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15771000000013

第13章 巧妙接近“犯拧”的孩子

不少父母可能都有这种感觉,自己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犯拧”了。无论家长说什么话他们都不爱听,做什么事情都和父母对着干。只是有的孩子体现在消极抵抗上,有的孩子则和父母正面冲突。

这种叛逆的原因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除了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外,心理上也会出现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时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为了引人注目常常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心理学家把孩子这个阶段称为“反叛阶段”。

李青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以前她一直是妈妈眼中乖巧的女儿,但近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变了很多。现在的李青就像一只小刺猬,不再是那个只会撒娇的乖巧女孩了。尤其是这次暑假里,她很少和父母说话,每天不是把自己闷在屋子里写作业,就是上网和朋友聊天。一次,李青的妈妈想和她谈一下,谁知道还没说几句话,李青就对妈妈说:“我不想说了,你们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之后她又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从这次谈话以后,她们母女的关系更加恶化了,一旦事情不合李青的心意,她就会大肆抱怨一番。李青的妈妈实在不理解女儿怎么会变得如此暴躁。

人的心理特点会随着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青春期正是孩子由少年到成人的过渡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会向父母透露,还常常伴有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有许多父母为此深感头痛。这一时期如果对孩子的情绪处理不当,只会使孩子的反抗情绪越来越严重。

首先做父母的应该知道,孩子出现这种“犯拧”的行为很正常。但这种过激地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需要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父母处理问题的态度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种逆反心理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父母过于干涉孩子的自由,不给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太过死板和严肃,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抗情绪。虽然孩子在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但当他们不接受教育时,父母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这就需要父母花一些心思,学会接近“犯拧”的孩子,这对家庭教育来说很重要。接近叛逆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随时随地对爱人和孩子发火。

(2)父母不应该强制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是对父母管制行为不满的表现,如果父母一味地对孩子实施高压手段,即使孩子一时不反抗,会把怒火藏在心里,但时间一长,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而且父母的强制性行为只会让孩子的反抗情绪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离家出走或自杀等。

(3)父母应该试着和孩子做朋友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和父母交谈,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总是高高在上,他们和父母无话可说。作为父母,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孩子和平相处。当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后,孩子自然就愿意把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告诉父母,并在做事之前征求父母的意见。

(4)父母不应该限制孩子的自由

父母应该避免过分限制孩子的自由行为,因为这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这样孩子自然不愿意和父母接近。父母要学会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孩子,不要总对孩子进行说教,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是被尊重的。

(5)父母不要拿孩子和当年的自己比较

父母不应该拿孩子和当年的自己做比较,因为时代不同,看待、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作为父母不应该拿孩子和任何人做比较,也不要挖苦讽刺孩子。孩子的心很敏感,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往往会以伤害报复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平衡。