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28

第28章 校园的美化开始了之二

2008年1月22日

2007年5月10日,我曾写了一篇“校园的美化开始了”,当时激动的心情在文中显露无疑:“有‘养孩子’的喜悦和期待……300万元的投资,专业级的校园平面设计、开放式的阅览 图书室、标准的运动地板体育馆、PVC地面 软座的阶梯教室、全不锈钢的整体食堂设施、近乎专业的电视演播 编辑室、人性化的独特教室布置……”如今,这些当初的设想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现实,真正地呈现在了我们全体师生的眼前。到过我校的领导、同行、家长等,都会很一致地评价:“校园很漂亮、很整洁、很精致”,尤其是精致的评价更是不绝于口。

在别人的称赞声中,我固有的反思思维又开始作怪,真的漂亮吗?真的整洁吗?真的精致吗?漂亮、整洁、精致是用现在这样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吗?反复地询问、思考后,我自己的结论是学校看起来是蛮不错,是有点精致的味道,但那种赞扬多半是激励性的,并不是实质上就是精致。就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连一个中心主线都没有,目前所有的设计、建设都是临时规划的,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与规划,能说精致吗?

为此,这一段我不断地与小胡、小李老师一起讨论、设想、构思,还不断地请相关的“专家”进来一起协商,如请校园文化设计蛮有特点的美术老师来看看,请搞装潢设计的人过来看看,请关注校园文化细节的德育老师过来看看,所有的协商只为了能碰出一些新的火花、新的思路、新的构想。在不断地接触、交流、碰撞中,我的整个思路得到了不断地整理、调整,渐渐地,校园文化的整个设计框架在脑海中有了一些概念,比如:整个校园文化的设计需要有一个主框架,需要有一根主线索,每个层面或楼面、走廊的设计需要有单个主题,同时又要与主线索相吻合,另外,校园文化的建设还需要与学校的特色相挂钩等等。作为一所小学校,不可能有很多的钱投入到建设中,如何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自身的特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让学校变得更精致,如何让每个进校的人都感觉到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我想是够我和老师们“焦头烂额”好一阵子了。

目前,这个够我们“焦头烂额”一阵子的工作已开始进入到策划书的撰写阶段,打算下学期开学后对相关的装饰进行具体落实,期待着我们的校园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飞跃,期待着真正的“漂亮、整洁、精致”的校园能早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