把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鼓了勤人的劲,治了懒人的病”,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发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30万公斤,比1979年的149.5万公斤增长53.8%。198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52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52%,农副产品商品率也高达60%,高于全国53%的平均水平。1984年后,在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精神的鼓舞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专业户,运输业、商业、屠宰业、饮食业、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由1978年的177人增加到了1984年的482人,增长了1.72倍。在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的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65.26元,是1978年人均纯收人93元的5倍,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3.20元高出152.06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纳家户村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主导产业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1982年,全村有劳动力1118个,其中从事农业934人,水果栽植13人,林业4人,畜牧业27人,副业29人,工业30人。有农副产品加工12家,建筑业29家,商饮服务业1家。1996年底,全村固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了652人,共有各类大户90户,农、工、商、运、服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又有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60.49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78元高出1044.71元,比川区人均1986.21元高出474.28元,是该村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5.26元的5.3倍。

2008年,成立了纳家户清真牛羊肉屠宰、贩运、加工协会,依靠协会组织带动,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屠宰、贩运、加工一体化经营,有力地带动了畜牧产业化发展。2009年,全村共有养殖、屠宰、贩运、加工大户73户,人员246人,大型养殖场5个,定点屠宰加工场1个,年畜禽养殖总量达10万头(只),销售牛羊肉总量占银川市场的30%以上,带动了全村60%以上的农户参与畜牧养殖和牛羊肉加工。全村有个体餐饮娱乐服务业15家、交通运输业50家、汽车维修业10家,废旧钢材批发回收21家、中介服务等106家,年实现服务业产值1025万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农村致富大户85户,农民经纪人32人,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个。全村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5元。还在京藏高速公路西侧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起一个占地1500亩,集蔬菜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纳家户村设施园艺基地。基地内现已建成二代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102栋4492间,吸引附近30户村民和1家公司入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四、经济发展状况

纳家户村在发展经济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传统优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以“清真”为特色的产业链。特别是一些在屠宰业、饮食业等方面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能人,不失时机地各展所长,并带动了更多的居民和家庭投入到这些传统产业中,不仅大大增加了家庭经营的数量,扩大了产业规模,而且使这些产业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由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压抑在农民心中长期的生产热情极大地迸发出来,科学技术的逐步推广,又使农民如虎添翼,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1996年,粮食总产量335.1万公斤,是1980年的1.64倍,平均每年递增3.14%;单位面积产量1996年比1980年提高了1.92倍,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量增加,生产条件日益改善。2009年,粮食总产量710.6万公斤,是1996年的2.12倍,单位面积产量比1996年提高2.09倍。

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实行不久,农民尚没有能力购置生产工具,有一部分人反而将分得的生产资料转让或变卖,全村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量水平下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党的富民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人们则开始加大对生产的投入,特别是更换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速度加快。1996年底,全村拥有汽车、中小型拖拉机118辆,比1978年的37辆、1984年的15辆分别增加了81辆、103辆;役畜734头,基本上与1978年水平持平,比1984年增加了333头。

2009年,全村拥有汽车16辆,中小型拖拉机9辆,牲畜209头,且在质量上较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不仅使传统产业,如屠宰业、贩运业、饮食服务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而且过去无人问津的运输业、粮食加工业、建筑业、农机修理业也发展起来。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纯农业经济向农、工、商、运、建筑等业全面发展转变,且各产业之中也开始了进一步细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出现了全村齐动员,共同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1996年底,全村固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652人,比1984年的482人增加170人,增长了35.3%;比1978年的177人增加了475人,增长了2.68倍。其中运输业288人,个体工业90人,建筑业110人,服务业138人。养鸡35.76万只,羊3000只,牛764头,其中肉牛514头。到2009年,全村固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715人,其中运输业96人,个体工业301人,建筑业228人,服务业90人。养羊7124只,牛142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