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纳家户的著作有两本《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和《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诗词较多,从中选了几首。楹联只有清真寺一首。
一、著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小说),纳志祥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出版,全书37万字,有彩色插页4页。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原型名叫纳彦景。纳彦景(1891年~1963年),字耀庭,以字行,哈吉,纳家户农民。本书着重记述了纳耀庭1935年春徒步朝觐,1937年回国,历时两年的朝觐史实,这件事在当时纳家户引起不小的轰动。作者在“后记”中写下了由衷之言:“一个穆斯林,为了朝觐,徒步远征,跨越千山万水,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实属不易。一个回回,为了信仰,舍生忘死,克服千难万险,能有如此大的举动,难能可贵。一个农民,为了筹集路费,长途跋涉,不辞辛苦,朝觐路上还不忘拉着骆驼做生意,前无故人,后无来者,只有有胆识的人才能干得出来……这本书就是以传承回族的爱国爱教精神为宗旨,以弘扬回族的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宣传西北黄土高原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特色,以歌颂勤劳勇敢的纳家户回族穆斯林生活为内容,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
《纳家户旧事》节选一
二十八年前,在纳家户清真大寺大殿前的那一幕,又活生生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公元1938年(民国27年,伊历1358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十八日。
这一天不是回回穆民的开斋节,不是古尔邦宰牲节,也不是圣纪节,而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主麻日。
可是纳家户比过节还要热闹,户里户外人头攒动,从汉延渠桥头到纳家户清真大寺,几里路上,头戴小白帽,身穿节日盛装的穆斯林拥挤在路的两边,连树杈上、房顶上都是人,他们早早等候在这里,迎接从远隔千山万水的沙特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朝觐荣归的尊贵哈吉——纳耀庭。
自从纳耀庭朝觐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纳家户周边的回族、汉族群众都从四面八方拥来,金积、吴忠、通昌二贵,宁夏城里的一些回回听说后也来参加。
一个衣衫褴褛、留着山羊胡子的老人骑着毛驴从远处赶来,他到汉延渠桥头问一老者:“色俩目尔来孔!这里是纳家户吗?”
“尔来孔色俩目!是的,前面就是纳家户,您老这是找谁?
“我不找谁,我从河东那边过来,听说你们户里有人从麦加朝觐回来,我们穷汉人家虽然一辈子也去不了那里,但很想听听麦加的事情,想知道知道圣地‘克尔白’是个啥样子,听听稀罕。”他一边捋着山羊胡子,一边笑着说。
“这么大老远的路,你专门骑驴过来,很辛苦吧!”老者感到很诧异。
“没啥,都是干教门的人,人家走那么远的路去朝觐,不比我们辛苦?”老人无所谓地说。
“也就是,您老人家请,慢走。”老者举手告别。
在路旁,还有几个头戴白盖头的小脚女人,也说是从河东那边过来,专门来听纳耀庭讲朝觐的事,揽个“色瓦布”(好处)。
纳耀庭是个粗人,他设有念过多少《古兰经》,也不懂更多的“哈孔”(教义),但他作为一个回回穆民,忠实地履行着穆斯林的义务,他用他最纯朴、最真诚的信念完成“五功”。为了实现朝觐的梦想,他倾其所有,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抛家舍业,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决意用他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他朝觐的夙愿。
他是纳家户回回穆民有史以来的朝觐笫一人,成为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纳哈吉。
“纳哈吉来了”,突然有人大喊,道路旁的人顿时慌乱起来,翘首以待。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汉延渠桥头上急奔下来,马蹄声和人们的欢乎声汇成了欢腾的海洋。
领头骑栗子色高头大马的就是纳哈吉,只见他双手紧握马缰绳,满面红光,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他头缠白布“代斯塔尔”(缠头布),身穿直领青哔叽呢长袍,青士布裤子,用青布带子打着绑腿,脚穿白布袜子尖口布鞋。他长得天庭宽阔,两道浓浓黑黑的眉毛,眉宇之间显露出几分帅气;深深的眼窝里,一双黄色的大眼睛清澈明亮;颧骨较高,显得有点消瘦;葱管一样的高鼻梁子,上嘴唇边留着整齐的一字胡,下巴上留着山羊胡须;两耳垂肩,特别显得福态。在他身后面紧跟着三娃子,曼苏尔、马金贵和苏莱曼,还有各方清真寺的阿訇。人群如潮水般在马队前后涌动,不断有人上前献上红绸缎,披挂在纳哈吉的马背上。
马队在纳家户清真大寺门前停了下来。纳耀庭等人在纳家户清真大寺掌学阿訇、学董及满拉的陪同下,步入清真大寺。
纳家户清真大寺已经作了简单的布置,在大殿前的柱子上悬挂着绿绸子做的横幅,写着白字“热烈欢迎朝觐荣归的纳耀庭哈吉”,大殿的石条台阶上摆了两张长条桌子,上面铺盖着经单(写有经文的毯子),成为临时的主席台,虽然陈设简单,因人气旺,场面一样红火喜庆。
纳家户清真大寺的掌学阿訇郑重宣布:“热烈欢迎纳耀庭哈吉朝觐归来大会现在开始。”接着宣读了欢迎词,各方清真寺的阿訇代表和穆斯林代表也一一致欢迎词。
纳哈吉身上披满了红色、绿色的绸缎,走上主席台。他双手里托着一只方型镀金的铁制盒子,笑着对大家先说:“安色俩目尔来孔。”(真主赐您平安),众穆民齐回:“尔来孔色俩目。”(祝您平安)。然后说:“尊敬的教长、阿訇、回回穆民们,‘朵斯梯’(朋友),首先让我给纳家户清真大寺献上我不远万里从圣地麦加请回来的圣经,三十本精装《古兰经》;一桶‘则木则木’圣水和一方块‘克尔白’上的金丝绒幔帐。”
在场的穆斯林们鸦雀无声,跷首期盼,想先睹为快,看个究竟。
纳耀庭轻轻打开铁盒子,取出一本用蓝色布包装,封面烫着金色经字,装帧精美的《古兰经》说:“这是真主的圣言,是万能的真主暗示给人类最后的全部启示,善慈给人类最大恩典和至高的召唤。是伊斯兰教最高经典,根本法典,也是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直接从创造世界的主——真主那里获得并传授给人类的。这是我两年多来,历经艰险,深受磨难,用鲜血和生命从圣地麦加请回来的,我举意散给纳家户清真大寺。”清真大寺里里外外立刻长时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声音如同千万匹奔腾的骏马,如川流不息的黄河壶口瀑布,响声经久不息。
纳哈吉这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他真切地感受到,是他用自己的双脚把圣地麦加和纳家户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是他把纳家户的回族文化带到了麦加,也把麦加的阿拉伯文化带回了纳家户,他用他的行动给纳家户的回回穆民拨亮了一盏灯,他为自己给纳家户的回回争了气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纳家户回回穆民的掌声和欢呼声是对他朝觐归来的肯定,使他内心感到极大的充实和满足,今天他怎么能不激动呢?他用手抹了一把激动的泪水,深情地向前来祝贺的穆斯林再道一声“色俩目尔来孔”。
他开始讲述,讲述他朝觐过程中,六百多个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讲述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个故事。
《纳家户旧事》节选二
在正朝的日子里,全世界的穆斯林更加深刻地体验着,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这里没有国界之分,没有人种之分,没有肤色之分,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富贵贪穷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国王,还是贫民,天下穆斯林皆兄弟,一律平等。
遵从造物主——安拉的命令,在安拉的朝觐房,环游天房,敬拜安拉,这就是朝觐(罕吉)。《古兰经》中说:“你应当在众人中宣告朝觐,他们就从远道或徒步或乘瘦驼,到你这里来,以便他们见证他们所有的利益,并且在规定的若干日内,纪念真主之名而屠宰他赐给他们的牲畜。”“然后叫他们清除他们的污垢,叫他们履行他们的誓愿,叫他们围绕那间古房而环行。”
纳耀庭和苏莱曼在阿布杜勒·韦杜德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调整恢复了健康。在正朝这天,他们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以饱满的热情,虔诚地完成他们一生中最渴望、最神圣、最隆重、最重要的任务——朝觐。
他们虔诚地举意:“真主啊!我立志来朝觐,求主使我顺利易行,请你承领我的功课吧。”
遵从朝觐规则,他们参加了受戒仪式。受戒前,纳耀庭、苏莱曼各自整理自我,严肃认真地修剪手指甲、脚指甲,刮脸、修理胡须,拔掉腋毛、阴毛,沐浴清洗全身,洗小净、洗大净。
他们穿上戒衣,免冠,赤脚。在这个时刻,来朝觐的穆斯林无一例外,都以这种最简朴的装束,朝拜安拉,这更增加了朝觐的纯洁、朴实和朝觐的严肃性。
在庄严肃穆的禁寺里,成千上万受过戒的穆斯林,面向“克尔白”跟随伊玛目,做两拜“圣行拜”的“乃玛孜”,然后用阿拉伯语一齐高声念:“蓝白坎拉混迈,兰白开,兰白开,俩合勒开,兰白开,印乃里哈目带,万尼尔万台莱开,外里穆里开,俩舍勒开莱开。”(真主啊!我应召来了!我应召来了!唯你独一无二,我应召来了!赞颂确归于你。唯你有思衷、权威,唯你独一无二。)这是应召词,是先知穆罕默德在伊历十年,归真前最后一次朝觐的路途中,与跟随他南征北战而取得胜利的十万穆斯林为胜利而欢呼的声音。
十万穆斯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越过沙漠、越过山谷、越过千山万水、越过天边地角,响彻整个麦加城,响彻整个阿拉伯半岛,响彻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在以后的一千年里,穆罕默德朝觐的时间成为了穆斯林法定的朝觐日,每年一次。
在穆罕默德之前,在真主的襄助下,先知努哈、呼德、撒立哈、易卜拉欣、仪斯玛仪、舒阿卜、优素福、穆萨、尔撒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创建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又用毕生的经历维护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长达二十三年的传教中,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在真主的默示下,依照当时社会临时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降示了《古兰经》。
先知们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信仰忠诚、洁身自重、劝善止恶、敬老爱幼、扶困济贫的优秀品德,成为穆斯林崇敬和学习的典范,成为历史长河中照亮人们心灵的一颗永不熄灭的明灯。
每年的伊历十二月七日是朝觐日,这一天是全世界穆斯林大团结、大聚合、大检阅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安拉表示忠诚和敬畏的日子。是全世界穆斯林接受安拉检阅和赦免,自我改造、自我反省、纯洁灵魂、洗涤罪恶,重新做人的日子。是每个穆斯林向真主再次盟誓,为了信仰,为了真理,为了安拉的事业,决心奉献自己一切,乃至生命的日子。
这一天,让全世界所有穆斯林,在朝觐这庄严的时刻,同一时间,不同地点,面向“克尔白”,同声向真主祈祷!
朝阳似火,霞光满天,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把万丈光芒洒向麦加山谷,霞光中祥云缭绕,紫气冲天,庄严而神圣,宁静而祥和。禁寺修葺一新,金碧辉煌,增加了更多的神秘。
纳耀庭毕恭毕敬地站在禁寺当中,放眼望去。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克尔白”——真主的房子,仰慕之中,纳耀庭眼角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克尔白”用黑色惟幔罩着,惟幔上面用金丝线和银丝线绣着伊斯兰图案和真主的言语。“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至尊至大的真主,赞美真主,赞美全归真主,大恩大衷大怜的真主。”这些经文在阳光中熠熠生辉。
传说中真主降示的透着红光的黑玄石,先知穆罕默德亲手把它安放在“克尔白”的东南角。穆罕默德朝觐时从黑玄石开始转天房七圈,到黑玄石结束,并亲吻了黑玄石。黑玄石是禁寺的圣物,是穆斯林心灵的启迪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纳耀庭和苏莱曼挤在人群中,他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应召词:“真主啊!我应召来了!我应召来了!唯你独一无二,我应召来了!赞颂确归于你。唯你有恩衷、权威,唯你独一无二!”
纳耀庭的心碎了,一辈子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这时的心情,这时的感慨,这时的激动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只有朝觐者本人体会着一切。
禁寺巡礼,围绕天房行走七圈,是朝觐的主要仪式之一。从天房东南角黑玄石起,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天房。
纳耀庭经过黑玄石时,双手高举,诵念“苏勒”赞圣真主,并向真主祈祷,许下自己的心愿。环绕天房转第一圈,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自己已故的先辈们,慈悯曾祖父母、爷爷、奶奶、母亲以及所有的家族亡灵,赦免他们的罪过,让他们过上美好的天堂般的生活。”
环绕天房转第二圈,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自己的兄弟姐妹、婆姨、女儿以及儿子三娃子、苏莱曼、曼苏尔、马金贵、姑妈、舅舅、侄子、侄女、孙儿、孙女以及所有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
环绕天房转第三圈,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纳家户所有的亲戚、邻居、朋友、朵斯梯,全家平安吉祥。”
环绕天房转第四圈,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纳家户清真大寺的所有”阿林、阿訇、满拉、寺师傅以及纳家户所有的父老乡亲、同胞兄弟姐妹平安吉祥。”
环绕天房转第五圈,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在朝觐的路上遇到的放羊老人、红军战士、平遥的王掌柜、河南老乡、上海的金哈吉,以及路途中帮助过我们的所有人平安吉祥。”
环绕天房转第六圈时,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中国的所有穆斯林,世界所有的穆斯林,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民,幸福安康。”
环绕天房转第七圈时,纳耀庭手扶黑玄石,亲吻黑玄石:“主啊!祈求真主慈悯国内早一天结束战乱,天下太平,国家早日富强,让老百姓过上平安富足的日子,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环绕天房七圈转完,纳耀庭该想到的全想到了,该祝愿的全祝愿了,毕生的经历,一生的苦楚,所有的情感,顿时化作了勇气和力量。
纳耀庭和苏莱曼来到易卜拉欣曾经站立过的地方,礼两拜副功,以怀念先知易卜拉欣修建天房的功德。
然后到禁寺南边的“渗渗泉”饮“则木则木”泉水。他们和前来朝觐的穆斯林一样,在拥挤的人群中,争先恐后地品尝圣泉水。乳汁一样甘甜的泉水,透人心肺,让人心旷神怡,他们一起诵念:“真主啊!你给我有益的知识,供我丰富的食禄,治疗我所有的病痛。”
饮着泉水,纳耀庭又想起了苏莱曼在轮船上讲过的,这就是伊斯玛仪儿时用脚蹬出的泉水,顿时肃然起敬。感恩真主的大能,感恩真主的施舍,普天下的穆民是得到真主的甘露慈悯才有今天,我们还能忘掉真主的恩赐吗?
随着不断行进的人群,纳耀庭和苏莱曼来到禁寺的“穆尔泰兹姆墙”,再次向真主祈求,求真主襄助各事平安吉庆。
奔走,是朝觐者的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纳耀庭和苏莱曼跟随着朝觐的人群,光着脚来到“萨法”和“麦尔渥”两山之间疾行七趟。并面向天房举意:“真主啊!我为朝觐而奔跑。”并念大赞词:“我奉真主的尊名,真主至大,一切赞颂全归真主。”正像苏莱曼在轮船上说的那样,伊卜拉欣的婆姨哈吉尔带着年幼的儿子伊斯玛仪,初来麦加,一无所有,当他们粮尽水绝,口渴难挡,在最艰苦的时候,在儿子啼哭蹬脚的地方,冒出一股泉水,渗渗泉,不但救了哈吉尔母子,还救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在两山间疾行奔走,体验生存的艰难,感恩真主,感恩先知伊斯玛仪。
纳耀庭此时此刻感受到,在来时朝觐的路途中,遇到的那么多沟沟坎坎,有时沮丧,有时报怨,有时漫骂,有时悔恨,现在才明白,朝觐本身就是真主的考验,知道当时先知们生活的艰辛,为了宗教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自己遇到那点困难又算什么呢?他自觉惭愧啊!惭愧!
当纳耀庭和苏莱曼最后登上“麦尔渥”山高处时,太阳西下,落日的余辉使禁寺更加灿烂辉煌,七座高高的宣礼塔拔地而起,竖立在禁寺边,宣礼塔上金色的弯月在阳光中闪闪发光,这不正是在路上我花儿中歌唱的那个弯月亮吗?“弯月亮、弯月亮,我心中的弯月亮,穆斯林时时刻刻向往的地方”。
站在山顶,鸟瞰禁寺,阿拉伯式的建筑群,绽放着异样的光彩,成千上万环绕天房的人群组成一个连一个白色的同心圆圈,人流像奔腾的河流,像狂暴的海涛,川流不息,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旋涡的中心就是“克尔白”——人心所向真主示意的地方。这场景真是空前绝后,太伟大、太宏伟、太壮观了。
伊历十二月八日,晨礼后,纳耀庭在苏莱曼的搀扶下前往距麦加东北方七公里外的米纳山谷。
米纳山谷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海夫清真寺,纳耀庭和穆斯林们一起,在这里虔诚地完成晌礼、晡礼、昏礼、宵礼。在礼拜的同时,赞主赞圣,忏悔罪过,求助真主的佑助。
烈日、闷热、酷暑,阻挡不住朝觐者的虔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纳耀庭和苏莱曼听着清真寺里传来的宣礼声,认真做着每一拜“乃玛孜”,生怕有一点疏忽。他们希望让真主得到更多的喜悦,让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让内心得到极大的充实。
伊历十二月九日,在米纳清真寺晨礼后,纳耀庭和苏莱曼赶到阿拉法特山。
阿拉法特意为“认识”,到阿拉法特是主命。这一天朝觐者要多向真主祈祷,祈祷饶恕自己的父母、亲人及朋友过去的罪过,向真主忏悔自己过去有过的过错,请求安拉宽恕对过去的错误作了诚恳忏悔的人,求真主纠正了他们的错误,洗涤了他们的罪孽,矫正了他们的过失。求真主给他们前世和后世两世的平安吉庆。
相传这一天是人祖阿丹和哈娃因偷吃天国禁果被贬后,度过了炎热、寒冷、饥饿,在人间重新相识的日子,在真主的襄助下,他们耕种土地,收获庄稼,用麦子磨面做食品,以及到后来生儿育女,传下了人类。
为了纪念人祖阿丹和哈娃这次对创始人类的会面,这一天被定为阿拉法特日。
先知穆罕默德朝觐时,在阿拉法特山上曾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演说,在这次演讲中,他讲了许多教规、教律和伊斯兰的根本宗旨。他说:“我让你们抛弃了以前你们抱着不放的东西。从今以后,你们决不会再入歧途了,因为你们有了真主的经典和告诫。”就在这个时候,至尊至上的真主又降旨了,他说:“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予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教为你们的宗教。”几个月后,六十三岁的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了,回到了真主的身边。
纳耀庭、苏莱曼和千千万万穆斯林一样,在纪念人祖阿丹的同时,深切悼念先知穆罕默德。他们痛哭,用痛哭声表达情感。他们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他们为真主,为人祖阿丹,为先知穆罕默德,流泪哭泣,诉说衷肠。
先知穆罕默德说:“朝觐就是阿拉法特。”
朝觐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纳耀庭通过朝觐,通过跋山涉水的艰苦旅行,通过生与死的重重考验,通过血与肉的不断磨砺,通过一次次从无知到有知的认知过程,重新认识了自我,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的价值,认识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贵。有了这样的认识,他的心灵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阿拉法特日是兴奋、敬畏、赞颂和知觉的一日,至仁至慈的主在天上显示他的光辉,在他的众天使面前为地球上的人感到自豪。众天使亲眼看到真主赐予他的崇拜者以宽恕和欢迎。这是至仁的真主赐予朝觐者的最大款待和最珍贵的报酬。
纳耀庭、苏莱曼跟随伊玛目,再一次朝拜“克尔白”,在当年先知穆罕默德最后一次朝觐时的“告别演说”的平原,听伊玛目诵《古兰经》。
阿拉法特山虽然是荒山秃岭,寸草不生,但山势峥嵘,奇石嶙峋。大朝时人流如潮,驼腿如林,石山变成了人山,谷底变成了人海,山体一片白色,在阳光的沐浴下,在朝觐者的祈祷中,在亿万人的敬仰中,注入了神气,注入了灵性,让朝觐者向往、敬畏。
夜晚,天上繁星闪烁,阿拉法特山在暮色中灯火通明。深沉、凄凉、悲壮的诵经声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久远久远的过去,让人们思念、回味、向往。
纳耀庭他们在阿拉法特停留至黄昏,随着大朝人群,途经穆兹台里法,在这里停留,将昏礼和宵礼两次拜功并礼。奔波了一天的穆斯林在这里休息过夜。他们在山石间,在简易帐篷里,在山风的吹拂下,享受着真主给予的思典,各自做着一个美好的梦。
纳耀庭和苏莱曼按照要求,在空闲时,每人在山上拣拾了四十九颗小石子,准备打鬼时用。
虽然山上刮着风,气温比白天凉爽多了,但蚊子和苍蝇特别多。受戒期间是不能杀牲的,只能用手驱赶蚊虫、苍蝇,这可忙坏了苏莱曼。为了让父亲能多睡一会,他忙前忙后,这一夜他也只能打个顿,算不上睡觉。
纳耀庭依偎在一块大石头边上,看着天上的繁星,漆黑的天体中他最熟悉的北斗七星就在眼前,他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星星,那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斗星,“啊!北斗星,那就是北斗星!”北方是家乡所在的方向,他慢慢闭上眼睛,想想这个时候家里人都在忙些什么?
迷芒中,他看见了婆姨在笑,大女儿阿依莎高兴地抱着小儿子喊爷爷,麦里燕扑向他的怀里,不停地喊爹。他看得清楚,听得真切。突然间他觉得少了一个人,怎么没见二女儿法特麦呢?他刚要起身四处寻找,忽然在他刚刚看星星的天空里,缓缓飞落下一个人,“噢!这不是我要找的二女儿法特麦吗?”法特麦就站在他眼面前。她头戴白色盖头,身穿白色薄纱衣裳,白色裤子,白色的鞋。全身一色的白色,薄纱在微风中飘动飞舞,她神情安详,面色清秀,酷似天仙一般。没等他开口,法特麦大喊一声:“爹!”双膝跪下,泣不成声。
纳耀庭抱着女儿,惊奇地问:“法特麦你怎么啦?”
“爹!我想你!要知道我是多么地想你呀!我等你回来,你让我等得太久太久,怎么也等不回来。爹!我想你!我是多么地想你!我想你都快要想死了,你不要我了,你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了!爹!爹!”
“法特麦!法特麦!快起来,我的好女儿。”纳耀庭伸手去拉女儿,法特麦却不见了。“法特麦!法特麦!”他一声接一声地呼唤女儿的名子。
“爹!你又做梦了?”苏莱曼一边用手驱赶着蚊子,一边焦急地问。
纳耀庭从睡梦中惊醒,他挣开眼睛,凝视着夜空,天空中一颗星星带着长长的尾巴划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中。他不由自主地抹了一把留在眼角的泪珠,回想着梦里法特麦的哭喊声,他想重新回到刚才的梦境,极力追回梦里的一切,他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晚风吹过,天气已有一丝凉意。依斯玛尔里看着又昏昏沉睡的父亲,他给他盖上一件薄毯,也依着父亲睡着了。
纳耀庭又开始做起梦来。
纳耀庭在梦里身穿戒衣打着赤脚,他不顾一切地寻找着法特麦。在老家的上堂屋、东厢房、西厢房都没有找到法特麦。他又到草园子、大门外、田地里,都没有看见法特麦的影子。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找着,不停地呼唤着法特麦的名字。在汉延渠水里,他看见一个人影在晃动,他认定那一定是法特麦,他大声喊:“法特麦!法特麦!”可到了渠边什么也没有了,满渠的黄水流淌着,哗啦哗啦作响。“法特麦!我的好女儿!爹想你!你在哪里?”
法特麦又一次在渠水里出现了,她还是像过去那样活泼可爱,她笑着问:“爹!三娃哥在哪里?我想三娃哥,我要去找他。”
“你三娃哥不在这里,他在上海西关清真寺。”
“你已经把我许配给他,我想他,我要去找他。”话音未落,天空划出一道七色彩虹,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梦又结束了。
第二天,纳耀庭跟苏莱曼说起了昨夜的梦,他问苏莱曼:“家里不会有什么事吧?”
“爹!不会的,你想得太多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是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想的,快别想太多,想坏了身体我们咋回去。爹!真主保佑,不会有事的。”
“噢!我不知为啥,今天心特别慌,好像心要从口里跳出来,托靠主,家里千万别有事。”过了一会他又问:“我怎么梦不见三娃子,他一个人在上海多孤单,不知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也想三娃子,他肯定也想我们了,快了,我们很快就会团聚了。”
其实在上海寄居的三娃子孤身一人,再别提多想家了。三娃子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父亲和杨叔他们,想念着家乡和亲人。
想家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让他回家,他会立刻出发,就是走,也得走回去。他想家里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和家里亲人,想念从小长大又和他朝夕相处,有着兄妹般情意的法特麦、麦里燕她们。父亲已许愿把法特麦嫁给他,所以自从父亲朝觐走后,他就一直沉浸在幸福中,思念使他痛苦地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等啊、盼啊,盼啊、等啊,总想尽快回家。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看到,法特麦从天外飘然而下,婷婷玉立,面若天仙,她用她那妩媚动人的眼睛看着他,迟迟不愿离去。他想她,他怕失去她。当蚕豆澎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坯芽会冲出黑暗,冲出土壤,冲破一切束缚,伸展开嫩绿色的叶片。当嫩芽沐浴着阳光的时候,当蚕豆花盛开的时候,那该有多美妙呀。
在上海西关清真寺,三娃子刻苦学习,已熟读和翻译《古兰经》等很多经文,穿衣成了阿訇。他除了拜师念经外,从来就没有闲过,他每天除帮寺里接待客人外,后勤工作他一个人全包下来了。他那种憨厚朴实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着清真寺里的每一个人。他想用他的全部精力和时间在清真寺做更多的事情,借以打发这段难熬的时光。
今天是宰牲节,三娃子掐指计算着每一天,他知道父亲正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和自己一样欢度节日,朝觐巳进入高潮。朝觐一结束,父亲会马上回来,同他一起返回家乡,他苦苦地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宋志斌、张同基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书27万字,有彩色插页8页。该书从绪论、人口与人口再生产、社区经济、家庭经营、居民生活、社会结构、宗教与宗族、家庭与婚姻、文化教育福利、环境村容卫生、宗教与民俗、居民的社会交往与观念意识、村政管理与居民参政等方面记述了纳家户村1949年~1996年的发展变化。该书在绪论中记述纳家户村的变换时说:
一、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带来百业兴旺。1980年,该村农民在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冲破“一大二公”的禁锢,迅速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增强。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许多人的精神关注点还集中在宗教上,那么几年后,发展商品经济已成为共同的意愿。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使该村回族传统的商业、饮食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悄然兴起。到1984年,全村763户中已有56户成为以从事商业、饮食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专业户。在1921个劳动力中已有17.7%的劳动力基本脱离了土地,向二、三产业发展。全村工商副业收入的比重,由1981年的10%上升到1984年的35.5%,1996年上升到64.9%。商业、饮食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初试锋芒和带来的较丰厚的经济效益,更加激发了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于是一个以民族传统产业为龙头,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的局面很快打开。牛羊养殖、屠宰、榨油,以及由此拓展衍生出来的饲料加工、皮毛加工、肠衣加工等业全面兴起,一个立足民族特色和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不少行业以羊为中心而发展起来,更多的家庭靠“发羊财”走上富裕之路。养殖业、屠宰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该村辐射农户最多、经营收入比重最大的支柱产业。到1996年,从事养殖业的农户40多户(其中养牛760多头,羊3000多只,鸡35万多只),年产牛奶400多吨,鸡蛋60多吨;从事屠宰业的240户(占总户数的23.7%),全年羊只屠宰量达20万只以上;从事食油加工业的22户,年加工食油20多万公斤。与此同时,运输业、服务业、建材建筑业、塑料制品及电焊修理等各种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村有汽车20辆、面包车5辆、人力和机动三轮车310辆,形成了一个长途短途分工协作,大小车辆各显神通的繁荣景象。到1996年,全村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门类达11个,固定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650多人,占全村劳力2396人的27.2%,兼营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60%以上。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专业大户有90户,占全村1017户的8.8%,人均从事二、三产业得到的纯收入,分别占全部纯收入的18%和41.7%。
二、勤劳致富和竞争意识大增,生活实现小康。在党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引下,勤劳致富光荣已成为全村居民的共识。不分男女老少,人人有活干,个个找事做。小利大利都去赚,小钱大钱都要挣。同时,以诚信为本,以提高经营水平为源,在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展开了“你富我更富”“你能我还能”的竞争。在这种强烈的发家致富的利益驱动和激励下,短短的十几年间,居民生活水平跨过了三大步,在全部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家庭实现了小康,有一部分还达到了富裕。据我们两次抽样调查显示,198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5.76元,比1978年的93元增长4倍,普遍解决了温饱;1996年人均纯收入达2460.49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84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8.7%,分别高出同期全区和永宁县73.8%和11.1%。若与1978年相比,人均纯收入则高出25.5倍(现价)。19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872.88元,比上年增长16.7%;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85.9%。居民用于吃、穿、住、用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实现了“旧貌换新颜”。1996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扣除物价因素)比1984年增长3.9倍,其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由1984年的56.6%下降到41.7%,按恩格尔系数衡量,80%的家庭已由温饱型上升到了小康,并有20%的家庭达到了富裕。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饮食讲营养论质量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和追求,因而肉、油、蛋、糖、菜等副食品人均消费量以1倍~3倍的速度增长。标志居民生活变化的住房建设有了根本性突破。不但房屋面积扩大,质量也明显提高。1984年刚实现温饱时,全村仅有一小部分人翻建住房,1996年已有近80%的家庭建了新房。人均拥有住房面积由1984年的10.9平方米,扩大到1996年的24.3平方米,增长1.2倍;建房费用也因砖混和砖木结构取代土坯房而大大增加。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显著增加。1978年前,全村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是“三转一响”,1984年时已有一部分家庭购置了收录机及黑白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而1996年,不仅家用电器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档次也有显著变化。平均每百户拥有的自行车增长76.1%,缝纫机增长40%,彩色电视机增长92.9倍,洗衣机增长70.6倍,摩托车增长9.7倍。过去不曾有的电冰箱和电风扇每百户拥有量也分别达17.5台和44.7倍。电话普及率已达22%(1998年3月已达40%),被誉为全自治区电话第一村。除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外,电器拥有量均超过全区和永宁县的平均水平。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也迅速提高。1978年前,居民家庭用于这方面的消费很少,1984年时,也仅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1.9%,1996年则提高到11.9%。
三、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增强,健康文明的生活成为居民的时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由此,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居民精神生活较过去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需求和形式的多元化。大多数(85.9%)在信仰宗教的同时也相信科学,尤其需求对自身和家庭能带来好处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知识等。对生活方面的许多知识,诸如卫生保健知识、家庭婚姻与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爱好与兴趣愈加广泛和浓厚。而青年人对文化生活,如电视、广播、流行歌曲等有广泛的需求。二是生活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前,村民的精神生活贫乏且单调,除了到县城看电影外,最多是做广播听众。现在,标志现代生活的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等已进入众多家庭,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精神生活方式与城镇在同步发展。三是精神生活的理性化趋势愈加明显。一方面,人们对信教自由普遍予以理解,每个信教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状况,自主决定参加宗教活动(主要是礼拜)的场所和次数。另一方面,人们对具有赌博性质的麻将等活动,普遍有着较理智的约束。同时对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因而,社区治安的满意度较高。
四、婚姻和生育观念的变化,带来人口数量减少,质量提高。伴随着人们多方面观念的变化,婚姻和生育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取代了过去沿袭甚久的包办婚姻。自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实施后,人们虽知道要婚姻自由,但仍由父母做主或本人半自主(父母做主且征得子女同意)的婚姻占绝大多数;80年代以来,随着男女交往的增多和对婚姻质量要求的提高,自主婚姻已成为主要方式(两次调查问卷均在90%以上)。由于自主婚姻的实现,择偶范围也突破了民族属性的限制和地域的封闭。现在回汉通婚的数量越来越多,联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由本村、本县扩展到外县、外省。同时,结婚年龄也由过去“十三盘头十四嫁,十五抱个小娃娃”的少年夫妻的陋习,变为按法定年龄结婚。二是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过去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多生多育的问题而不得不采取强制性措施。目前,少生优育的政策已深入人心,且绝大多数表示愿意按政策规定进行生育。“只生一个”的观念在青年和有较高文化的中年人中占有一定比例。全村已基本杜绝了超生现象。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带来了人口再生产的明显变化。1979年以来,人口增速降低,总量减少,质量提高。1979年至1996年,18年间人口总量增长25.5%,年均自然增长率12.7‰,与1978年前的16年间总量增长(65.4%)和年均自然增长率(32‰)相比,分别下降了39.9个百分点和19.3个千分点。1997年,全村育龄妇女节育率已达82.8%。人口质量也显著提高。1984年,全村16岁至60岁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者占78.2%,其中文盲率高达41.6%;而1996年,全村劳动力中受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比重达51.5%。与1984年相比,1996年小学文化以下劳动力人口下降了28.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上升了29.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族内婚和联姻圈的变化而导致有生理缺陷的人口比例也在大幅度下降。1976年到1996年,全村有痴呆、聋哑生理缺陷者由13.6%下降到0.57%。
二、诗词
七绝二首
张嵩
纳家户
离陕居宁五百秋,
汉延渠畔辟荒洲。
躬耕渔猎勤劳作,
如今商贸连亚欧。
春日纳家户印象
水清柳翠绕回乡,
幢幢新楼映日光。
街市繁华通九省,
家家户户兼农商。
游纳家户清真寺
刘德祥
(一)
穆民古寺哪儿寻,塞上纳家人最清。
北靠回乡文化园,东临永宁富裕城。
楼阁蓝饰装修丽,堂殿白冠跪拜诚。
雨雨风风几百载,婷婷玉立羡游人。
(二)
大寺风格今罕见,汉回文化谱新篇。
神州古建融伊经,阿语汉音喜殿间。
望月楼连华夏殿,穆斯林润众族贤。
和谐皆似亲兄弟,节日开斋共庆欢。
中华回乡文化园
夏夕云
啊……
永宁好地方好地方
黄河落霞金水淌
中华回乡文化园
建筑恢弘大气魄
清新的风情
放射圣洁的光芒
庄严的广场让激情荡漾
圣爱涌心上
感古奋进向远方
圣爱涌心上
感古奋进向远方
永宁好地方好地方
长空皓月呈吉祥
中华回乡文化园
史册灿烂大篇章
开放的民俗
弘扬崇高的理想
舒朗的天空让豪情奔放
真爱留心上
和谐奋进向远方
真爱留心上
开拓创新向远方
真爱留心上
开拓创新奔前方
奔前方
中华回乡文化园
刘德祥
(一)
穹庐新月入云霄,绿树溪波绕厦姣。
高耸门庭迎客仰,香喷泉水引宾瞧。
名人经典辉煌闪,穆史文明美誉遥。
后殿白冠皆跪地,阿訇教导语滔滔。
(二)
独特乐园如圣宫,神州大地第一宗。
穹庐新月蹿天立,卉木曲溪绕殿拥。
六色鲜花朝日艳,一流净浪向阳躬。
波摇倒影连晴碧,游客皆融胜景中。
鹧鸪天·回乡文化园夜景
王建邦
回乡夜色启霓虹,
照园华光晓晚风。
一曲贺兰飘月上①,
十里溢彩赞李公②。
凉凉夜,浓浓情,
异貌新颜赏游人。
惊羡奇观天外来,
满眼景致意难平。
注:①大型回族歌舞《月上贺兰》签约在回乡文化园演出100场。
②李公:创建回乡文化园的李杰煌先生。
三、楹联(纳家户清真寺)
遵主命活泼中显真性
顺圣行精微处在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