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51

第51章 群众文化

着重记述纳家户村文化活动及文化设施的状况、传播媒介的建设、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对本村居民所产生的影响等。

一、文化活动

1949年以前,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以外的文化活动在这里大多没有存在的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按伊斯兰教教规,教民不能看戏,演唱亦受到禁止,妇女更不能参与这类活动。但周围汉民地区举行的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民间社火、秦腔、民间小曲等在本地也有活动。

1949年~1978年,在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所开展的声势浩大的政治动员和政策宣传中,组织宣传性的文化活动成为自上而下的一种政治任务。例如,土改时期纳家户村小学曾组织过秧歌队、歌咏队,“文化大革命”中曾组织群众看样板戏、唱样板戏和革命歌曲。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变革,政治性文化活动转向大众性的文化活动,活动形式也从纯意识形态的宣传变成群众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种自我娱乐、自主参加的形式。80年代中期,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电视普及到每个家庭,特别是随着有线电视的开通,供人们选择的电视节目愈来愈多,看电视成为人们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其他一些用来开展文化活动的现代化工具,如卡拉OK、录音机、收录机等开始进入家庭。夜晚,结伴到县城里跳交谊舞、唱卡拉OK、看电影和录像,已成为一些青年男女的时尚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文化生活使居民的文化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

二、文化设施

20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文化活动设施。如果把宗教礼拜活动也算作一种民族文化活动的特殊形式的话,那么,清真寺便是唯一的一种文化设施,这种设施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改作他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居民特别是青年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1984年乡政府决定和纳家户村委会合作,建立了一个文化站。建筑经费由乡政府提供,村上承担建筑材料和用地,1988年竣工交付使用。文化站共有三间活动室和一间图书阅览室。乡上为文化站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部分活动器材和图书。在1992年前的一段时间,开展了很多工作,配合形势和村里的工作定期办文化专栏,在“三八”妇女节与村里共同举办运动会等。工作人员多次在《银川晚报》等报刊上报道村里的新人新事,对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后因经费短缺、活动内容单调、参与活动的群众日益减少等原因,文化站被个人承包,活动地点搬到县城,与纳家户村居民联系较少。

1995年以来,县城里的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如歌舞厅、录像放映厅不断增多,县城里的电影院和图书馆也很近。这些均成为纳家户村村民尤其是青年人满足文化生活需求的资源和条件。

现在,有村级图书室1座,藏书1.2万册。

由于种种原因,纳家户村至今没有私人兴办商业性的文化设施。各类产业门类较多,唯独文化产业至今还是空白。

三、传播媒体

1956年8月1日,永宁县广播站建成并正式播音,为宣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主要作用。1958年,部分农民家庭开始安装小喇叭。1973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当时为了宣传和生产的需要,根据全县的统一部署,该村办起了以生产大队播音室为中心,辐射各生产队和居民家庭的广播网。1983年,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由于管理工作未跟上,广播线路屡遭破坏,该村播音室停办。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为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传播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村队广播网又逐步恢复。1984年,村上配备1名专职广播线路员,购置了3套扩音设备及高音喇叭,装在各村民小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视取代有线广播,成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

1996年底,电视普及率达到98%以上,其中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70%。20世纪90年代,传播媒体更为多元化。全村有程控电话225部,许多农民家庭中不仅装上了电话,还配有传呼机等先进通讯设备。现代传播工具的发展,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09年,全村农户有固定电话1000多部,全村有移动电话864部。

作为重要传播媒体之一的报纸杂志,同样在农民生活中起着引导作用。村委会固定订阅的报刊有《宁夏日报》《中国妇女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等。但在居民家庭中,除少数专业户订阅一些科普报刊外,大多数家庭尚没有订阅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