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22

第22章 理性地审视

2007年11月6日

开学至今已有2个月了,感觉我与学校的“蜜月期”也已过去了,激动、期待、不安、烦躁、焦虑等诸多情绪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去。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使我更理性地去审视学校,更理性地去反思学校的现状,更理性地去规划学校的将来。

关于教师

在一所学校中,教师永远是基石,没有一批责任心强、教学业务水平高、能用心投入工作的教师,这所学校想办好,办出特色,那肯定是空谈。

我校连我在内一共是12名教师,说心里话,这11名教师虽然年龄不一,来自的学校层次也各不相同,个人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有差别。但让我非常欣慰的一点就是所有的老师都非常敬业,非常热爱这所学校。我想这也许有以下几种原因吧。一是有部分老师长期想调城区不成功,这次通过公开招聘进来,个人感觉非常不易,因此,对学校的工作是非常热心和支持;二是新毕业的师范生,进入到这个学校,第一时间感觉到这个学校的优越之处,由此对学校的工作产生了非常深的情感,非常热心于工作;三是家安在学校周围的教师,进来后切身体会到学校近在咫尺的好处,再加上学校氛围的好,因而对学校也产生了感情。

11名教师中有3名新教师,如何把这3名教师尽快培养成合格教师,一直是我开学以来的最大心愿。这个心愿也是因为这所学校特殊性而决定的。一所建在高档小区边的学校,家长的素质肯定是很高的,但这同时也是“双刃剑”——高素质的家长意味着对学校的高要求,我们学校的一切可能会比其他学校“享受”到来自于家长的更高的待遇。因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青年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就是很迫切的任务了。好在我们3个青年教师都有非常强烈的愿望想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他们的迫切性可能是一般学校的青年教师所不具备的。为此,学校组织了“成长工程”师徒培训工作,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师父”的引领下尽快入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成为一名让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的新教师。

另外,学校还将对已经成为教坛新秀的老师进行另外途径的培训,争取让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

关于学生

目前学校只有3个班级102名学生,这可能是我区现在学生人数最少的学校了。学生少,它的优势与劣势就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少,教师的关注程度高,涉及面广。二是学生少,学校的所有精力都能用在这些学生身上,可能产生的效益就高。三是学生少,组织相应的活动比较方便,学生受益较多。但相应的劣势也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少,受领导关注的程度较低。(好在这所学校是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这个劣势可以被忽略了。)二是学生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见世面的机会少。三是学生少,缺少可以学习的高年级榜样。

虽然是很少的学生,但从开学至今,我们做得最成功的无疑是我们实施的对学生的周行为规范训练。这个做法在我们扎扎实实的努力下,取得的成效甚至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尤其是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与其他学校相比可能已有了较大的优势。这件小事的做成,就让我们可以有信心、负责任地提出,只要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虽然学校的学生较少,但我们照样可以办出特色、教好学生,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让学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关于学校

这是一所区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是一所可能享受到其他学校无法涉足的优势的学校。如何把这样一所规模较小的、且是新办的学校办出名气,办出效益,我想关键是以下几点的突破。

一是办得精致。学校小有小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努力做得精致。我校总共占地面积就18亩大,原先是按小区配套小学的初衷建造的(没有按照教育的规律建设)。对于这样的学校,如果按常规的去处理,那肯定是无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我认为精致才是这所学校的唯一出路。我想这个精致应该涵盖于各个方面,如校园文化的建设、各项活动的组织等。

二是办得规范。规范办学,这可能是每个校长的初衷,但限于各种原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渐渐发生了偏离。但让我很感欣慰的是这所学校是区教育局直属小学,是完全具备规范办学的条件。同时,我一直坚信学校办得越规范,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及信任度才会越高。毕竟,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名孩子,谁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办得乱糟糟的学校去就读。

三是办得个性化。就像一个人一样,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有句话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觉得办学也是一样,每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让别人能直观地感觉到这所学校确实与别的学校不一样。为此,在学校的装修期间,我们便请专业人士做了整个学校的VI,目的也是使学校更加有个性化。另外,我想个性化还不单单是体现在学校的形象及装饰上,更应该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做得与众不同。

四是办得有特色。特色教育是一所学校的亮点,是学校最醒目的招牌。对于我校这样一所新办的,且只有一年级的学校来说,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确实有非常大的难度。从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唯一能搭上手的,或者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只有两个方向。一是美术,打算通过陶艺制作,借助奥运主题,打出美术、体育完美结合的招牌;二是国际象棋培训,借助中国国际象棋队落户鄞州的契机,集中打造国际象棋这个“智慧的体操”。相信,在领导的重视下,在老师的努力下,这两个特色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成为学校的教育品牌。

五是办得人文化。人文化是很多学校都在倡导和提倡的办学理念。如何做到人文化,如何使人文化真正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每一项工作中呢?我想这也是我们这所新办学校的奋斗方向之一。我认为人文化不单单体现在节日给教师送送花、写张贺卡。“细节决定成败”,人文化也应该体现在学校办学行为中的每一个细节,它应涵盖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点点滴滴。只有真正做到了人文化,而不是只把人文挂在嘴边,那人文精神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到学校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点。

虽然已经比较顺利地运行了两个月,但要把这所新学校办好,现在我的内心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有压力更大的感觉。因为,它今后的每一步发展都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就像下一学年的招生、招聘教师现在已开始慢慢地占据了我的脑海。尤其是招聘教师,招聘怎样的教师,是新教师还是在职教师等,一直让我烦恼不已。再次印证了自己给自己的定义:生活的“傻B”,工作的“二百五”,脑袋中只有工作的人,死后也许阎王都得打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