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09

第9章 自然灾害

主要有干热风、二月雨、冰雹、雨涝与霜冻。

一、干热风

俗称“火风”、“旱风”,是天气高温、干旱的天气过程,一般在气温≥35℃、相对湿度≤30%、风速≥3米/秒时发生,多出现在6月~7月,大体上每4年一遇。阵雨或连阴雨后,天气骤晴,因高温与高湿在强烈的蒸闷作用下,引起农作物的“青干”“逼熟”,生长停止、粒重降低,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干热风对小麦等农作物后期生长有严重危害,一般年份小麦减产5%~10%,有的年份减产超过20%。

二、二月雨

多发生在农历二月,其规律为每3年~5年一遇,偶尔也有连年发生,常伴有降雪。二月雨发生后,致使春潮加大,肥料流失,土壤板结,盐碱上升,低洼地积水,严重影响春播进度,小麦播种之际的连雨天,会引起田块积水板结,严重影响小麦出苗率,需要晴后人工破板结,提高麦苗出土率,但仍造成出苗率低,如遇连日阴雨,人工也难补救,只能改种其他作物。故民间有“二月雨,卖儿女”之说。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灾害得到控制。

三、雨涝

主要发生在夏季麦收期,一般两年发生一次。连阴雨或大暴雨,使收割上场的和尚未收割的小麦霉烂、发芽、变质。连阴低温也影响秋庄稼的正常生长发育,加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四、霜冻

大多发生在4月、5月、9月。4月、5月为晚春霜冻,会造成早播作物及早菜受冻死苗。9月的早霜冻危害更大,会造成水稻空壳(灌浆不足)或不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