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42

第42章 商贸运输

历史上,纳家户村有高大的城门楼和四周的寨墙。寨内的规划很讲究,房屋修建成“非”字型,有专供马车走的大路和行人走的小道。临街有各式各样的店铺,有专卖粮食米面的粮店,有专卖衣料布匹的布店,有各种各样杂货铺,各种前店后厂的作坊,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店,甚至曾有过一家洋行。中草药铺、糖茶食品铺、牛羊肉铺、铁匠铺、银匠铺星罗棋布。还有分工明确的牛、羊市场和骡马市场。民国末年,市场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保护私营工商业,银行亦以贷款扶持,私营商业复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商业实行“按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流通体制,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

一、商业

20世纪80年代前的状况在永宁县城尚未设置在杨和镇以前,纳家户村曾是一个商贾云集、街市林立的商业集市贸易中心。当时城墙还在,寨中的主街道两旁有40多家作坊,店铺相连,主要有油坊、粉坊、百货店、杂货店等。还有20多处小地摊、货郎担。另专门设有一个交易市场,每逢集日,各地商贩将组织的货物进行批发和零售,本地的商贩则将自己收集和加工好的农副产品,通过仁存渡口销往乌海、包头、兰州等地。

每到星期五主麻的日子,这里自然形成集市。方圆几十里外的商贩,赶着骡马、牛、羊来赶集,农民用牛车拉着农具和日用杂货,还有自己用羊毛擀成的毛毡、用芦苇编的芦席、用芨芨草扎的扫帚、用糜子秆扎的笤帚,以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在集市上兜售,十分红火。

1951年,政府以乡为单位建立供销合作社,村民自愿参加,每股1元,年终按赢利多少以股分红。供销社经营国家计划商品外,还经营农具、籽种及百货,收购农副产品。1954年,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商贩全部公私合营,成立合作商店。一些不愿经商者弃商务农。

20世纪80年代后的发展状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纳家户村乘着改革的春风,使传统的商业、饮食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纳家户村无论是屠宰业,还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而不断地发生着商业行为。狭义的商业则仅指百货店、杂货铺等。1984年,全村共有7家商店,其中纳家户村开店的有3家,摆小摊2家。由于村内有一家商业分销店,因而各个体小商店销售额都不大。其余2家在县城开店。另外还有40多户从事短途贩运。到1996年底,全村共有12家商店,1998年初达到20家。1995年,商业收入106万元。

1997年,主要有贩卖蔬菜、禽蛋、羊只、粮油及其他农副产品,经营小百货、小杂货、小副食、牛羊肉,办加油站、收购废品等,大多是流动性经营,也有开设商店固定经营的;有专门从事批发的,但大多是零售,除几家在银川从事大宗生意的外,多的是小商小贩。全村约有1/5的家庭从事经商活动,但大多为兼业,专营商业户少。据杨和镇工商所提供的资料,至1997年,注册登记的商业户31户,其中24户为摊商,16户为坐商。其中9户在本村经营,其余大部分在县城经营。合计注册奖金19.08万元,平均每户资本金6154元,最高值2万元,最低值300元。此外,未注册的商业点在该村还有10多户,临时流动经商者更多,在150户以上,从商人员在200人以上。仅在抽样101户中,兼商户17户,占16.8%百分点。由于多属小本生意,收入一般不高。商品经营的平均利润不超过20%。据纳家户村从事小买卖生意的业主反映,每天的销售额不上百元,平均每天只能赚10元钱。但一年下来,也能收入3000元~4000元。从事贩卖的平均一天可赚到20元~30元。有规模的经商户,一年可赚1万~2万元甚至更多。至2009年纳家户村从事商业经营的有188户,占总户数的13%,还有10户在银川办商店、开公司,从事商业经营。村民纳雄飞、马金莉两家在永宁县城租门面房后,开了粮油店,周凤琴学习面点加工手艺,开了家面食加工店。这些人家收入逐年增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二、饮食业

回族群众经营的饮食业以卫生干净、品种独特而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1984年,该村从事餐饮业的共有8家,基本上都在杨和镇经营。还有几户在县城摆小摊,经营羊杂碎等风味小吃。到1996年,全村经营饮食业的共有12户,除在县城经营外,还有在银川市、吴忠市经营的。1998年,饮食服务业资产达3万元~5万元的有4家。1995年,饮食业收入128万元。

2009年,注册登记的餐饮业和饮食摊点有23家,其中村内3家,在县城20家;有固定场所的13家,流动性经营的10家,经营中餐、面食、羊杂碎、饼子、酿皮等。注册资金5.83万元,平均注册资金2535元,最高5000元,最低500元。此外还有未注册登记的饮食户10多家。在县城经营的生意比较红火。据县城玻璃厂附近开业的一家面食馆的业主告之,全家投入4个劳动力(原有1名雇工,现在不雇),平均每天能净挣100元,一年下来净赚三四万元。卖羊杂碎的利润也可观,一副羊杂碎15元买进,加工后,可卖出20碗~25碗,去掉成本,净赚20元~25元,比经营小商业的收人多。

三、服务业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生产、方便生活的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服务业有农机配件、电氧焊修理、自行车修理、缝纫裁剪、家政服务、卫生诊所等。到1996年底,全村共有各类服务业十余家。2009年,注册登记的修理服务铺和摊点15家,其中理发店2家,缝纫店3家,诊所2家,电器修理店2家,自行车修理6家。在该村经营的7家,在县城和外乡经营的8家。注册资金3.1万元,平均每户2067元,最高值5000元,最低值200元。未注册经营的更多,从事人力三轮车和机动黄包车、人力黄包车服务的本村就有30多户。还有在牛羊市场上从事中间服务和专门替屠宰户赶羊的一批人。在服务业中,电焊修理和缝纫裁剪等收入较高,其他挣钱较为艰难。

四、运输业

商品经济的大潮,推动了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运输业在80年代曾是纳家户村的重点产业,如今成为经营大户的一些家庭,差不多都是靠从事运输起家的。1983年,有拖拉机21台,小型车19辆。1984年,全村有汽车4辆,拖拉机33台。这些运输机械大部分是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做到了生产、运输两不误。一般年收入在三四千元。到1996年底,全村已有汽车20辆、面包车5辆、小四轮144辆、手扶拖拉机310辆、三轮车(包括人力、机动)310辆,另外还有小轿车4辆。经营范围也由单一的货运发展到了货运与客运并举。1998年,运输企业有9户,其中资产5万元~10万元的6家,10万元~20万元的3家。1995年,运输业收入225万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乡车辆大量增加,运输市场竞争激烈,本村有些运输户转出,继续搞的也只能惨淡经营。有了货源搞,没有货源停。多半为建筑工地服务,有些与商业活动结合,如贩卖粮食、贩运麦草。平均每个从业人员一年只能挣3000元左右。

2009年,全村占9.4%的农户拥有17辆面包车和出租车,搞客运,65辆卡车从事货运。全村人均纯收入的41.7%来自第三产业。村民丁建军主要从事运输业,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成为村上的致富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