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39

第39章 林业

新中国成立前,开荒种田、滥砍滥伐、自然灾害等,使林木面积逐年减少,生态坏境日益恶化,灾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整个纳家户境区呈现一片荒凉景象,到1949年全村有林面积不足65亩,森林覆盖率仅占2.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纳家户大队开展大规模的营造护岸林,防河林。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人民政府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宣传“若要富、多栽树”,实施林、田、路、沟、渠综合治理,纳家户村实现人均栽树150棵。1981年,全村共造林152亩,比前次增长11.5倍,平均年增25.3%。绿化村庄路9条,四旁植树11.4万株,果园面积达169亩,果品产量215吨,林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4.2%。2009年,果园面积40亩,果品产量45吨。

一、种类

常见的树种有乔木杨树、旱柳、沙枣、臭椿、榆树、果穗、刺槐、白蜡、桑树、龙爪柳、胡杨、苹果、桃、梨、杏、沙果、核桃、枣树、海棠。灌木有红柳、沙柳、柠条、紫穗槐、沙林等。杨树主要分布在农田沟、渠、路的农田防护林。杨树、柳树、臭椿为主的用材林分布在房前屋后、沟渠路旁。苹果、桃、梨、杏为主的经济林分布在农户庭院。

二、植树造林

20世纪50年代,在沟、渠、房前屋后植树造林,四旁少量植树。1958年后,林业部门、公社、大队、生产队共同造林。1970年,永宁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植树造林的通知》,要求营造护岸林,防护林,经济林。70年代初开始“农业学大寨”运动,纳家户大队开始平田整地、开沟挖渠,在新开的沟渠、路旁和新规划的居民点周围植树,农田防护林网开始营造。在全面兴起“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期,全大队植树造林的重点转移到农田基本建设上来。到1980年,农田林网植树折合853.4亩,农田林网初具雏形。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性的植树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农田林网建设速度加快,1982年全大队农田林网植树达到13.4万株,折合819亩,重点绿化的沟、渠总长21.4公里。1983年,根据三北林业局和宁夏林业厅的安排部署,县林业局,乡人民政府抽调技术干部4人协同纳家户村全面调查规划,逐沟、渠、路,落实绿化和未绿化地带,明确任务,绘制图表,制定措施,加速农田林网建设。1984年春,纳家户村和杨和乡政府签订了《1985~1987年农田林网植树造林责任书》,是年绿化沟5条,渠2条,路7条,总长13.2公里,修整植树绿化带4条,这一年村内的沟、渠、路基本实行林网建设的80%。在植树造林中基本做到“三个”一样(苗木高低一样,株行距一样,树种搭配一样),实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规格、统一供苗、统一挖坑、统一栽植)。到1990年底,实有农田防护林132亩,林木蓄积量39.4立方米,其次还有护路林42亩,材木蓄积量21.3立方米,农田林网基本形成。

三、农田防护林

水土保湿林由县林业部门每年拨款作为护林经费。1980年,每年支出林业费5800元,在沟旁、渠旁、路边进行营造集体农田防护林。采取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多方集资,逐级承包,义务记工等多种方法,一年植树7万余株。植树造林前,大队专门召开植树造林动员会,领导班子对沟、渠、路造林实行规划,专人负责苗木调运,采取集体、个人一起上,实行谁造谁有谁受益,至1985年,村内第一代农田林网粗具规模,农田防护林基本形成。

农田林网1987年,全村有农田林网面积157亩左右,其中村内的农田沟渠路林网达到93%。主要树种以杨树为主,沟拜旁有臭椿、白蜡、榆、柳,少量紫穗槐。这些树种合理搭配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农田,间作生产林,绿化道路。

沟渠绿化纳家户沟多、路多,绿化以杨柳为主,人工栽培。随着县城东西扩展,纳家户村已被列入永宁县的旅游景点,一些名优树木国槐、江南槐、柏、西北油松等开始落户,由于土质系沙土淤积,厚而肥沃,树木长势挺拔而整齐。

道路绿化全村主要交通路面两边全部绿化,栽植树种以国槐、刺槐为主。

村庄绿化村庄绿化是群众自发的,自古以来,村民将野生和优良的树木移栽庭院或房前屋后,用以美化家园和夏季乘凉。

纳家户村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经过几年奋斗,整个村庄达到田园绿、水清秀,绿荫蔽村,林茂粮丰,鸟成群,1976年曾受到县绿化委员会的表彰奖励,是自治区、县绿化典型村。

1983年,发现天牛危害,村委会组织群众积极行动,开展大规模的林木病虫害防治。1984年至1990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防治白杨蛾和天牛为主兼防其他虫害。由于虫害速度快,未能得到根本控制,仍有蔓延扩散之势,便于1995年将第一代林网全部砍伐。

1998年,新的第二代林网建设开始启动,经过5年的建设,林网复起。并建立镇、村、组三级林木管护网络,镇有组织,村、组有人管理,全村有护林员10名,镇、村两级组织与护林员签订了《林木管理责任书》,形成了融管护、防治病虫害于一体的林木管理机制。

四、育苗

1953年后,育苗工作由国营苗圃专业育苗和集体林场附设苗圃育苗两种形式。1980年,全大队有苗地70亩,基本每个生产队3亩~5亩,80年代中期,除国营林场、集体林场育苗外,先后出现村、组、个体育苗等形式,育苗工作引入新科技,实行地膜覆盖,毛白杨接芽,埋根、播条育苗等,较好地解决了苗木供需矛盾。2000年后,由于国家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国有、集体、个人育苗工作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苗木进入市场,苗木需要量逐年增加,农民个人育苗逐渐增多。从1985年到2006年全村出现百十户育苗专业户,许多农户专营苗木培育,多者几亩,少者几分几厘,主要培育杨树、臭椿、白蜡、紫穗槐、沙柳等树苗。

五、经济林

纳家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群众自古就有种植果树的良好习惯。境内果树有7科11属20种,以桃、李、杏、梨、枣、葡萄、沙果、核桃等为主。1952年,全村共有果园94亩,1957年达到540亩。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以粮为纲”,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果树被砍伐,到1962年仅剩下95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民经营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果园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0年,果园面积388亩,是1952年的4.13倍。到1994年时,人口大量增加,重新划分宅基地,加之重新规划道路,耕地面积和果园面积随之减少。1996年,全村329亩果园中,个人果园234亩,为集体的2.5倍。2009年,全村共有果园40亩,每年生产果类4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