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05

第5章 村落

纳家户村是宁夏永宁县杨和镇境内典型的回族文化村落,自元初赛典赤·赡思丁子纳速拉丁纳姓子孙留居宁夏历700多载,几经盛衰,至清末仅存数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繁盛起来,形成大村落、大族户。

一、位置

纳家户村位于永宁县杨和镇境内,紧靠县城。地处东经106°14'58″,北纬38°16'57″。东临黄河5.3公里,北距银川市20公里,南离吴忠市4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4.94平方公里。永宁县城坐落在该村东边,与该村仅有一路之隔。与村东边阡陌相连的有杨和村和永红村,西有北全村,南有东全村,北有八渠村、观桥村。邻村中居住的大多是汉族居民。民族交往历来关系密切。

纳家户村坐落在以引黄灌溉而著称于世的银川平原上,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道路纵横,西汉开辟的汉延渠从村东流过,灌溉着村中的千亩良田,自然条件优越,是著名的产粮区。

二、村落形成

起源《陕西通志》记:“元初,贵族赡思丁·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甘宁青史略》称:“纳氏是纳速拉丁的后裔,于元代迁居宁夏。”今纳家户清真寺院内的匾额记载曰:“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年间。”这些文献古籍和清真寺匾额说明纳家户纳姓回族的先祖是元代著名政治家、中书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长子元陕西平章政事赡思丁·纳速拉丁的后裔。自元代起迁居宁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今天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村镇。1978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简史》采用了这个观点。在银川沙滩回民墓葬(称为“沙滩拱北”,俗称“圣陵园”)前竖立一块花岗岩石碑,正面题刻“元翁纳老太爷”几字,另有“这是受人尊敬的导师、尊贵的圣裔:赛典赤·哈辛之墓”。从碑文看,墓茔主人是纳速拉丁的第六子。从而证实了纳氏后裔在元代已到宁夏。另外,有些材料也认为,纳家户人来到宁夏的原因是响应忽必烈“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据纳家户人相传,元朝政府对他们的先辈不但免税减租,而且还送给他们籽种和耕牛,生产上给予帮助。以上资料可以证实纳家户人来到宁夏,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很显然,纳家户村是宁夏较早的一个回回村。到明嘉靖初年,纳家户开始兴旺。嘉靖三年(1524年)建纳家户清真寺。原名清真大寺,后人因其寺坐落于纳家户而称之为纳家户清真寺。明代末期,纳家户已形成规模,筑有城池,四周有护城河、角楼等。纳家闸隶属养和堡。清朝仍袭明朝建制。

沿革纳家户,原名纳家闸,因村东有汉延渠大水闸而得名,又称纳闸桥。清朝同治年间,纳家闸的回民参加马化龙领导的回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对回民实行大迁赶政策,此地仅剩几户人家,人称纳家户。民国年间,纳家户又兴盛起来,仍称纳家户。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一部,从任存渡横渡黄河,挺进银川,永宁解放。9月28日,永宁县人民政府成立,着手进行民主建政,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保改为乡,甲改为村。纳家户属永宁县6乡。1950年10月25日,永宁县将原来的7个区改为9个区,纳家户也从许旺区划归养和区。1951年5月19日,又将永宁县的9个区缩编为6个区。纳家户属第一区(养和区)第五乡,一直延续到1953年。1954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将永宁县第一区的纳家户回族聚居乡改为纳家户民族乡。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精简机构,撤区并乡。永宁县委决定将区一级机构撤销,将小乡合并为大乡,纳家户乡划归王太乡。1956年,建立了纳家户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1958年,纳家户属大东乡(驻地牛王庙)所辖。1958年10月,全县实现“公社化”,建立4个人民公社。纳家户归和平公社(驻地养和堡)。1959年,和平公社改名养和人民公社。1960年至2009年,纳家户属杨和镇辖区,其中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将纳家户大队改名为朝阳大队,延续到1982年4月29日,永宁县人民政府将杨和人民公社朝阳大队更名为纳家户大队。1983年,杨和人民公社改为杨和乡,纳家户大队改为纳家户村。2003年8月,县乡体制改革,杨和乡人民政府改为杨和镇人民政府,纳家户仍隶杨和镇。

纳家户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48户,人口4680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96.45%。

村内有建于明朝嘉年间享有盛名的纳家户清真大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