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以白面、大米为主,玉米、莜麦等次之。遇到节日或红白喜事设筵席,村民做丸子、烧肉、蒸馍、炒肉。主食配有米饭、花卷、油香、馓子等。遇到开斋等节日,炸油香、炸馓子,遇有贵客,用肉食招待。一日三餐,早午饭以蒸馍、花卷、干粮、烩菜、炒菜为主;晚饭以长面、揪面、烩面、汤面为主。蔬菜以洋芋、白菜、萝卜、韭菜为多,冬季兼食酸菜或其他腌制泡菜。
村民恪守教法规定,不喝酒、不抽烟,唯有喝茶之习,大都用瓷杯冲泡,招待客人,讲究的人家用盖碗茶。尤重视水的洁净,食用活水(流动之水),不用野外停聚之水。凡动物闻过、喝过、接触过的为不洁净之水,不饮用;舀倒水须正倒,不正舀反倒,反之为不洁之水;菜食用流动水冲洗,不随意泼倒洁净之水。
一、回族传统特色饭菜
九碗(也有十碗)是回族在过圣纪节、订婚结婚、招待重要客人等重大活动时做的正宗筵席。“九碗”因场合不同而有所区别,在过圣纪节、结婚等重大场合,“九碗”一般包括:红烧牛肉或头蹄、牛肉烩白萝卜疙瘩、牛肉烩红萝卜疙瘩、牛肉萝卜丝、牛肉烩粉条、红烧牛肉粉条、酸杂合、八宝甜饭、牛肉丸子。家中招待客人时,“九碗”有:蒸鸡一碗、炖鸡蛋一碗、豆腐一碗、萝卜烩肉二碗、丸子二碗、凉菜二碗,大多用烩、蒸、煮、拌、炖烹制。原料以牛羊鸡肉及萝卜、白菜、粉条、鸡蛋等为主,主食则配以油香、蒸馍、花卷、米饭等。随着村人生活条件逐步好转,大场面中的“九碗”用料由传统的以蔬菜粉条为主,变成以粉条、肉类为主,传统的一样菜顶两道菜也变成了真正的一道菜。现在的“九碗”,鸡鸭鱼肉、各种蔬菜、凉盘样样俱全。村人“九碗”的上席顺序及摆法颇有讲究,大筵席上的“九碗”顺序是:肉烩萝卜菜、红烧肉、粉条烩肉、一酸(酸杂饣合)、一甜(甜饭)、一丸(烩肉丸子);家庭中的“九碗”,每碗大小相同,排列成每边三碗正方形,从不同角度看,都成三行,有人叫“九碗三行”。
油香回族民间传统风味食品。回族的油香,色红质软,味美醇香。其制法是:用碱水发好面,加入适量干面、鸡蛋清或香油,再用冷开水搅和成面团。若制作甜味油香,再适量掺入红糖和蜂蜜,反复揉压,用盆子将面团捂盖稍许,然后将面团切成大小相等的面团,搓揉稍许,用擀杖擀成大小、薄厚适中的圆饼状,入锅前,在面饼中部用刀轻轻点划两小刀口。待油沸滚时,将饼坯顺锅沿溜下,稍许用竹棍或长筷翻动,直到两面鼓起薄面皮,两面颜色均成暗红色或金黄色时捞出油锅,放置竹篮或盆中稍许,即可食用。特点是外脆内软,酥香可口。一般在招待贵客、红白喜事、圣纪节、开斋节时多炸油香。村人习惯炸油香时沐浴净身,清洁灶具,点香置于案头,倒油时默念“泰思米”。炸油香时,忌孩子乱跑,忌生人无故进灶房。吃油香时,要将面子拿在上面,念一声“泰思米”,然后顺着刀口掰着吃。
馓子为传统食品,一般在开斋节、圣纪节、招待贵客时炸馓子。一般都请有经验的中老年妇女上锅,上锅者要“有水”,即洗过大净、小净。炸油香、馓子时,不能生气、发火、心急,性情急躁者不能上锅。做法是:用红糖或白糖、蜂蜜、花椒、姜皮等原料熬制成水,然后加鸡蛋、香油倒进麦面中,反复揉压,直到又筋又软,然后切成小团,用手揉压成小面团或指头粗的条子,抹上清油,置盆内用布捂醒发稍许,直到软硬恰到好处,再取出在案板上搓,要边搓边抹清油,直到搓得粗细匀称为止。将搓好的条状面,盘成圆形或椭圆形馓坯放置案板稍许,然后依次套在竹棍或长筷上放入沸油锅中,边摆边扯,直到炸硬成形,抽出竹棍,等颜色由白变黄或暗红色时,捞出即可食用。
油茶俗称油面子。回族民间传统方便食品。先准备好优质粉面,再将羯羊肉或牛肉、牛油切成肉丁。炒时,锅里倒适量清油,之后将肉丁、面粉、盐及其他佐料依次下锅,用小火将面炒到颜色由白变黄时离锅。吃时,在碗或缸子内放1两左右,然后冲上滚烫的开水或加糖用开水冲拌成糊状。主要用于回族出门旅行、经商以及平时早餐食用。
手抓羊肉将全羊分为前腿、后腿、背、肋、脖等大块,用冷水浸泡去血水(若是新鲜羊肉,有的洗净即可,讲究连血水一块儿煮,说这样更香),放入清水锅中煮,待水开后,去除浮沫,放入葱、姜、花椒及盐,煮熟后乘热捞出,用手一块块撕下蘸着醋、蒜末、酱油、香菜等调料吃,或直接就着蒜瓣吃。手抓羊羔肉,与手抓羊肉吃法相同。
蒸羊羔肉选用40天~50天的羊羔,宰后用凉水洗去血水后,剁成小块放入盆内,加入少量白面、香油、红葱末、调料、盐,搅拌均匀装碗上笼,旺火约蒸90分钟即可。
烩粉汤粉汤由肉丸子、夹板、肉丁、凉粉片、土豆块、青萝卜块、粉条、豆腐等一锅烩而成。夹板用鸡蛋和面摊成薄皮,夹上肉馅,再摊成大饼,然后切成菱形方块,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成。有条件的还在锅里放金针、木耳、梅豆,作为油香、米饭等食品的佐菜。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改换口味,还喜欢吃粉汤饺子,即将饺子煮熟后,捞入滚开的粉汤中。
干粮馍在优等面粉中加入适量食碱用凉水拌匀,发酵后,再加干面粉和食碱水拌成块状,加适量胡麻油和香豆草粉,用干净木杠反复挤压,边压边加少量干面粉,揉压均匀后,分成等量面团,擀成圆饼,并在一面的中心处撒一些有胡麻油调好的香豆草粉,下锅时先将饼心没撒香豆草粉的一面朝下,不加锅盖,待火候适当后取出,再将饼心撒有香豆草粉的一面入锅并加盖15分钟即成。据说此饼始于清代,因面香醇厚,口感酥软而远近闻名。
炒揪面回族喜欢把揪面片煮熟后,再与羊肉或牛肉臊子同炒,并且吃炒揪面时用碟子而不是碗装,这样不易黏结,以保持揪面片的筋韧度。
麻食子回族民间传统风味食品。用淡盐水将面粉和成面团,并擀、切成“骰子”大小的颗粒,在草帽上搓成枣核形状的卷曲疙瘩,内空外花,故被称作麻食子。下到锅里煮熟后氽入肉汤,加调荤臊子或素臊子和辣椒、葱花、蒜末,或干拌或连汤吃。用于回族在喜庆节日和其他吉庆场合待客,入嘴咀嚼,外滑内柔,极为可口。
烩丸子回族民间传统筵席十大碗之一。其特点为汤浓味香。将羊肉或牛肉丸子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后,倒入盛鲜汤的炒锅内,调入食盐、酱油、花椒水、姜末,并用少许水淀粉勾薄芡,最后再加葱花、菠菜、味精等调料即成,用以待客。
烩小吃回族民间传统小吃。将羊肉剁成细末调入食盐、花椒水、葱、姜末、五香调料,再加水淀粉搅拌均匀,将炒蛋皮一张放在案上,将肉馅的一部分摊在蛋皮上,抹一点水淀粉,上面再盖一张炒鸡蛋皮压实,然后切成旗花块,俗称“夹板”。将肉馅的另一部分制成直径6分大小的丸子,用油锅将旗花块和丸子全部炸成金黄色。再用汤锅盛鲜汤上火,开锅以后将“夹板”、丸子、葱、姜、蒜以及花椒等味粉调料一起下锅。喜欢吃辣味的,可适当加点辣油。
烩羊肉回族民间传统筵席十大碗之一。其特点为汤鲜肉烂。将熟羊肉切成长1寸半、厚一分的大片,放入盛鲜汤的炒锅内,调入香菜、粉丝、姜末、花椒粉等,快出锅时调入味精,装碗即成。
烩肚丝回族民间传统筵席十大碗之一。将熟羊牛肚切成细丝,在开水锅中汆一下,尔后倒入盛鲜汤的炒锅内,并放上盐、葱、姜、蒜、胡椒粉等调料即成。
烩羊杂碎回族风味小吃。系羊的头、蹄、内脏烩制而成。先将羊头蹄燎尽毛,心、肝、肠、肚用开水烫洗干净,羊肺反复灌水洗至洁白色,再灌入洗去面筋的面糊,使羊肺扩张,挂起控去水分,然后将洗干净的头、心、肝、肠、肚、肺一起下开水锅,除去浮沫,加各种香料,使其咸淡适中,煮熟后捞出待用。烩羊杂碎时,将头、蹄、心、肝、肠、肚、肺均切成厚薄粗细均匀的线丝,下入原汤,调入葱、姜、蒜、红辣椒、味精、芫荽等即成。其特点:汤辣肉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经营者持一口铁锅,随时为顾客烩制,生意四季兴旺,特别是冬秋两季早晚顾客最多。中医认为,吃羊杂碎可以补五脏,提神气,开脾胃,健筋骨。
羊肉臊子面将羊肉丁下锅炒干水分后,下葱丁、青萝卜丁、蒜片和调料,并加水熬汤至七成熟时,再下豆腐、菠菜、醋、辣椒油;待面条煮熟捞到碗内,将臊子(汤)浇在上面即成。
羊肉烩粉汤将熟羊肉切成小片,凉粉切成小方块,菠菜切成一寸长短。待盛鲜汤的锅开滚,将肉片、粉块下锅,同时调入食盐、酱油、姜、蒜、花椒水等调料,打去浮沫,再下菠菜和葱段、辣油、味精即成。
回族清真烹饪技法,过去前精于烩、炖、蒸、炸,调味注重鲜、咸,讲究酸、辣结合;最近一二十年以后引进了京津风味菜肴的爆、炒、熘、煨、涮、烤等烹饪技法。
饮食上的共同特点是,注意节食,喜欢饮茶。一般高龄老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每顿一小碗。老人们的养生经验是:“每天吃半饱,一辈子不吃药。”“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他们一般不吃晚饭或晚饭吃得很少,“吃饭就睡觉,好比吃毒药”。另外,按伊斯兰教斋月封斋的习俗,每年一个月的封斋,使肠胃经常定期有一个改变饮食习惯,清除或减少滞留在肠内和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清肠利便的机会。他们喜欢喝茶,宁可三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喝茶,一日三餐,干稀搭配,不偏食,不乱食,不过食。这些都被现代医学证明有益于健康。
二、饮食禁忌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饮食上也形成自己的风俗习惯。其最明显的标识便是禁食猪肉,但凡接触过猪肉猪油的锅、碗、盆、筷也不能再用,如条件所限,不得不用时,也要用开水煮烫。在回族聚集的地方,对明显是用猪皮制作的产品也不使用,如猪毛刷子,掺有猪油成分的肥皂、香皂、猪皮鞋、猪皮夹克、猪皮沙发等等。回族禁食一切自死禽畜,不吃动物血液。除作药用外,也不吃一切面目凶恶、丑陋、怪异的禽畜,如虎、狼、豹、狸、狮、猿、猴、熊、鹰、乌鸦、喜鹊、鹞、猫、狗、蛇、蝎、青蛙、老鼠等,不吃骡、马、驴肉,只吃反刍、偶蹄、食草类的性情温顺的牛、羊、骆驼、兔和食谷物的鸡、鸭、鹅等,并且凡是可吃之禽畜,也须请清真寺的阿訇或有经学知识(回民称为有“尔林”)的人来宰,宰牲忌说“杀”字,而说“宰”。宰牲前三天将畜禽单独在洁净的圈舍饲养,不再喂食,只给清净的水,以免吃进不洁之物,既空其腹又利于洁净,故一般又将宰前的禽兽叫“空鸡”“空羊”。宰牲时须用绳子捆绑牲畜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将眼用毛巾蒙住或用手遮住,并将其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位置;宰牲的刀要快,以免牲畜受罪。宰牲时必须先念“太斯米”(阿拉伯语的缩略音译,意为念“以真主的名义开始”这句经文,波斯语也称作“拜斯麦来”)及有关经文,然后很快切断其食管、血管、气管,控净血液,再剥皮或拔毛。家禽切断喉管后,一般习惯将其头朝后折进两个翅膀中间。不能用开水烫皮去毛。对于野生可吃动物的猎获,只要在打猎前净过身,射击时口里念过“太斯米”,即表示已经宰过。对吃海鲜也有很多讲究,不吃形状不端的水族,如螃蟹、鲨鱼、乌龟、乌贼、鳖等,而吃有头有尾,脊有刺,腹有翅,身上有鳞的鱼,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吃鱼可以不宰,因为鱼的血气在水里,离开水便已经无血气了。回族反对抽烟喝酒,回族谚语说:“抽烟喝酒,跟着伊布里斯(阿拉伯语的音译,魔鬼)走。”节日或举行宗教仪式的宴席上,更是忌酒忌烟。
三、饮茶
在人们心中,饮茶绝非解渴。其人文底蕴远远超过饮食文化的范畴,体现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审美情趣。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红白喜事,宴宾馈友都离不开茶。茶在这里渗透于感情心态和人际关系之中。
罐罐茶“起床先喝罐罐茶”。回族大都喜欢喝一种罐罐茶,俗称“捣罐罐”。罐罐是指煮茶的器皿,有铁的、锡的、砂的,统称茶罐子。以砂罐为佳,因其在火“不旺”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沸滚”且不沾异味。罐罐仅容二三两水,讲究用当天活水。煮茶叫炖茶或熬罐罐。炖茶的炉子明清以及民国初用火盆,后用“桶炉”,圆而小。或用黄泥杂碎毛发捏成圆柱状,或用铁皮卷就。炖茶讲究“活火”,即有焰的炭火,以坚木(梨、杏木等)为上。如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茶,叫串味,不为好茶。所以先烧红火,去其余烟,兼取性力猛炽,炖茶易沸为上品。炖茶有一定火候,大体分三个阶段:水咝咝作响,泛起鱼目气泡为一沸,缘边如泉涌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炖茶时凝心静气守候,听到咝咝声即用茶棍(细竹枝、杆棍、玻璃棒、铁丝之类)翻捣茶叶,二沸往下压捣茶叶,三沸即取罐待无泡时倒茶,否则汤老香散。要喝特别浓的茶时,以茶汁作水添入罐中反复炖熬,待茶汁上线时倒出,抿喝入喉慢慢下咽。
名茶好水配佳具,不仅扬茶色、香、味之蕴,亦使闲情雅致找到了绝妙对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家庭饮茶无论煮泡,都添加糖、枸杞、枣、干果之类。
盖碗茶是回族普遍喜欢饮用的一种茶。盖碗又称“三炮台”,民间叫茶盅子,上有盖子,下有托盘,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每到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回族群众都喝酽酽的盖碗茶解渴、去寒。宁夏回族人均寿命长,这主要得益于回族有良好的饮茶习惯。
回族的盖碗茶配料,名目繁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茶叶。夏天以茉莉花茶为主,冬天以陕青茶为主。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寒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消食的人可用白糖清茶。除了放茶外,还放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
回族泡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茶叶,盛水后加盖,沁茶的时间约为2~3分钟。回族群众把饮茶作为待客的佳品,每当开斋节、古尔邦节或举行婚礼等家里来客人时,主人会热情地给您先敬上盅盖碗茶,端上油香、馓子、花花等,让您品尝。回族喝盖碗茶也很讲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用盖子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水变清汤。每刮一次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主人倒茶时,客人一般不要客套,也不能端上来一口不喝。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还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净,要留点茶水,这样主人会给您继续倒水。如果已经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里,表示已喝够了,主人也就不再谦让添水了。
回族百岁老人,他们长寿的奥妙之一,就是十分注意配制不同的茶水饮用。回族的盖碗茶中,桂圆肉是养血、安神的;枸杞子是滋补肝肾的;大枣是补脾、益气、生津的;桃仁是补肾、强腰、益肺、定喘的:柿子是润肺、化痰、润肠、止血的;红糖是补血的,还有果干、冰糖、芝麻都是提味的。回族饮茶习俗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喝糖茶。如果招待客人不用糖茶,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热情。回族人民饮茶、品茶的习俗也是中国的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人在吃饭、喝茶前,都要低念“太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