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96

第96章 欣喜与科学家零距离之一

2009年10月10日

因高教园区图书馆(鄞州图书馆)的安排,我校有幸成为了图书馆和区科技局联合举办的“科普知识走进校园”活动学校之一,而且被安排在第一所学校。接到图书馆马老师的告知电话后,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全校师生终于有机会与科学家们零距离、面对面了。

本次来我校为孩子们讲座的是高登义老师,他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挪威卑尔根大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是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指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人。陪同高老师一起前来的是孙万儒老师,他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老师给我校孩子讲座的题目是《亲近南极北极》。与马老师沟通时,我反复向她强调我们的孩子只有二、三年级,老科学家是否适应为这么小的孩子开讲,而且讲的还是南极、北极这样的似乎与孩子很遥远的知识,马老师的“保证”虽然让我稍稍放下了心,但毕竟还是有点担心,因为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遇到过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讲课。

9日上午9:00,高老师的讲座准时开始了,让我非常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二三年级孩子非常开心和感兴趣,对高老师的讲座主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整个听讲过程中,他们兴致勃勃、反应敏捷、提问热烈。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10:30高老师准时结束了讲座。趁着中餐尚未开始,我邀请他们一行人到办公室小坐闲聊。落座后,高老师说这是他第三次为这么小的孩子讲课,孩子们的表现让他很开心。说到这里孙老师在一旁插话,他说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而且更可贵的是童真满满。借着话题的打开,我向两位教授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请他们评价我们的孩子。我知道这些老专家绝不会客套,肯定会很真实地讲出他们内心的想法。

两位老教授对我们的孩子有这样一些评价:

优点——第一是聪明、思维敏捷、反应快。对讲座中说到的内容有独特的见解,按高老师的说法有些问题还非常专业,很是难得。比如有一个孩子问:为什么不能把南极的帝企鹅移到北极生活,把北极的北极熊移到南极生活?又有一个孩子问孙老师:为什么企鹅妈妈这么不负责任,生下孩子后不孵化?等等;第二是听讲认真、能跟着讲课内容及时反应。一个半小时的讲课时间,孩子们基本上是全程跟着高老师的进程走,几乎没有开小差的孩子,高老师说看到的都是充满生动表情的脸和充满好奇的眼神;第三是孩子们很大方,没有拘谨和约束,乐于与高老师进行交流。

缺点——缺少感恩心。这点也给高老师和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企鹅妈妈喂养孩子时有一个感恩的小故事,老师们都听得动容了,可我们的孩子还是笑嘻嘻的,几乎没有感觉。谈到这一点,我跟两位教授谈起了00后孩子的特征,最明显的缺陷就是缺少感恩心。因为这些孩子都是从特甜的蜜罐里成长起来的,绝对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一切都是应该的”已成为他们内心的最直接感受。这时,孙老师也插了一些话,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孩子明显看得出很快乐,没有被老师管得很紧,孩子们的童真还保留着,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非常难得。

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马上就过去了,在去往就餐地点的路上和就餐中,我们的话题还在继续中。我问高老师现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什么,高老师的回答让我既惊讶又感慨。他说只要培养两点:爱国和感恩。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所在,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孩子更需要培养这两点。轻松的午餐中还有一点让我感动,教导处小李老师说她听了讲座后有五个感受,为了防止忘记还特意记在手机中,今天写这篇博文时,我还特意叫她传给我:一、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这点指的是高老师所有借用的照片和资料都注明了出处);二、科学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们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三、世界上仍有许多谜团未解开,等待孩子们去探索;四、要懂得感恩;五、要学会尽快适应环境变化。闲聊和午餐时,我还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有可能因为今天这个小讲座,我们的孩子中会有人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爱上自然科学,爱上南极和北极,爱上科学考察。大家都对此表示了认同,期待我们的孩子中能出现我所预料的。

与科学家零距离、面对面,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孩子的幸运,同样也是我们老师的幸运。小李老师的一句话很淳朴但又很真实和经典:高教授真厉害,能把很复杂的、平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用我们最容易懂的故事或例子解释清楚。是的,能把专业知识给同行讲清楚,让人理解或了解已很不容易,如果能更进一步给非本专业或本行业的讲清楚,同时让人很轻松地懂得,那肯定是大家或大师,值得我们仰视!高教授和孙教授就是这样的大家、大师,感谢他们为我们孩子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