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54

第54章 星级数字化校园创建后记

2010年1月7日

昨天,区教育局下发了第一批星级数字化校园的文件,我校被评为了三星级数字化校园(最高是五星级)。至此,围绕评审开展的一系列创建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年的创建历程,可以说感触多多,感慨多多。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网上办公、电子办公、无纸办公是我多年来的夙愿,把学校建设成数字化校园,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以前在农村小学因为条件的限制,这个梦想一直被藏在心底。到了现在这所城区小学后,那种原有的渴望再次被挑起,再加上区仪器站又有这样的举措,可以说当时我的心是很激动的,因为我终于看到了实现自己内心梦想的时机。但让我远远无法想到或猜到的是这个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过程是如此的磨人,非但换了软件供货商,而且就在接受评审前的周一下午(21日),学校的服务器突然发生故障,140多个G的资料全部报废,就像我在评审小组来校时的汇报中说到的那样: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次小失误使服务器出了大差错,无奈之下,再次重做网站、再次添加数据,可以毫不忌讳地告诉大家,今天各位评委看到的网站是我们昨天刚刚完工的,数字平台的所有数据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加紧添加的,好在东湖历史尚短,最早的数据也就是2007年9月,而且以前所有的材料积累也很好。

创建工程虽然磨人,虽然“故事”跌宕起伏犹如惊险大片,虽然最终主管的电脑老师成为了“张三疯”,但通过这个创建,让我看到了很多原本无法看到的,体验了很多原本无法体验的,感动了很多原本无法感动的。因此,再次感觉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的,在接受痛苦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在不断地感受着幸福和感动。

看到了东湖团队的力量。这次创建过程,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东湖教师团队的力量。平台换了两次,数据添加了三次,网站重做了三次……这些工作的背后都是全体老师们无怨无悔的艰辛付出,这些付出是建立在枯燥、单调、乏味的机械重复工作上的。尤其是本学期,老师们的空闲时间几乎都交给了这个平台:课间加、中午加、晚上甚至加到下半夜,没有人抱怨,大家心里想的只有简单的一个目标:赶紧把工作做好。尤其在140个G的数据跑走后,老师们的表现更让我感动。大家齐心协力地赶紧补加数据,没有人指责、埋怨。老师们的工作非但让我、小李老师和“张三疯”感动,就是软件供货商也被我们的团队力量给“吓着”了。在新增加“会议记录”模块时,我们老师发现这个模块的功能中缺少了“翻页”功能,向软件商提出时,软件商的技术人员不相信,因为他说这个模块刚刚才加上,不可能那么快就在使用了吧,但事实让他深深感动了。类似的事情在这次创建过程中屡屡出现,到最后,从我口里出来的除了“谢谢”、“辛苦了”再无它言。

体验了人情冷暖的真实。这次创建过程让我深深体验了人情冷暖的真实,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按理来说,像我校这样的学校根本不用在第一批创建,但看到我们的决心后,仪器站的领导和专家毫不犹豫地答应,真诚实在地支持和指导,让我们的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觉得是暖暖的。软件供货商的鼎力支持,在我上一篇博文中已有表达,在此不再赘述。就是连硬件供货商也是那样的尽心尽力,努力做好服务工作。虽然创建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开心、不如意,但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去时,已烟消云散了。

形成了发展的共同愿景。数字化平台建成后,我校的日常工作已正式在平台上运作,元旦前,学校还召开家长会,对所有的家长使用数字平台进行了培训。下一步,电脑老师还将结合电脑课对学生也进行培训。同时,随着日常工作的不断运作,平台上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张三疯”同志已不断地在积累和整理,汇总后将会交给供货商再次整改。在汇报中,我也谈到了数字化工作的今后走向,我们将继续完善、拓展现有的数字化平台,与软件供货商进行沟通、协调。下一步将在这个平台上增加更多的有东湖特色的栏目,进一步发挥数字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家校之间的网络化沟通。同时,打算结合实施工作,申报相关的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同步跟进。另外,学校还将继续增大学校服务器容量,放置更多的教学视频,能让家长和学生参与远程自主学习。

这个平台的使用,老师们从不理解到被动接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使用,可以说平台已经让老师们尝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甜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评审时,老师们特意向我提了一个建议,要求我向各位领导申请,说这个数字化平台的星级评审是否可以在一年后再来一次跟踪回访,看看创建的学校是否在评审后还真的在使用,而不是为创建而创建、为评审而评审。

为东小的老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