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47

第47章 教育

纳家户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基础薄弱,村里大部分人虽然重视子女教育,但因受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教育事业举步维艰。清末和民国时期虽然办有私熟、义学,但入学率很低,尤其受封建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童上学者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后,纳家户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1979年改革开放后,纳家户村向城乡一体化迈进,大批的村民进城务工,加上高科技农业技术在农村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事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纳家户村每年投工、投物、投资,作为该村学校的办学经费,营造了优越的学习氛围,到2009年全村有公办小学1所,在校学生550人,教职工28人。

一、初期教育

私塾、义学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1年),当时有私塾一处,设在纳家户沈家大院里。先后聘请了现银川市和永宁县旺全堡袁家湾子的几位老秀才在这里教书。念书的学生都是富裕人家子弟,入学人数很少,多则二十几人,少则十几人。学生念书都是自带桌凳。先生的日常吃穿由学生供给,逢年过节还要送礼。另外每年按季节付给一定数量的俸禄。所学课程,初入学为《三字经》《百家姓》和《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等。到清末同治年间,纳家户境内设有私塾2处,学生30余人。村内私塾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东馆(即主家设学),由富豪人家所设,专教其子弟;二类属门馆(即塾师在家门设学),招生进门授业;三类系团馆(即数户联办),由几户共请塾师,工资待遇由学生分担。私塾按文化程度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种。蒙馆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书为主,经馆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为主。毛笔字是私塾学生主要学习的课技,开始由描红写到仿影,再到临贴等。塾师每天对毛笔字进行检查,如有写不好、写错字的就要打手板,严重者罚跪一两个小时。民国年间,提倡新学,废读经,改造私塾,当时村内有小学堂2处,学生39人。1945年后,全村境内出现多种类型学校,有国民小学1处,私塾3处,短期义务小学1处,但时间都不长,期间规模较大的是纳家户完全小学,学生70余人。

经堂教育回族分布全国,所以回族通用汉语汉文,回族教育也因而具有二元化特征,即包括汉文教育与经堂教育。经堂教育始于明代中晚期。1585年前后,经堂教育的开创者胡登洲之高足海东阳在同心韦州开帐讲学。清代前期,纳家户清真寺已开设经堂教育。

为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纳家户清真寺每年都招收一些回族男青年到寺里学经。每日由教长主持讲课,领拜,讲“瓦尔兹”及《古兰经》注释;由副教长讲授伊斯兰教法等。1980年改革开放后,每年参加学习的男青年最多时曾达19人,通常也有12人之多。最大的24岁,最小的19岁,其中多数男青年已经成家。

纳家户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三大节日都要举行讲经活动,每年冬季和斋月举办伊斯兰教经典和阿文学习班。常年斋月一般有200人来学习,1995年有500多人参加,其中妇女人数超过一半。

二、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1980年,纳家户村回民小学开始兴办学前班,称育儿班,招收6周岁学龄前的儿童,也有4岁~5周岁儿童。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大班基本相同,对他们施以入学前的正规教育。

幼儿园1984年,将学前班改为幼儿园。1995年~1996年,学校的幼儿园招收学生93人。2007年,幼儿园从学校分离出来,改为日托班。幼儿园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2009年,有4个班级,幼儿122名。教职工7名,其中小教高级5名,一级2名;大学本科1名,大专4名,中专2名。主要课程有语言、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常识。

三、小学教育

在农村,小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纳家户村回民小学是宁夏历史上较早的一所民族小学,它的发展历史既有与其他地区农村小学相同的成分,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纳家户村回民小学历史沿革。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提倡“废除科举,兴办学校”。1912年1月2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改初等小学堂为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小学校。

民国5年(1916年),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倡导办学,开始在宁夏创办“清真高等小学校”多处,纳家户清真高等小学校就是其中之一。由宁夏将军府出部分资金(其余由地方自筹),并派副官马登高、吕风歧二人监工建校(吕风歧是纳家户人,私塾毕业的学生)。当时还有地方上热心办学的长者纳长孝、纳长武、沈作霖、吕殿英等出面,发动和组织当地群众动工兴建,于民国7年(1918年)完工。新校舍有向东讲堂五间,南北厢房各五间,向东立有拱形门楼,门内对面砌有照壁,庭院包进一棵百年古榆,景色宜人。大门上方高悬一块大字横匾,上书“纳家户清真高等小学校”。匾的上首有陆军上将马福祥(宁夏护军使)、宁夏道台陈必淮、宁夏县行政长(即县长)余鼎铭三人署名,下首有“民国七年立”的字样。新建学校立有石碑一座,立置在校院的西南角,碑高约七尺,宽四尺,厚五寸。碑面平展光滑,碑文由纳家户清朝末年的贡生吕殿贤先生撰文并以正楷书写,碑文的内容大意是创办学校的记载,碑的顶端书有“六道化成”四个大字,背面全系大字草书,书有吕殿贤、纳长孝、纳长武、沈作霖、吕风歧等人的名字。现在石碑尚在,可惜字迹斑驳,不可辨认。

学校建成后,第一任校长是由宁夏将军府派来的,名叫法锡铭,系甘肃兰州人。招收的学生一部分是私塾的学生(私塾从此结束),一部分是当地的学龄儿童。那时纳家户文化教育落后,好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念书,因此入学年龄相当悬殊,大的十七八岁,小的有十来岁。这时候新的学制初步规定,分高级和初级,一、二、三、四年级为初级,五、六年级为高级。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历史、地理、手工、图画等。全校共有学生150多人,除每天学习正式课程外,早上和下午还需练习军操。老师管教得很严格,学生如有过失,就打手板、罚跪等,进行体罚。到民国10年(1921年)第一届高小学生毕业。毕业仪式十分隆重,学生披红戴花,送喜报,宴请宾客,十分热闹。这届毕业的学生中,有几名考入了中等学校,如谢存温考入宁夏蒙回师范学校,雷振春考入甘肃省立第五中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先后都在纳家户学校或其他学校任教,对宁夏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民国9年(1920年),校长法锡铭因事被撤换,上级派来马贤德接任校长。马系甘肃临夏人,很年轻,学问相当不错,教学也颇有经验。学校逐渐发展,学生增至200多人。从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了许多新书,又买了一套鼓号,当时学生们都叫洋鼓洋号。在马任校长期间,第二届学生毕业,毕业人数20多人。到民国11年(1922年)马贤德校长调任金积县县长,校长由张鉴民接任。张也是甘肃临夏人,一年后离职,又由马镜堂接任。马系银川市南关人。马执校期间,学校的情况不如以前,因自建校以来,所有经费以及员工的薪俸,都由宁夏将军府按月发给,到民国10年(1921年),因马福祥调到绥远担任督统,从此学校经费无着,处于停办状态。后来马镜堂离职,又由金光辉接任校长。金系宁夏同心县人。在金执校时,学生人数大大减少,学校只有三个老师,由地方出资暂时维持现状。又加上地方军阀连年混战,河州的马廷骧、马廷贤、马仲英,宁夏的苏雨生、马大中经常在宁夏扰乱,搞得老百姓担惊受怕,民不聊生,对学生念书影响很大。

民国15年(1926年),冯玉祥将军统帅的国民军来到宁夏,军阀土匪闻风逃窜,从此宁夏各地方出现了安定局面。当时的国民军纪律很严明,公买公卖,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此时学校恢复正常。在此期间,第五任校长金光辉离职回同心,校长由马麒担任。马系本地新寨子人(现永宁县杨和乡杨和村人),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五中学,为人忠厚,学问也很好。同时又有本校首届毕业生谢存温、雷振春、沈殿义等,先后从中学和师范学校毕业回来被聘为教师,学校划归宁朔县,改为县立第三完小,自此学校进入“新学制”,班级恢复到原来的六年制,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随后又聘请了王尚清、王任之兄弟二人来校任教。王尚清是绥远中学毕业,王任之是北平民国大学的学生,都是永宁县王太堡人。从此学校有了好的老师,群众欢欣,争先恐后地送子女入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校长和教师没有轻易更换,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银川市教育局,宁夏县、宁朔县联合举办的“小学毕业生会考”中,纳家户学校的学生考了第一名,从此学校的名声大振,持续十多年基本纳入正轨教学,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如纳长麒、纳长林、马洪林、纳得祥、马利霄、王国忠、王国栋、王苏成、纳殿恒、纳佃海等。解放后,他们都曾在各项事业的岗位上担任重要工作,为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才智。在此期间,校长职务是由县教育科选拔任命,马麒、王尚清、谢存温、王任之等先后担任。

民国23年(1934年)秋,省教育厅长童耀华认为纳家户是回民集居之地,应大力发展教育。决定在此地开办乡村教育实验区。目的是推行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于当年寒假期间,委派樊应福、刘汉兴二人到校,筹备乡村教育实验工作。樊、刘都是大学生,有才干,能力强,筹备工作一个寒假全部就绪,于次年春季开学。教育厅任命樊应福为实验区主任,刘汉兴为副主任,将纳家户小学改为实验小学,直接归省教育厅领导,任命马麒为校长,马奎林为副校长。同时拨了一批经费扩建校舍,添置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购买图书400多种,增设了图书室。自此,学生人数增至400多名,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学生慕名住校念书(主要是五年级、六年级学生),校内教室不够用,又在清真寺内南厢房增设两班(三年级、四年级)。在教师配备上多半是由教育厅委派和实验区主任聘请,其中有纳长麒、李清寅、李毅夫、昌志卿、李宪章、王任之、王尚清、朱明铎、谢玉五、马维翰、纳彦宾等,教职员工20多人。教师中有大学、师范专科,也有高中和普师毕业的,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教学经验。当时的纳家户实验小学,已成为全县设备完善、教学质量最好、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实验小学除照常教学外,还按照实验区的布置,开展社会活动,主要是扫盲和进行抗日宣传。扫盲活动实行“小先生制”,即指定高年级学生教家中的人识字,并规定每月测验一次,教材是农民识字课本。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失学青年摘掉了文盲帽子,不少家庭妇女也识了不少字。当时的纳家户乡村教育实验区,成为永宁(当时称为宁朔县)地区乡村教育中心。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宣传抗日爱国活动的进步团体——新安旅行社,由绥远一带沿途宣传来到纳家户乡村教育实验区,在学校停留了两天。该团领导人侯亦人等召集全体师生,讲述日寇到处奸淫掠抢戮杀百姓的滔天罪行,号召全国各地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组织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大路歌》等抗日救国歌曲,从而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从此以后,纳家户学校组织师生排演话剧、出墙报、到街头集市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到处可以听到师生们的抗日救国歌声。

民国28年(1939年)末,教育厅长童耀华被马鸿逵撤职,与此同时实验区主任樊应福、副主任刘汉兴也先后调任离校,实验区也无形中撤销,实验小学停办,划归永宁县(当时称为宁朔县)领导的县立小学。由于和童耀华有关的教育经费问题,全县的教师三个月没领工资,纳家户学校也不能例外。学校只有本地(纳家户)的几位老教师,如马麒、谢玉五、马维翰、纳秀峰等坚持教学,从自己家中拿粮、拿菜维持生活。在这个时期,马鸿逵征兵、征粮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青壮年每年两次应征,农家多半丧失劳力,已上学的学生有一半退学,全校只有100多名学生,还不能巩固,遇到农忙时学生更少。当时人们评论说:“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这反映了当时学校的衰落情景。这时期的校长,一年几换,先后担任校长的有丁开荣、吕秉异、王影等。最后由谢玉五接任校长,维持残局直至宁夏解放。

1949年,永宁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了该校,改名为“纳家户小学”。当时有6个教学班,近200名学生,教职工8名。1950年3月,校名改为“纳家户回民完全小学校”,到秋季学校有学生230余名,教职工12名。1952年~1957年,该校发展迅速,有10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学校新建了礼堂,成立了鼓号队、文艺队等。附近村庄的农民也有送子女到该校寄宿读书。1956年以前,该校毕业生均参加银川市的升学考试,成绩在全县位居前列。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改名为“朝阳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学业荒废,此阶段学校保持在11个班左右,先后送出12届毕业生。1973年,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时学校有19个教学班,学生786名,教职工36人。1983年,校名恢复为纳家户回民学校,学校附设了初中班,当时有初中学生130名,此外还增设了幼儿班,有幼儿120名。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被银川市、永宁县评为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1983年,校长于浩书调离,纳宏才接任校长。这时学校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多名,教师32人。由于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主动自修学习,先后有18人报考了成人中专和电大,均获取了毕业证书。

1990年,有教师38人,其中回族教师19人;有教学班18个,学生626人,其中回族616人,女生320人。幼儿班有学生120人。是年8月,纳宏才调到永宁回民中学任职,纳彦秀接任校长。当年,永宁县政府投资20万元翻新校舍,先后翻建教室18间,新建10间。在完善教学设施方面,又扩建和装修了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文娱室和多功能活动室20多间。在硬化和美化建设中,除用红砖和混凝土铺设校园外,还新建花圃24个。在文艺活动方面,有百人腰鼓队,文艺演出队和体操队。1989年,腰鼓队去银川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大型检阅,获取较好成绩。

随着教改步伐的加快,纳家户回民小学逐步普及了电化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由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被定为杨和学区中心小学,使该校成为唯一一所与县城一小、二小参加统考的村级小学。附近村庄小学的学生纷纷转入该校读书,1995年,招收外村学生100名。学校先后有20多名学生被团县委、少年工作委员会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学校也先后荣获国家教育学会写字教学先进单位,自治区团委“双有双学”文明单位,银川市委、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永宁县人民政府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到1999年8月,校园面积达到13334平方米,有教室54间,办公室12间,会议室9间,厕所10间,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文娱室9间和多功能活动室20余间。全体教师集资10多万元购置电脑,为学校配备了一间拥有24台电脑的微机室。

改革开放以来,是纳家户回民小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自1997年接受“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2002年又接受“两基”复查,特别是2002年学校被自治区列入永宁县唯一一所“百所回民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后,自治区投资40万元添置了教育教学设备,永宁县政府、杨和镇投资320万元翻建了教学办公楼,又相继建立了标准化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

2003年,学校被永宁县定为“家长示范学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少先大队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与“全区红旗大队”。

2005年,学校被授予安全文明校园。2006年,学校文艺队编排的节目代表永宁县参加银川市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并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至2009年,纳家户回民小学有12个教学班,552名学生,其中回族学生495名,占学生总数的90%;有教职工2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5人,大专13人,中师11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取得计算机中级合格证。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当年学校被县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园”。

小学附设初中班1976年,永宁县革命委员会提出“凡设完小的大队学校,办好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或附设初中班”,纳家户学校附设初中班,至1980开办2个班,学生97人。以后由于师资、设备、资金等条件不具备,1982年撤销。

教学经费多年来,纳家户小学教学经费均为国家拨款。1995年,随着物价不断上涨,每年经费基本上只能保证教师工资。各项基建费用为财政临时拨款。村委会和养殖大户也有赞助。1996年,村委会出资3000元,养殖大户赞助1200元,清真寺赞助200元。1997年,村委会资助1800元用于学校冬季取暖和“六一”儿童节,农民个人赞助1000元。永宁县造纸厂、脱水蔬菜厂及专业户在1995年、1996年共向学校赞助7000元,缓解了经费困难的局面。

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体育设施等为多方投资购置,共花经费3.6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万元,乡政府投资1.2万元,学校自筹资金4000元。

学杂费1996年,学生书费、保险费、书本费等最低为96元,最高达到126元。2005年春季,国家“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在宁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除课本费,农村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

升学及学生辍学1994~1995学年,该校升入初中的学生为65人,1995~1996学年升入初中为87人,1996~1997学年为94人,合计246人。1980年~1983年,曾办过初中班,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流失数达1/3.1995年前后,也有部分学生退学或辍学。究其原因,一是学杂费不断增加,农民负担重;二是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三是部分农民家庭劳动力较少,让学生回家干活。2005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惠民政策,自2006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教育经费按以下标准由中央财政和自治区及地方财政予以保障:免收杂费补助标准: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68元;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每生每天补助1元,全年290元,形成了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勤工俭学民国期间该校曾垦种少量校田,收获归学校所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垦种少量校田,种植小麦、水稻、蔬菜等,主要用于改善教师生活。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主要是插秧、拾废品、拾粮食等。人均可达15元,每年总收入达5000元。

1958年以前,该校曾设宗教课程,由阿訇施教,后取消。

四、扫盲教育

速成识字班1951年冬季,纳家户学校借村里群众的三间房子成立了冬学班,用拼音代识字的方法学习。当时有15岁以上的青年男女50多人参加扫盲教育,教师由学校的教师轮流担任。参加扫盲学习的青年后来成为合作化运动的骨干,部分人参加了工作。

扫盲班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开展过扫除文盲活动,使纳家户的文盲逐渐减少,特别是1984年县、乡、村三级共同实施的扫盲教育,加快了扫盲进度。在这项工作中,纳家户村小学负责12~15周岁少年的教育,乡、村负责16~40周岁农民教育,全村成立了8个教育班,参加学习的有134人,占文盲总数的90%,扫盲教育由村支部组织,村小学培训,教师对全村分片包干,包队辅导。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1985年县、乡组织验收考试,有113人脱盲,脱盲率达到95.4%,纳家户村成为永宁县基本扫除文盲村。1994年,该村宣布全村15岁~42岁的青壮年全部脱盲。

科技扫盲1985年以后,纳家户村扫盲教育的重点转入19岁~40岁农民的科技脱盲教育。村里每年选送40人参加乡上举办的科技教育学习班,参加学习的农民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脱盲教育,村里规定每参加一次乡里举办的学习班,发给误工补贴8元,参加三次学习者可抵销一亩田的义务工。为加强科技教育工作,乡上与村干部还签订了责任书,达不到标准的扣总分,罚主要领导。除选送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参加乡里的学习班外,村里每年也组织3次~4次科技知识学习班,请园艺师、农艺师、技术员讲课。以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和园艺技术知识为内容的科技扫盲教育给农民带来了实际利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31工程”“231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农村经济与教育、科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1990年9月提出的一项振兴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也是一项与农村开发并行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该工程又称为“两扫三学一造就”活动,即在宁夏农村全面开展扫除文盲、扫除科盲活动;掀起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的热潮;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实施“231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培训农民为重点,以普及文化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目标,坚持农科教结合和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强化“科技兴农”和教育为本的意识,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快宁夏经济发展的步伐。1991年3月,自治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将“231工程”的目标、任务列入《宁夏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之中。在执行《规划》过程中,纳家户村成立了“231工程”实施小组。由党支部书记张金铭任组长,纳红军、纳彦秀任副组长,路旭东、杨桂花、雷少林、纳佃国、纳金明、闫翠梅为成员。把任务完成情况列入考核干部政绩的内容之中。

2001年,基本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003年,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83.4%,青壮年文盲率0.9%。

“231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历时久、规模大、收获丰,有效地促进了宁夏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八五”、“九五”期间中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先进典型。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宁夏“231工程”国际扫盲表扬奖,这是迄今为止宁夏教育界取得的唯一一项国际奖项。

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6年,永宁县开始“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即“两基”)攻坚阶段。2003年,纳家户村遵照县、乡安排,开展“普九”攻坚工作,适龄儿童、女童、回族儿童、回族女童入学率分别为100%、100%、95%、100%,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2006年9月,本村的“普九”工作通过县、镇验收,符合国家标准。

六、教育教学

德育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内容。1952年,教育部规定各级中小学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少年,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刚毅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1956年,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各级学校政治教育应以建设社会主义高潮为中心内容。1958年,开展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中心的共产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1963年,开展以学雷锋、王杰、焦裕禄活动为中心的思想教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思想教育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学毛主席语录。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开展革命理想教育。1978年,贯彻邓小平关于对青少年应进行“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勇敢对敌”的革命风尚教育。1980年,开展遵纪守法教育。1982年,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以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品德教育。1985年,开展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心的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的品德教育。1988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试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1988年,开设法律常识课,进行法制教育。1991年后,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强化德育教育,学校按照《小学德育大纲》,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具体的要求,并依次建立德育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综合考核范畴。同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严肃校纪校风,形成文明礼貌的育人环境。1994年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在小学进行“五爱”活动和良好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精神风貌。教育系统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教材,全面掌握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体系,特别是对邓小平的教育思想,重点学习。深入领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教师懂法、守法、执法的观念和执法意识,提高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还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创新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实施课堂质量工程,大力开展听课活动。在素质教育方面,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示范性小学、初中和重点高中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示范性小学评估验收工作。师德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开展评优选先活动,二是教师节期间开展了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每年教师节都要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

体卫艺教育纳家户回民小学历来重视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

体育。始终坚持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坚持开设体育课,坚持做早操和眼保健操。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达标测试,严格建立学生体育合格登记卡,并将其作为义务教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管理,促使学生体质不断增强,到2009年,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卫生。1991年以来,学校卫生工作根据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要求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1995年,按照自治区教委的通知要求,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健康教育课作为1门必修课。

2003年,召开防治“非典”紧急工作会议,举办学校预防“非典”专题培训班,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通风消毒制、走读学生晨检制、疫情排查制、零病例报告制、防治工作督察制等,开展了“青少年远离‘非典’”行动。

2009年,预防甲流。冬季,对患感冒病的在医院治疗后,由医院出具证明不是甲流者,可继续上学。

艺术。20世纪90年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主要以开设艺术类课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92年以来,组织小乐手、小歌手、小舞蹈演员参加镇上和县上比赛;全县少年书画比赛;“庆七一、迎回归、颂中华”文艺汇演;“妇女家园环境文艺演出”;六月欢歌文艺演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学校每年根据自身条件,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以巩固艺术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信息化网络。2007年止,学校共建成计算机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共有计算机58台,其中多媒体室43台,教师办公用机15台。在各种项目的支持下,远程教育项目覆盖纳家户村小学,连通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提高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益,促使小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开展“三种模式”教学,生动的音、像、动画等多媒体呈现方式代替了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

主要做法有:重点推广“模式一”的应用。”模式一”是“三种模式”的基础,在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模式一”的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首先把“模式一”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通过现场指导、教学观摩、教研交流、专题研究等形式推广“模式一”,尤其是加强英语、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的光盘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网络、卫星、光盘等媒介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师得到了培训和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巩固率,推动了“两基”攻坚工作。以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校本培训机制为重点,项目学校探索建立了“一带五”等校本培训制度,通过一个骨干教师帮带五个教师,两周安排一天时间集中研讨,骨干教师协助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边学边教,边教边悟,边悟边用”,着力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全体教师的应用能力。以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核心,通过开展“回族贫困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模式研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农村中小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实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推进“三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挥“一网多用”的综合效益。利用工程“三种模式”搭建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普遍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向农民提供市场销售信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实验内容。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基础,以远程教育设备、资源为依托,通过理论思考、实践总结来探索回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管理方面: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管理与评价模式探索。教学模式方面:在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远程教育资源,探索组织开展学科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结构。教师方面: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处理及应用素质,经过学习与培训,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创设自主与开放、交流与协作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方面:使学生适应开放的教学环境,调整学习方法,掌握各类学科信息的获取、处理及应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发表独立见解,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三农”服务方面:探索各种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力争有所突破。

安全安全工作向来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着手,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度建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不断被提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且得到逐步完善和加强。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悔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帮助,不得歧视。首先从学校内部给学生以制度保护。1993年,颁布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中明确规定,侵占、破坏学校的校舍、场地、设备和其他财产,扰乱学校教学秩序,悔辱、殴打教师和学生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及时予以制止,应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教育。1991年以后,安全教育逐步走进课堂。1995年,安全常识作为一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确定下来,自2000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学校安全压倒一切,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开展了交通常识、疾病预防、饮食卫生,防火、防震、防灾、防溺水的“四防”主题教育和紧急自救与互助演练活动。

针对网络不健康内容的逐渐增多,设置了防火墙,防止不健康的内容侵蚀小学生,并制定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增强了学生安全防范的能力。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预防演练,不断提高师生的防火、防震、防溺水等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依法治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确定每年8月25日~9月25日为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同时,依法制定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七、教师队伍

1957年以前,纳家户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前工作的留用人员,文化素质较好。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反右派斗争的冲击,加之部分教师调入中学任教,学校分别补充了一些中师、初师毕业生,他们文化素质、业务水平都较好。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教师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至1996年底,该校有教职工36人(男8人,女28人),其中回族19人,正式职工35人,民办教师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人,中专27人,高中2人,初中4人;有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18人,二级教师2人。2009年,纳家户村小学共有教师28人,其中本科6人,大专20人,中专1人,高中1人,有小教高级16人,一级教师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