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88

第88章 孩子是否需要一定的压力

2008年1月15日

记得2007年的6月20日,我写了一篇“高素质的家长带来的全新孩子教育理念”,在文中我曾写了这样一段文字:“这次与我校一些学生家长的接触与交流,不但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而且也使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在交流中,这些高素质家长提到最多的、强调最多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要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要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绝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他们认为一个光会死读书的人是没用的,在今后的社会上是不能独立生存的,是无用的人才。”当时,我对学校家长的素质表示了由衷的赞赏。上几天,我又一次体验了我们家长的高素质,体验了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理念上的与众不同。

事情是这样的:学期即将要结束了,学生的学习也开始进入到紧张的复习中,与平时的作业量相比,这段时间的作业有点多,孩子们的学习也比平时要辛苦。这时,就有一些家长适时地向我或老师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种压力确确实实地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会不会对孩子不利。我想也许是新学校的关系,也许是老师们第一次在一所新的学校接受教学工作的检验,也许是老师们已感觉到这是我校历史上的第一次期末考试,认真、重视、努力考出好成绩的基调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们确定了。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矛盾。学校提出来的办学宗旨是“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孩子在校既能学得扎实,又能学得快乐,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享受。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学校的教育质量才是第一生命线,没有教育质量的保证,所有的其他工作都是水上浮萍。只有质量保证了,所有的其他工作才会是锦上添花。而教育质量靠什么来体现呢?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考试才是最硬的指标,只有考出了好成绩,社会才会认同。因此,对于我们老师的想法我觉得是没错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既能让孩子学好,不至于负担太重,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这个度也实在是太难把握了,因为我们的学生是第一次考试,既没有横向比较过,也没有纵向比较过,心中根本没底。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第二个想法是开心,因为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培养理念上,与以往的传统有了很大的转变,就像我上次提到的英国的孩子培养理念。在英国,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家长所重视的,英国也有全国性的统考,而且还不只一次,但英国的家长关注最多的并不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是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是真正把孩子的全面发展、全面素质培养落到了实处。我曾跟同事开玩笑地说,也许再过几十年,持这样孩子培养理念的家长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国民素质在发生变化,在提高。家长持这样的孩子培养理念,说明我们的家长素质是很高的,我很开心啊!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第三个想法是担心。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这些持先进培养理念的家长,该如何去适应孩子小学之后的进一步读书。比如到初中后,巨大的升学压力会使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格外地重视,重视的程度可能是他们现在所无法体会的,孩子所承受的来自于成绩的压力也是家长们现在所无法体会的,但愿我现在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但愿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愿到时候家长们已经有了更为成熟的孩子培养理念和策略。

独生子女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现象,独生子女们享受到了前辈根本无法想像的优越条件,但同时他们也给父母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只有一次培养的机会,父母们对孩子的培养或多或少带有“赌博”的味道,有些想法,“急功近利”一些,我觉得都是正常的。看来,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做好工作,使家长能对学校的工作给予更多的配合,真正达到家校互动,达到“双赢”,使我们的孩子能学得快乐开心又扎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